【摘要】隨著時代不斷發(fā)展和與西方世界的交流深入,英語已經(jīng)廣泛地被應用于各個領域。聽說作為語言學習的兩項基本技能,是英語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當今的英語教學研究領域中受到越來越廣泛的重視。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它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對學生的語音、詞匯、語法知識等方面的綜合體現(xiàn)和技能提升。因此,初中英語聽說教學應基于《上海市中小學英語課程標準》和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落實課程標準的要求,將積極的情感和正確的價值觀融入聽說教學整個過程,規(guī)劃、落實好聽說教學任務,幫助學生掌握恰當?shù)穆犝f交際策略,培養(yǎng)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聽說交際能力,促進思維發(fā)展,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人文素養(yǎng),使其成為擁有中國文化自信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世紀公民。本文將簡要分析初中學生英語聽說學習現(xiàn)狀,進而從多個角度探討有效優(yōu)化課堂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提升趣味;搭建情境;倡導合作;創(chuàng)新作業(yè)
【作者簡介】汪晶,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
一、 現(xiàn)狀調查和分析
基于上述情況,本研究采用實證研究的方法,運用問卷調查方式,就本校共44名初中學生在英語聽說方面的學習情況進行調研,問卷涉及內容包括了解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整體認識和聽說方面課內外學習情況等。后經(jīng)過統(tǒng)計得出了以下結果(節(jié)選):
1. 你認為在課堂上是否有必要練習英語口語?
2. 是否經(jīng)常在課上練習口語?
3. 你每天進行英語聽力練習的時間?
4. 你認為影響英語聽力學習效果的主要因素是?
5. 課內較多出現(xiàn)的英語口語教學活動。
6. 課內使用較多的聽力教學方式。
7. 課外提高英語聽力的主要途徑。
為了進一步了解情況,在問卷調查的同時,隨機與部分同學進行溝通,以豐富收集信息。經(jīng)過歸納后對學生英語聽說學習現(xiàn)狀的分析如下:
1.學生對于聽說模塊學習缺乏重視。從問卷調查的結果分析得知,有相當一部分的學生認為不一定非要在課堂上練習口語,口語的練習在他們看來,與其說是必不可少的學習,不如說是錦上添花。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往往更加關注學生考試分數(shù)的提高,而考試主要考查的是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因此,學生為了盡快提高成績,會更加關注讀寫練習,忽視對于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每天花在英語聽說練習上的時間也十分有限,有的學生甚至表示幾乎從不在課外花時間練習。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制約了初中學生聽說技能的提高,也使得學生對于英語學習認識的全面性有所欠缺。
2. 教師課堂教學方式缺乏創(chuàng)新。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聽說部分的練習常常沿用過去的教學模式。聽力教學采用讓學生聽錄音、做習題,然后核對答案的方式,使得整個課堂氣氛顯得單調沉悶,缺少趣味。而且在聽錄音做練習的過程中,教師很少讓學生跟讀,沒有為學生提供口語練習的機會,聽說課變相成了聽力課,學生只聽不說,造成了“啞巴英語”的現(xiàn)象。這一點從客觀上來看,和班級人數(shù)有一定關系。如果班級人數(shù)過多,課堂時間有限,開展口語練習的難度增大,為了趕上教學進度,教師只能將各類聽說活動壓縮簡化。口語教學片面等同于對話教學,環(huán)境局限在課堂內,沒有情境,脫離現(xiàn)實。長此以往,必然使學生昏昏欲睡,失去了對于聽說能力培養(yǎng)的主動積極性。
3. 學生自身詞匯量不足引起學習障礙。詞匯積累是英語學習的核心部分,學生的聽和說都離不開詞匯量的支撐和引導。但事實上,同齡的學生詞匯量水平參差不齊,調查結果顯示,有三成左右的學生認為詞匯量嚴重影響其英語聽力學習效果,他們在課上一旦接觸到不熟悉的內容,聽不懂,更不敢說,產(chǎn)生緊張、急躁的情緒。即便教師在課堂上當場教授新詞,基礎薄弱的學生也未必能在短時間學會,必將產(chǎn)生挫敗心理從而逃避學習。與此同時,部分教師單純要求學生使用傳統(tǒng)背單詞的方法,自發(fā)性展開詞匯的積累。這種模式看似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卻忽略了他們作為未成年人,缺乏足夠的自覺自律,對于枯燥的學習很難產(chǎn)生熱情,因而此法并不妥當。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聽懂單詞和開口說單詞是兩種不同的能力,掌握詞匯發(fā)音也是聽說課教學的一部分,有的學生對語音發(fā)音部位和規(guī)律掌握不準,導致其不能辨音,而且容易受到母語以及地方語的發(fā)音影響,發(fā)音位置不準,不能準確地發(fā)出部分元音和輔音,影響整體單詞語音的準確性,使得溝通不暢,聽說應用效果也必然受到很大的限制。
二、教學策略
根據(jù)以上調查中反映出的初中生英語聽說中存在的種種問題,在實際教學中,我認為可以采取以下策略進行教學優(yōu)化:
1. 巧用英語歌曲,掃清聽說障礙。在英語學習中,單詞的學習是重點也是難點,單詞的發(fā)音掌握是聽說課程的基礎,而這一點恰恰是一些學生的軟肋,傳統(tǒng)的背單詞法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且枯燥乏味。單詞掌握不到位,容易使學生對于課堂內容產(chǎn)生抵觸心理。初中生大都處于感性認識的階段,喜歡有趣的事物,英語歌曲不僅動聽,而且歌詞內容豐富,是學生英語表達方式的優(yōu)質載體。在備課階段,教師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進行資源的搜索和篩選,選擇合適的英語歌曲,在預習環(huán)節(jié)引入,用“磨耳朵”的方式幫助學生熟悉課文的主題內容,滲透文化,輔助學生提前掌握單詞的意思和發(fā)音,掃除聽說障礙,促成學生靈活流暢的表達。例如在滬教牛津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6 Reading “Electricity All Around”的授課過程中,在單元開始階段,提前教授學生英語歌曲electricity:
Electricity
A wonderful kind of energy
That is electricity.
It is a kind of energy.
We produce so easily.
You can make it with a water turbine.
Make it with a generator.
Make it with a simple battery.
Make it with a photo electric cell.
該曲的節(jié)奏明快,朗朗上口,配合動畫MV,充分迎合初中生的喜好。學生們主動要求課代表在課前的warm up環(huán)節(jié)帶唱,甚至在課后也常常哼著這首歌,利用課余時間繼續(xù)練習。所謂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學生在多次練習該曲后,不知不覺間已經(jīng)熟練掌握了課文中幾個關鍵詞,例如electricity、 battery、 produce等的發(fā)音和意思,自然地將英語學習由課內延伸到課外,鞏固了課堂教學效果。
以《英語綜合教程》第四冊Unit 3為例,單元主題為 space,教學內容主要圍繞太陽系的行星展開??紤]到學生對于各個行星的英語名稱不熟悉,存在記不全以及單詞發(fā)音不標準等問題,選用行星之歌the song of the planets作為學生的預習材料:
Let us explore the awesome solar system.
We will fly in our rocket ship.
All eight planets travel in orbit.
We will get to know them everyone.
Planets spin around the sun.
Mercury is the smallest planet, the very first that we see.
Venus is the second planet, shining brightly in the sky.
Earth is the third. It is our home.
Mars is the fourth, red with rust all over.
Jupiter is really big, made of many gases.
...
該曲的歌詞中包含了單元中各個關鍵詞匯,例如solar system, planet以及行星的名稱,根據(jù)距離太陽的遠近逐一排列,且歌詞每段結構一致,有利于學生記憶行星的位置順序。在教唱幾遍后,學生在課后繼續(xù)聽并跟唱。練習一周后,大部分的學生都能熟練掌握曲中的單詞,學習該單元時更有興趣和動力。
“音樂是人類的第二語言?!币魳房闪钊水a(chǎn)生愉悅的心情,激發(fā)興趣和求知欲。伴隨著優(yōu)美歡快的旋律,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語音和語感,同時潛移默化地提升學生的聽力。這種教法消除了學生的畏難情緒,使預習效果事半功倍,化苦學為樂學。歌曲的學習還有助于學生課后的復習,學生將歌曲熟悉的曲調與課文內容緊密聯(lián)系起來,通過演唱歌曲,學習英語知識和正確的英語表達方式,實現(xiàn)牢固的記憶,并內化到英語知識體系當中,在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進行靈活恰當?shù)剡\用,產(chǎn)生“余音繞梁,三日不絕”之感。
盡管英語歌曲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但這都建立在合理運用的基礎之上,在具體實踐時,需遵循一定原則。首先選曲要恰當,積極向上、難度適中,契合教學內容。其次引入歌曲后,需進行適當?shù)刂v解,不宜徹底放手,要引導學生欣賞歌曲,正面理解歌曲內容。最后,教師需清楚英語歌曲只是作為輔助的教學手段,應分清主次,控制教唱時間,最好是在課前播放或作為課后補充材料提供,切忌播放太過頻繁,占用太多課堂時間,以免本末倒置。
2. 搭建生活情境,加強聽說操練。語言是交際的工具,具有實際性和工具性。學生需要將課堂輸入的語言材料及相關的知識在各種活動中反復操練,再進行重新組織,在新的交際情境下以口頭的形式表達出來,形成有效的交流以實現(xiàn)語言的交際功能。傳統(tǒng)的英語課堂,往往缺乏學生實踐所學的情境,學生沒有機會開口。僅僅是教師提問,學生回答,場景不真實,實踐成效差。教師需要運用多種手段營造真實生動的語言環(huán)境,讓學生感覺自己在進行自然對話。例如《英語綜合教程》第一冊Unit 6 Item 3 “Shopping on the Net or in a real shop? ”一課的內容主要是三位消費者分別表達了自身對于網(wǎng)絡購物或實體店購物的不同態(tài)度,闡述了各自的喜好和觀點。根據(jù)教材內容可設計以下活動:
(1)Divide the students into four groups and give them different materials. Ask them to share their information by making dialogues.
(2) Take notes to finish the chart and check the answers and evaluate others' performances.
Example: (Group A)
將學生分為四組,設定四個不同情境,提供消費者的身份背景和購物需求,學生一人扮演消費者,一人扮演其好友或售貨員,以對話的形式表述所得到的信息,就購物方式提出建議且敘述理由。與此同時其他組學生進行聽寫記錄,最終了解四名消費者各自的購物需求和方式。該活動旨在引發(fā)學生對于如何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最合適的購物方式的思考,并在實際情境中運用課內所學的詞句進行對話。情境中設計的四個年輕人意向購買的物品分別是眼鏡、演唱會門票、紀念品和零食,消費心理貼近學生日常生活。學生討論熱烈,思路活躍,積極展示,教學收效良好。
在創(chuàng)設情境時,適當融入多媒體信息技術,有助于為學生打造更好的學習體驗。例如《英語綜合教程》第二冊Unit 5主題為animals,在講授動物的叫聲相關詞匯時,可以在課件中插入各種動物叫聲的音頻,根據(jù)音頻組織學生進行連詞成句練習,如下圖:
該練習還可以在此基礎上加入其他多媒體表現(xiàn)形式,例如動物圖片、視頻片段等,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同時可利用增減信息的方式調節(jié)難度,從提示單詞配對到脫離提示讓學生直接成句,作為梯度訓練,以迎合學生的實際學習需要。
情境教學法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能夠營造無形的教學氛圍,將抽象的英語知識更加直觀、形象地展示在學生面前,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在生活中表達和交流,將課堂教學模式模擬成真實場景,讓學生置身于仿生活化的語境中,在情境的感染下感受到語言的真實性,使教學持續(xù)進行且不斷深入,從而鍛煉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要注意的是,設計的情境必須符合生活實際,要選擇學生較易共情的內容,避免太晦澀的詞句和脫離學生理解力和表達能力的設計。同時,教師在學生準備過程中需要發(fā)揮作用,時不時走到學生中間了解進程,協(xié)助學生克服生詞障礙,合理組織語句,并引導學生正確理解情境,以確保達到設定的教學效果。
3. 推行合作學習,同步聽說訓練。傳統(tǒng)聽說課的教學大都是師生點對點交流,缺乏學生間的互動,并不利于學生運用所學鍛煉聽說能力。建議通過小組分工合作的方式展開課堂活動,讓學生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參與信息收集、信息反饋的過程。如《英語綜合教程》第二冊Unit 2 “Asking the Way”中的“Dialogue 2”“ How can I get there? ”課堂教學重點為學生通過學習課文對話,熟練掌握英語中指路的相關句型,并且能根據(jù)聽見的指示找到正確的方位,設計的教學活動如下:
Use the following sentence patterns to make a dialogue to show the location of the spot on it:
A: Excuse me, can you ...
B: Go straight ahead/ Turn right at the crossroads/traffic lights/ Take the second street on the left/
Walk across the road/sth is on your right...
After listen to other students' dialogue, you can match the places with the letters.
drugstore? (b)? ?hospital? (a)? ? bus stop? (d)? ? cinema? (c)
Example: (Group A)
學生進行分組,每個小組的講義上包含一個特定地點的位置信息,然后用表演對話形式告知其他小組學生該地點的位置,學生運用句型編對話的同時,聽其他同伴的對話并記錄有效信息,畫出正確的路線,最后得到所有指定地點的位置。
再以《英語綜合教程》第一冊Unit 8 Item 2 “The seasons in Australia”為例,文章內容主要介紹澳大利亞的地理位置和氣候特點。在活動時,分別提供給四個小組法國、巴西、日本和埃及的相關信息,學生使用文章重點句型,根據(jù)所給信息組織語句,介紹該國的位置和氣候,其他小組邊聽邊記錄。語段范例如下(節(jié)選):
在課堂上推行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不僅有助于聽說訓練,也幫助學生在這個過程中發(fā)現(xiàn)自身不足,提高學習效率,樹立團結互助的意識,培養(yǎng)合作精神,一舉多得。
4. 合理設計作業(yè),促進聽說實踐。聽說作業(yè)是鞏固聽說教學目標達成的保障,是依據(jù)教材內容和聽說教學目標,根據(jù)學生的學習需求,讓學生在聽說學習過程中所完成的所有課后練習。為了提升聽說學習效果,教師應嘗試改革作業(yè)形式,首先,為了提升學生的發(fā)音水平,除了課內的常規(guī)跟讀,可以選擇開通公共郵箱或多媒體平臺,讓學生在課后朗讀課文并錄音,每周上傳一到兩次音頻,教師評價后打分,并在課上對優(yōu)秀作業(yè)進行展示。其次,合作學習法也可以應用于課后作業(yè)。例如《英語綜合教程》第五冊Unit 2 “I love China”,結合該單元介紹中國歷史文化的主題,可以布置以下作業(yè):
Interview your classmates and fill in the chart:
① Where have you traveled in China?
② Introduce the places you have visited.
③ Which city in China is your favorite? Why?
City Introduction (food, transportation, environment. Etc.)
每位學生在此過程中,既是采訪者也是受訪者,兼顧了聽與說的鍛煉,同時增進生生互動,有助于學生克服說英語時的羞怯心理。
值得一提的是,在科技迅猛發(fā)展的當下,傳統(tǒng)的教材課后練習作業(yè)已經(jīng)無法完全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應合理借助多媒體、網(wǎng)絡的優(yōu)勢,拓展教學資源。例如選用制作精良,畫面優(yōu)美,發(fā)音純正的英語紀錄片,不僅有助于鍛煉學生的聽力,同時增長了學生的見識。英國BBC自然歷史制作小組和中央電視臺合作制作的紀錄片《美麗中國》(Wild China),很適合學生觀看,可以作為寒暑假作業(yè)布置,讓學生截取視頻片段進行配音,或者做筆記寫讀后感,讓學生感受中國歷史和自然之美,對身心發(fā)展大有益處。初中生的英語聽說能力培養(yǎng)不應僅僅局限于課堂之中,教師應在合理利用課本教學資源的基礎上,根據(jù)學生的學習需求、能力特點等情況有目的地設計符合教學目標,具有基礎性、時代性、多樣性和選擇性的聽說作業(yè),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達到聽說訓練的目的。
三、 結語
英語的運用類似于工具的使用,聽說能力在其中極其關鍵。聽是學生對信息的理解與吸收,而說是對信息的傳遞和表達,兩者相輔相成,共同致力于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初中英語的聽說能力培養(yǎng)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優(yōu)化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打破以應試教育為主導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運用教學策略、有針對性地開展訓練,并根據(jù)學生實際學習情況,提供更頻繁、更多樣化的課內課后教學活動。巧妙運用歌曲,搭建模擬情境,推行團隊合作以及合理設計作業(yè),使得學生在不斷練習和綜合提升的基礎上,擁有更強的聽說能力。
參考文獻:
[1]俞瑾.如何提高初中英語聽說課教學的有效性[J].新課程(下), 2018(7):192.
[2]盛鮮花.基于有效教學的初中英語聽說課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優(yōu)化[J].西部素質教育,2017(11):226.
[3]鄭晨曦.以學定教,凸顯學生主體地位——淺議初中英語聽說課教學設計特點[J].考試周刊,2012(65):85-86.
[4]羅敏芳.初中英語聽說課教學實踐探索——以一節(jié)聽說公開課為例[J].考試周刊,2016(45):99-100.
[5]楊喆倫.交際語言教學法在初中英語聽說課教學設計中的應用[J].文教資料,2020(19):239-240,232.
[6]楊雯茜.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聽說課中的應用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20.
[7]陳靜.淺析初中英語學科聽說教學的現(xiàn)狀及優(yōu)化[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4(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