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春曉 傅天哲
摘要:我國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使得超高層建筑的建設項目越來越多,但同時也帶來了些許問題。由于超高層建筑存在消防方面的難題,使得相關的滅火救援工作的開展存在一定的困難。因此,本文將對超高層建筑在消防技術方面的難點進行剖析,并從火災預防到人員部署再到裝備配置等方面,對超高層建筑的滅火救援技術進行研究,進而提升超高層建筑的消防安全。
關鍵詞:超高層;建筑;滅火救援技術
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超高層建筑在我國的數(shù)量越來越多,但隨之而來的是各種安全問題。由于超高層建筑存在滅火難度大、火勢蔓延快和人員疏散難的特點,使得超高層建筑在安全性上面臨著考驗,也為在這里工作生活的人們帶來了威脅。因此,如何提高超高層建筑的消防安全,讓相關人員能夠更加安全地在建筑中進行工作與生活,就需要對滅火救援技術進行研究。
一、超高層建筑消防技術難點
(一)滅火難度大
超高層建筑的消防技術的難點之一,就是滅火難度大。滅火工作的難點,在于高空墜物、難以接近現(xiàn)場、滅火供水困難和通風排煙困難等問題,這些都為超高層建筑的滅火造成了困難。
由于超高層建筑所使用的采光玻璃、玻璃幕墻、空調室外機和廣告牌等物品會因為火勢過大,進而從高空墜落,造成地面人員的傷亡與消防設備的損毀,為消防工作帶來了不便。
超高層建筑所處位置的建筑密度較大,外加各種隔離帶、綠化帶、電線等各種設施分布于建筑周圍,使得建筑發(fā)生火災時,不但消防通道被占用,還使得登高車無法達到足夠的撲救高度,云梯車又存在高度上限,導致外部消防作業(yè)難以進行;而從內(nèi)部進行撲救工作,消防隊員又只能通過建筑內(nèi)樓梯進入火災現(xiàn)場,大大降低了撲救效率。
消防工作不可缺少的就是水資源,其在火勢控制和冷卻過程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且有著非常大的使用量。但是,超高層建筑在發(fā)生火災時,進行消防作業(yè)所需的用水量比其他消防工作要更大。消防車供水高度受限、水帶耐壓強度不足導致消防用水很難在第一時間輸送到火場,無法及時進行滅火工作。
火災的過程往往會帶有大量濃煙,但超高層建筑內(nèi)所安裝的排煙系統(tǒng)和正壓送風系統(tǒng),其大多數(shù)并未嚴格按照相關規(guī)定進行,使得高層建筑在起火后,無法將濃煙進行有效排除,造成火場能見度低,為消防隊員進行撲救工作和人員的疏散逃生帶來了巨大困難。
(二)火勢蔓延快
超高層建筑的結構錯綜復雜,大量人員在建筑中活動,也有大量的物資在其中堆放,還有各種各樣的電氣設施和自動化設備,同時。還有各種電梯井、樓梯間、電纜井、排風道和管道井縱橫交錯的在建筑中分布,這些都可能會加快火勢的蔓延。
在火災發(fā)生時,因建筑防火分隔得不合理,使得火勢呈水平方向蔓延;因為各種交錯分布的通道,火勢還會向上擴散,使得燃燒整體呈立體式擴散,加大了火災的撲救難度。
(三)人員疏散難
由于在超高層建筑中存在大量可燃物,使得火災過程中會產(chǎn)生大量濃煙,同時因為人員數(shù)量較多,卻沒有足夠數(shù)量的疏散通道,在進行人員疏散逃生時會造成恐慌與混亂,加大了人員疏散難度;逃生人員和消防救援人員可能還會發(fā)生沖突,更是加大了逃生難度,同時為救援造成不小的壓力[1]。
二、超高層建筑滅火救援技術
(一)火災預防措施
對于超高層建筑的消防安全,最為重要的就是火災的預防措施,其中包含完善消防設計、進行防火教育宣傳和防火安全管理三方面內(nèi)容。
完善的建筑消防設計是防止超高層建筑發(fā)生火災的關鍵措施之一,國家對此也有明確的規(guī)范,因此,在建筑的設計階段必須嚴格按照相關標準進行消防設計,對于薄弱部分進行重點強化,尤其是疏散通道,需要擁有足夠的數(shù)量,使得人員能夠更好地進行疏散逃生。消防電氣設備更是重中之重,其能夠通過應急照明、消防預警和噴灑裝置等,在幫助人員成功疏散的同時,有效控制火情。
大部分的火災事故多為人禍,因此,消防安全宣傳教育是重中之重。通過消防安全的宣傳教育,使人們能夠對防火的重要性有清晰的認知,并懂得相關的基本常識,知道相關的科學方法,從而避免火災事故的發(fā)生。在進行消防安全宣傳時,可采取多種形式進行宣傳,例如:通過張貼宣傳海報、發(fā)放教育手冊、播放教育視頻、推送消防安全相關的信息等,使群眾能夠通過多種渠道了解消防安全知識。
除了提高消防安全意識外,超高層建筑還需要擁有一套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并加強相關的管理工作。只有在完善制度的前提下,才能使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擁有充足的依據(jù),明確管理的任務和責任。同時,還要注意落實相關制度,避免制度流于表面形式。
(二)制定科學預案
在超高層建筑的消防救援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能夠在短時間內(nèi)完成消防救援任務,因此需要制定一套科學的預案,提高效率。
消防救援工作中,通過預案能夠得知在不同情況下的應對方案,從而在遇到各種狀況時能夠進行有效應對。預案的制定不能照搬其他建筑的案例,需要結合超高層建筑的實際情況進行科學制定,以便提高執(zhí)行效率。
(三)明確戰(zhàn)術任務
在進行超高層建筑的消防救援任務時,指揮人員必須對戰(zhàn)術任務進行明確,確保在火情發(fā)生時能夠及時下達戰(zhàn)術任務,使相關任務得以有序進行,并能夠在第一時間抓住時機。
明確戰(zhàn)術任務前,指揮人員需要在火災現(xiàn)場進行現(xiàn)場勘查工作,了解現(xiàn)場狀況;在擁有充足的人手和裝備后,要快速對兵力進行部署并開始行動;若火勢過大使救援工作受到影響時,應使用水槍開辟救援通道??傊?,任何戰(zhàn)術任務的關鍵在于以最短時間有效控制火情。
(四)合理部署人員
執(zhí)行消防救援任務時,對人員進行合理部署,方能使消防救援隊伍發(fā)揮出最大的力量。
人員的合理部署關鍵在于內(nèi)部與外部消防救援工作的結合,特別是在進行內(nèi)部消防救援任務時,需要對進攻時間和撤退路線進行合理規(guī)劃。若火情嚴重,則應對通過布設水槍對火勢進行控制。如果是單層起火,時間不長,則應預防火勢的進一步蔓延。若單層中間部位起火,則應快速將火情撲滅。
(五)配備專用裝備
由于高層建筑的消防救援難度較大,因此需要使用更為先進的裝備開展相關任務。通常,消防救援裝備可分為大型裝備和便攜式裝備兩種。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也有不少小型舉高車輛被投入到實戰(zhàn)中,并且功能也越來越集成。
實戰(zhàn)中,應結合火場的實際狀況,合理安排相關裝備,同時還可利用無人機、機器人等最新的技術手段,提高消防救援工作的智能化水平,同時提升執(zhí)行效率。
(六)加強實訓演練
平時的實訓演練也是重中之重,其作用就是為將來的實戰(zhàn)打好基礎。消防救援除了理論知識外,還要靠實戰(zhàn)能力,沒有實訓演練則無法提高消防人員的實戰(zhàn)能力。
實訓演練可以采用多種形式,例如,和相關院校開展合作進行體能訓練,通過模擬火災現(xiàn)場,進行裝備操作訓練和耐高溫訓練等,提升消防人員的實戰(zhàn)能力[2]。
(七)其他相關技術
在進行超高層建筑的消防任務中,消防人員的第一原則就是救人。在疏散過程中,建筑內(nèi)的人員面臨疏散途徑少、疏散時間長等問題,因此,消防人員需要迅速建立救援組,并進行分工救援工作,一組負責氣墊搭建,另一組負責保護內(nèi)部人員的疏散,從而提高救援效率,避免造成人員傷害。例如,在某棟超高層建筑發(fā)生火災后,消防人員除了救火外,還分出兩組人員進行救援工作,一組進入建筑內(nèi)部疏散內(nèi)部人員,另一組架設氣墊救援無法從建筑物內(nèi)部進行疏散的人員。
在火災中,煙霧是妨礙消防救援的主要因素,因此排煙工作非常重要。消防人員可通過水槍和排煙機進行排煙工作,以協(xié)助消防人員的救火工作和人員疏散。因高層建筑火災滅火用水量較大,因此,消防隊員可將內(nèi)部定點滅火和外部移動滅火相結合,通過水泵接合器向建筑內(nèi)的定點滅火供水,同時通過附近的消防栓為外部移動滅火供水,解決用水問題。例如,某市的工業(yè)園區(qū)在消防設施方面投入了巨大的資源,在園區(qū)為消防車布置了專用的消防通道,并組建了消防隊,同時還設置了專用的消防水池以解決供水問題,并對消防技術進行了不斷改進。當園區(qū)內(nèi)的超高層建筑發(fā)生火災時,消防隊員能夠通過專用消防通道,第一時間趕到火場,并通過排煙工作為建筑內(nèi)部人員的疏散與消防隊的滅火工作帶來有利條件,同時通過內(nèi)部定點滅火與外部移動滅火的結合,以達到更好的滅火效果。
三、結語
超高層建筑在給人們工作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人員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帶來威脅。超高層建筑的消防工作更是存在滅火難度大、火勢蔓延快和人員疏散難等方面的問題。因此,需要做好超高層建筑的火災預防工作,同時制定一套科學的消防預案,明確消防救援的戰(zhàn)術任務,并對消防人員進行合理部署,配備專用的消防裝備,同時加強對消防救援的實訓演練,從而提高超高層建筑的消防安全。
參考文獻:
[1]王富強.試論超高層民用建筑防火措施與滅火救援技術[J].建筑安全,2021,36(04):30-32.
[2]蔡曉虹.超高層民用建筑防火措施與滅火救援技術探討[J].低碳世界,2019,09(06):147-148.
作者簡介:
施春曉(1987.03—),男,浙江永康人,本科學歷,初級專業(yè)技術職務,研究方向:滅火救援。
傅天哲(1986.10 —),男,浙江杭州人,本科學歷,初級專業(yè)技術職務,研究方向:消防監(jiān)督管理和消防滅火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