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宣霖
(廣東省深圳市筍崗小學 廣東深圳 518000)
《生命最寶貴》是部編版小學《道德與法治》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安全護我成長”中的一個主題。本主題包含兩個話題,分別是“我們的生命來之不易”和“愛護身體,珍惜生命”,計劃分兩課時完成。本節(jié)課為第二課時,完成第二個話題“愛護身體 珍惜生命”。本主題旨是引導學生思考可以通過哪些行為愛護自己的身體和生命,想象身體受傷后面臨的諸多困難,遭遇傷害甚至失去生命給家人帶來的巨大創(chuàng)傷。通過一系列體驗性活動,激發(fā)學生認識到生命來之不易,生命只有一次,因此我們更應該愛護身體,珍惜生命。
俗話說:“七八九,嫌死狗”。三年級小學生正處于這個年齡,他們的自我意識迅速發(fā)育,對外界事物充滿好奇,萌發(fā)擺脫外界束縛的沖動,因此容易“闖禍”。目前我們國家都很重視學生的安全教育,如交通安全、防火防溺水安全等,但并沒有把安全教育上升到生命教育的高度。學生認為不去危險的地方玩耍就是珍惜生命,卻不明白好好吃飯、好好運動、好好玩耍就是愛惜自己、愛護生命。此外,我國對死亡教育比較缺乏。本課在上一課時中讓學生懂得生命來之不易的基礎上,主要讓學生認識到生命不可重來,增強自我保護意識;了解身體受傷后要面臨的不便與困難,以及給家人帶來的巨大傷害;知道怎樣做才是愛惜身體、珍惜生命的行為。
活動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出主題
教師播放音頻故事《莫莫的故事》。并與學生交流以下幾個問題:
(1)莫莫是個什么樣的孩子?他做了一件什么事情?結果怎樣?
(2)想象一下:受傷后他的心情怎么樣?家人的心情怎么樣?
(3)在愛護自己身體方面,莫莫有哪些做得不好的地方?
師(小結):我們的生命來之不易,“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我們要愛惜自己的身體,珍惜生命。
首先通過故事導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師生交流,讓學生認識到盲目的好奇,胡亂的嘗試會給自己帶來不幸,甚至終身的殘疾,也會給家人帶來痛苦。從而讓學生樹立愛護身體,珍惜生命的意識,引出本課的主題。
活動二:情境思辨,反思自己
1.出示課前調(diào)查統(tǒng)計表。
教師出示課前的調(diào)查統(tǒng)計,展示學生在“愛護身體 珍惜生命”這方面的情況。
2.學生小組交流。
在愛護自己的生命和身體方面,你有哪些做得好的地方?哪些做得不好的地方?
(1)選擇一個自己做得好的地方,說說你是怎么做到的?
(2)選擇一個自己做得不夠好的地方,會有什么影響,說說你打算如何努力地去試一試。
3.小組匯報,教師適時點撥。
生:我會一回到家就寫作業(yè),爭取晚上早點睡覺,不熬夜。我覺得這是愛護身體,珍惜生命做得比較好的地方。
生:我有點挑食,喜歡吃肉,這樣會造成營養(yǎng)不良,不利于我身體發(fā)育,我以后需要改正,做到不挑食。
生:我會勞逸結合,適當?shù)刈鲆恍┻\動,讓自己的身體變得更加強壯。
……
學生通過交流,慢慢意識到平常的行為習慣關乎自己是否愛護身體,珍惜生命。
師(小結):愛護身體,是從好好吃飯、好好睡覺這樣的小事做起,我們要從小事做起、從細節(jié)做起,愛護自己。對于我們做得好的地方,要繼續(xù)保持,對于我們做得不好的地方,要經(jīng)常反省,積極改正。
本環(huán)節(jié)通過討論交流,讓學生反思自己在愛惜身體和生命方面的表現(xiàn),總結出自己在這方面做得好和不好的地方,認識到做得不好的方面會帶來哪些不良后果,做得好的方面是怎樣做到的,可以如何來提醒或監(jiān)督自己。讓學生學會愛惜身體和生命的具體做法。
活動三:活動體驗,體會艱難
師:剛才同學們討論得很投入,相信大家一定會更加愛惜自己的身體,珍愛自己的生命。接下來,讓我們先放松一下吧!一起來做一件經(jīng)常做的小事——只用左手收拾書包。
(1)教師出示活動規(guī)則。
(2)學生按要求完成相應的任務。
(3)交流體會。
學生交流以下幾個問題:
你們的書包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收拾好了嗎?用了多長時間?
在這過程中,你遇到什么困難呢?
你的心情怎樣?
從這次活動中你有什么體會?
生:我在3分鐘內(nèi)還沒有收拾好書包。但是平常要是用雙手收拾書包,肯定是可以完成的。
生:我發(fā)現(xiàn)只用左手收拾東西太慢了,而且很難把筆袋的拉鏈拉上。
生:在收拾書包的時候,我很著急,因為一直收拾書包,我收拾得很慢。
生:我的體會是一只手做事情太不方便了,還好我有一雙健康的手。
讓所有學生通過3分鐘的活動,做經(jīng)常做的小事情,從而真切體驗到只有一只手時給生活帶來很多的不方便。學生在活動過程中著急的同時,也意識到身體健康的重要性。
(4)“頭腦風暴”。
①請大家設想一下:假如你的腿受傷、手受傷、聽力受損,眼睛、耳朵等受到傷害”,你的生活和學習會遇到什么困難?
②假如你真的身體上有某些方面的缺陷,你應該怎么辦?
生:假如真的成為一名殘疾人,我們要像被石頭壓住的小草一樣,頑強地生活下去,向海倫·凱勒學習,她即使又聾又啞,卻沒有放棄自己,成為一名偉大的作家。
生:向貝多芬學習,當耳聾了,他還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奏響了《命運交響曲》。
師:是呀,這些身殘志堅的勇士值得我們學習。我們現(xiàn)在身體健康,更加要好好珍惜。作為黨和國家領導人,我們習近平總書記、習爺爺對大家有什么勉勵的話?
生齊讀:“健全人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殘疾人也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我們每個人都要珍惜生命、追求健康,努力創(chuàng)造無愧于時代的精彩人生。”
師(小結):借此機會也把這些話送給大家,希望大家好好地努力創(chuàng)造無愧于時代的精彩人生。希望大家好好學習,好好領會。
通過頭腦風暴,延伸到身體其他部位受損,從而認識到健全身體的重要性。進一步強化學生要愛護身體,珍惜生命。同時也要讓學生明白即使身體上有些缺陷,也不要自暴自棄,而是要更加頑強地生活下去,這才是愛護自己,珍惜生命的表現(xiàn)。
活動四:閱讀感悟,深化主題
1.閱讀角《吾兒臭臭》
學生交流閱讀感受。
2.你了解身邊有因意外失去生命的事件嗎?說說你的感受。
若沒有,教師可以播放一段關于一名小學生不幸溺水身亡,家人痛苦萬分的視頻。
3. 討論:生命僅有一次。
師:壁虎的尾巴砍斷了,隔一段時間,又長出新的尾巴。樹枝被砍斷,還能長出新綠枝條,萌發(fā)新芽。我們有同學玩游戲可以有十條命,電視上還可以實現(xiàn)“穿越”,有同學認為,生命沒什么?失去了還可以重來?你同意嗎?
生交流互動。
4.閱讀課本第52頁的閱讀角。
學生交流閱讀感受。
師(小結):生命于每個人僅有一次,一旦失去就不可再來,因此帶給家人的痛苦也不是暫時的,而是一生一世。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惜生命,健康成長。因為生命是不可重來的,生命是最寶貴的!
本環(huán)節(jié)主要通過閱讀交流感受、見聞,讓學生知道家人是十分關愛自己的,若自己有什么不幸,家人會很痛苦。同時也讓學生意識到,我們的身體不能再生,生命只有一次,我們要好好珍惜,只有好好活著才能讓自己的生命更加光彩奪目。
課后讓學生制作關于“愛護自己 珍惜生命”的書簽,同學之間進行交流鑒賞。通過此次作業(yè)進一步鞏固本課內(nèi)容,強化學生珍惜生命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