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鎮(zhèn)
摘要:信息技術的實用性在于:正確的操作步驟才能取得適當?shù)姆謹?shù),若有些步驟不正確,則會對后期的步驟分有很大影響。正如解決問題一樣,這需要很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強調科學和技術嚴謹?shù)闹匾?。對于科技方面的許多構想,大多數(shù)都需要認真地去思考。"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只有真正把信息技術這門學科學好了,才能為相關工作的開展奠定基礎。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教學技巧,引導學生對科技存在的多重特性進行大膽猜測。接下來,筆者將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經驗,結合信息技術教學,提出自己的一些見解。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策略
小學信息技術是學生學習科技的切入點,只有認真做好這一切入點的教學準備,才能為以后的信息技術學習帶來新的契機。正如建造房屋時所打的地基,只有打好了基礎,才能讓學習的興趣得到鞏固。在信息技術教學的相關內容方面,與某些學科的教學不同,存在著大量的教學輔助材料,而在信息技術學習中更多的是考慮實用性。作為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必須為提高課程質量而努力。
一、創(chuàng)造輕松愉快學習環(huán)境
課堂環(huán)境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影響尤其嚴重,不良的學習環(huán)境會使學生感到煩躁,不利于課堂進程的有效進行,而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則會使學生眼前一亮,學習上的相關問題能事半功倍。與此同時,課堂的運作和氣氛的營造離不開教師的引導。幽默感和趣味性的教學方法使課堂氣氛和諧而活躍,而嚴肅的板正式教學方法使課堂氣氛單調而沉悶。怎樣才能有效地發(fā)揮教學方式的優(yōu)勢,取決于教師自身的選擇,大多數(shù)教師都能在創(chuàng)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的同時,自由地切換自己的教學方式,使課堂運轉得更快。所以,提高信息技術課堂質量,需要教師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促進學生的心理調節(jié)。
比如在“演示文稿巧播放”這一部分的學習中,老師可以把重點放在教學過程中的“演示文稿的播放”上,這是一個相對輕松的過程,不會使課堂氣氛緊張。這樣的修飾可以營造輕松的課堂氣氛,使學生的心情變得更加愉快,從而展現(xiàn)出自己的創(chuàng)造魅力,用自己的思想來構思修飾文字,使文字更具個性化,使學生在展示個體作品的同時,也能講述自己的創(chuàng)作特色。
二、放寬對學生的要求
常言道:“師出無名”,每個優(yōu)秀的學生背后都不乏嚴厲的老師,但就當前的教學趨勢而言,老師不應該對學生過于嚴厲,因為那樣會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使學生的學習生活相對枯燥。小學時代的學生畢竟還沒有擺脫喜愛玩耍的天性,對許多事物都有著積極的好奇心,喜歡將許多新奇的想法付諸實踐,但他們的學習熱情又不能長久地保持,在一定的時間內,他們的學習成績也會有所下降,因此,老師不應對學生過于嚴格,在給學生布置學習任務的同時,也要給他們安排好學習時間,適當?shù)胤潘蓪W生的要求,這樣學生才不會把學習當作負擔,而輕快地走。
比如,在“電子文件我收發(fā)”部分的學習中,教師可以放松對學生的要求,適當調整教學目標,使學生的學習變得輕松,不再沉溺于枯燥乏味的學習,能夠抽出時間反思自己的不足之處。對學生而言,學習熱的長期持續(xù),需要在學習過程中張弛有度,能讓學生放松下來,進而達到課堂學習效率最大化,這是老師們必須牢記的。所以,教師放松對學生的要求可以讓學生更積極地學習,從而使學習效率得以提高。
三、培養(yǎng)學生學習熱情
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fā)展,“電腦不是學來的,是玩來的”的思想深入人心,許多家長甚至放任學生無限制地玩電腦游戲,這種毒害最深的往往是學生的學業(yè),而且對學生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影響。許多學生熬夜玩游戲導致作息不規(guī)律,進一步加速了身體狀況的惡化,因此是得不償失的。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對課堂所學的內容產生興趣,然后再進行進一步的課程講解,這是家長應該限制的。換言之,只有首先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注意力不再停留在電腦游戲上,才能促進課堂教學的正常進行。提高信息技術課堂質量,就是要培養(yǎng)教師對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真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比如,在“繪制圖形很便捷”部分的學習中,教師通過教學生繪制圖形,使學生產生學習的熱情,在具體操作的過程中增強對信息技術的好奇心。大部分時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會覺得枯燥乏味、煩躁不安,但信息技術教學注重實踐操作,能使學生獲得更多的參與感,在參與過程中獲得精神上的滿足。所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熱情是非常必要的。
四、利用小組活動
學生之間的思想交流大多以小組活動為基礎。相關研究表明,小組合作能有效拉近同學們的距離,便于同學們進一步展開討論。在一定意義上說,許多新穎的思想都是思想與思想的碰撞所產生的,因此教師應鼓勵學生多做交流,從而推動課堂教學的進程。每一個學生的思維方式各不相同,綜合能力也各不相同,同一個題目對不同的人,也會有不同的難度等級,重點是怎樣構思,怎樣構思,才能使學生的水平得到提高,并非每次的思維碰撞都能使學生產生新的想法,因此需要老師給予適當?shù)闹笇?。提高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質量,就是要把學生分成若干組,逐步縮小學生的個體差異。
以“圖片文字排美觀”為例,讓學生通過小組活動,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交流自己的觀點,對段落排版提出自己的意見,從而達到集體利益最大化,同時也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從而提高自己的能力,使個體間的差異逐漸縮小,團隊的整體能力得以提高。
總之,教師在信息技術教學中需要掌握相應的技能,而學生在信息技術知識學習中則需要掌握適當?shù)挠洃浖寄堋W習資訊科技,不僅要有恒心,更要重視信息技術的實際應用,信息技術的教學模式將在不久的將來更加完善。
參考文獻:
[1]吳雪敏.情境創(chuàng)設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案例研究[J].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18,28(06):80-84.
[2]孔靜潔.關注個性發(fā)展?打造私人訂制式課堂——淺談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個性化教學[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8(19):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