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維孝
(株洲市華強云峰湖片區(qū)建設開發(fā)有限公司,湖南 株洲 412000)
當前很多公司都會因為財稅問題而導致在后續(xù)經營的過程中需要通過補繳增值稅、所得稅等稅款來滿足自身的運行。但是,如果公司在進行發(fā)展的過程中,一旦被審計機構認定為偷稅漏稅,除需要在有效期限內完成補稅工作,還需要通過繳納滯納金以及罰款來滿足后續(xù)工作的開展,這不僅會使公司在運營的過程中造成更多的經濟損失,也會導致公司的外在形象有所損失。因此,對于公司而言,是否能夠針對財稅工作的開展進行全面落實,同時規(guī)避好財稅風險問題,就決定了公司能否繼續(xù)良好經營。
很多公司在進行運營的過程中,會通過虛開發(fā)票的方式來提高自身的經濟效益,但是在實際進行運行的過程中,部分公司與客戶確實存在著真實的銷售往來,但會在公司實際銷售業(yè)務的基礎上,通過擴大銷售數量制造虛假銷售業(yè)務,這樣就會造成在客戶名下確認的收入遠遠要高于公司的實際收入。同時,很多上市公司會通過建立銷售點的方式來改為有限責任公司,這就會由上市公司進行直接管控,而作為銷售點,就能通過控制環(huán)節(jié)開展銷售工作,并將銷售給予有限責任公司[1]。但是,在實際商品應用上,卻仍以上市公司為主,這時上市公司的有限責任公司所開具的發(fā)票、提貨單就能完成大額銷售,并虛增更多的經濟利潤,從而就會由于虛假開發(fā)票而無法實現財政稅收的完整性。
對于一些公司而言,由于在運轉的過程中想獲得高額利潤,就會通過偷稅漏稅的行為更改銷售收入,這時就會導致實際銷售總額與實際數值存有誤差,從而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自身的稅收。但若被審計人員查出,則需要補繳增值稅、所得稅以及滯納金,這其實對于公司的運營而言十分不利,但很多公司卻為了高額利潤就會通過偷稅漏稅的途徑來滿足自身的需求。
對于公司的運營而言,由于在進行貨物調撥時需要進行視同銷售行為的申報,但是很多公司在運營的過程中卻十分不注重此環(huán)節(jié),這就會導致在后續(xù)進行商品金額計算時,必須通過補繳來實現繳納增值稅,從而才能滿足自身的運行。
很多公司在運營發(fā)展的過程中,需要通過宣傳推銷公司產品,在此過程中需要支付給相應企業(yè)宣傳費用,但是很多公司會通過無發(fā)票的形式來實現規(guī)避納稅,因此這也會導致在進行無發(fā)票列入待攤費用上出現誤差,從而就會導致在后續(xù)經營的過程中,需要通過補繳稅額滿足自身發(fā)展。
對于公司運營而言,如果是以商場為主進行銷售,這時商場的扣點金額如果進行直接抵扣,且對方沒有開具發(fā)票,那么公司就需要多繳納自身的所得稅?;蛘撸谶M行經營的過程中,無票金額稅前無法通過扣除來實現滿足運行,這時企業(yè)也需要通過多繳納所得稅來滿足納稅工作的開展。
對于公司的實際應收賬款損失,在進行稅務處理的過程中,需要依據國家稅務總局發(fā)布的公告進行管理,需要公司在申報過程中應準備相應的證據和資料,對于與規(guī)定條件相符合的,需要在所得稅前進行扣除,而對于這部分應收賬款,在今后納稅年度又部分或全部收回的情況,需要在收回當期收入中計入。而對于未在所得稅前扣除的應收賬款而企業(yè)又已經作為損失對其進行處理的情況,則無須在收回當期的收入中計入。
很多公司在運營的過程中,為提高自身利潤收益會虛構收入,但這是一種違法現象,即使部分公司在做賬手法上能夠使賬面看起來合法,其本質的行為依舊是違法的,而且這種情況其實十分普遍,因為很多公司在運營的過程中都以提高公司收益為目的,因而導致在運營過程中,更加注重計算實際利益額度,進而就會通過偷稅漏稅的行為來實現虛構收入。從表面上看,很多公司雖然沒有違背相關的會計制度以及會計準則的應用,但是在實際進行審計的過程中,其結果確實是虛增了公司的利潤,這也是很多上市公司所常用的一種手段[2]。比如,很多上市公司會利用子公司按照市場售價進行三方銷售,同時確認該子公司的實際銷售額,再由另一公司進行第三方回購,這種方式避免了集團內部交易必須進行的抵消稅額扣除,同時也能在合并報表中,實現對于收入和利潤的確認,從而就能夠提高企業(yè)的經營利潤。
在進行銷售前,很多上市公司會通過調撥產品的方式,將商品移送至各大銷售網點進行銷售賬務處理,但是根據我國法律條文規(guī)定來看,納稅人在進行貨物銷售的過程中,由于勞動價格明顯偏低,且無正當理由進行運作時,必須要由其主管稅務機關確認其銷售額,所以這也導致在運行的過程中,如果無法在銷售工作開展前確認銷售內容,勢必會在后續(xù)工作開展過程中產生風險。對此,在進行銷售時,納稅人必須按照同類貨物的平均銷售額確認價格,更要以當月貨物為主來進行內容制定,并且納稅人必須確認最近的同期貨物平均銷售價格,也應按照當月稅價來保障滿足銷售額,以此才能確保銷售工作系統(tǒng)完善的開展。值得注意的是,在此過程中必須向購貨方開具發(fā)票,還要保證向收貨方收取貨款,這樣才能保證通過落實納稅工作滿足自身的運行。此外,當前非獨立核算的直銷網點在進行銷售時必須按照資金回籠進行并入銷售計算,但是此項工作卻沒有具體的法律依據,但是當前稅法已經明確了對于分支機構銷售貨物必須向當地稅務機關進行申報,所以如果違背此項條例,必然就會產生風險問題。
首先,對于企業(yè)的稅前扣除數額來看,應確認合法憑證票據,以此確保財政稅收工作的有序開展,但若公司無法提供合法憑證,則不能在稅前進行扣除。同時,不符合規(guī)定的發(fā)票也不能作為財務報銷憑證進行應用,而且任何單位在進行運作的過程中,如果出現了此類行為,那么財務人員必須依法拒絕進行抵扣。其次,任何個人或單位在管理和使用發(fā)票的過程中,都不能以其他憑證代替發(fā)票使用,更不能超出企業(yè)運行過程中,稅前的扣除范圍,若發(fā)生此類行為,必然違背我國相關法律。最后,由于當前所有白條所列支的費用不能進行稅前扣除,那么相應的就需要在納稅所得額上進行補繳企業(yè)所得稅。此外,對于企業(yè)在運行的過程中所出現的此類問題而言,必然要面臨著行政處罰的風險,所以這也導致在運行的過程中,無法在稅前扣除不合法的憑證票據。
根據我國的法律條文規(guī)定來看,記載資金的賬簿必須按照資本公積以及實收資本的合計總額進行貼花處理,所以在進行發(fā)展與運行的過程中,公司必須在運營過程中繳納注冊資本印花稅。但是,很多公司卻沒有按照相關規(guī)定在資金賬戶上補貼印花稅,這就違背了我國的法律條款。同時,根據我國財政部所發(fā)布的《稅收法》第六十四條之規(guī)定,稅務機關有權作出對未繳納印花稅公司的處罰,并在補繳時以三倍罰款的形式進行處理,而這就需要公司在運營時實現重視對注冊資本為繳納印花稅的問題,從而才能規(guī)避風險問題的存在。
由于公司在運營的過程中,折扣與實現銷售是同時進行也是同時發(fā)生,所以在進行基本運作的過程中,則必須保證納稅人能夠采取以折扣方式銷售貨物時,將折扣與銷售額在一張發(fā)票上進行分別注明,并通過按折扣后的余額來作為銷售額進行計算,然后再去征收其增值稅。但是,如果在進行折扣銷售時,折扣額另開發(fā)票也需要在財務處理中,不得以銷售額進行剔除折扣額進行計算,這樣才能保證全面落實稅收工作。對此,公司在運營的過程中,則必須注重此問題,這樣才能規(guī)避風險問題的發(fā)生。
對于當前收益的財務風險來看,主要風險是公司與其他企業(yè)發(fā)生租賃關系時產生的費用。比如,根據我國相關稅法規(guī)定來看,如果在租賃商場進行商品銷售時需要對專柜進行裝修,而產生的費用必須以足夠的憑證來證明已發(fā)生的實際費用,這樣才能在符合相關規(guī)定的前提下,實現與商場簽訂租賃合同的內容進行平均攤銷,這種情況下可以通過稅前扣除進行補償。但若對企業(yè)內部進行房屋裝修,那么由于房屋產權屬于本公司所有,其自身所投入的裝修費用應該納入房屋價格,并按照稅法規(guī)定進行固定資產折舊年限的題計,但這也使得很多公司在運營的過程中,就會將一次性費入納入當期收益而產生財稅風險問題。
對于公司在進行申報壞賬損失時,必須提供足夠的證明來證實壞賬損失是已經發(fā)生的事實,并提供合法證據。因此,在進行證據提交上,必須保證證據具有法律效力,還需要通過有資質的機構進行經濟證明,這樣公司才能作為內部證據進行證明。與此同時,對于公司已發(fā)生的壞賬問題,必須在發(fā)生當年進行申報,而不能對其進行提前或延后處理,并且也要保證在發(fā)生壞賬損失后的15日內向有關機關進行申報,如果是由于非計算因素或其他客觀原因而導致的未及時申報,那么在逾期后不得進行扣除。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企業(yè)在關聯時出現了往來賬款問題,那么這時則不能認為此賬目為壞賬,但是關聯企業(yè)的應收賬款如果經法院裁決為負債方破產,那么破產企業(yè)自身在財產不足以償清負債部分時,經稅務機關審核則可以通過債權方企業(yè)作為壞賬損失進行稅前扣除。
公司在經營過程中,會涉及一些如項目建設、固定資產、證券等長期投資項目,雖然其投資回報率要高于短期投資,但其投資風險較高,也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一旦管理不利則很容易出現財務虧損,尤其當前經濟環(huán)境整體下滑,外部金融市場調整頻繁的情況下,會導致公司凈資產收益下降。此外,對于一些募集資金的投資,若不能將產生效益對固定資產的折舊項目進行彌補,同樣對公司的凈資產收益率造成影響。再者,在資金運作環(huán)節(jié),也會涉及到較多問題,撥款控制存貨、管理資金貨幣等,若存貨跌價也會出現財稅風險。
對于公司而言,納稅人必須對自身需要納稅的內容進行全面認知,而且要做好自我檢查與糾正工作,這樣才能確保利用針對性措施來解決前期可能存在的稅負風險問題。同時,企業(yè)財務管理人員需要在納稅時將需要繳納的稅金進行足額補全,并解決可能存在的稅務糾紛,這樣才能通過提高意識來滿足公司的運轉,并通過合法權利,落實納稅籌劃工作[3]。除此以外,公司在運行的過程中,需要在納稅自查中檢查出可能存在的錯漏問題,并且要全面整理各項稅務工作,以此才能保證通過業(yè)務調整來實現糾正錯誤,從而才能規(guī)避更大的風險問題出現。
對于公司的運營而言,要合理利用優(yōu)惠政策來滿足自身的發(fā)展與運行。比如,公司在進行發(fā)展時,可以利用西部大開發(fā)的稅收政策,建立跨區(qū)域公司,以此確保根據自身發(fā)展戰(zhàn)略目標來實現區(qū)域經營。同時,公司在運營的過程中,也可以利用過渡稅收優(yōu)惠政策滿足自身發(fā)展需求,并根據當前的匯率優(yōu)惠進行自我建設,從而確保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利用稅收政策來提高自身的經濟利潤。
對于公司的運營來看,為保證降低財稅風險問題,則必須開展財稅風險評估工作,以此建立體系化的內外發(fā)展環(huán)境,并通過信息歸納全面落實風險控制工作,從而才能通過風險識別、風險分析以及風險評價等工作的開展來找查清運營過程當中所存在的稅務風險,并對可能發(fā)生的風險條件進行補充,以此才能真正通過落實風險評估工作降低財務風險問題。此外,公司在運營的過程中,應該通過建立管理機制來貼合自身的實際運營情況,并全面分析可能存在的風險因素,這樣才能通過落實內部管理工作進一步加強財稅風險控制工作的開展,從而規(guī)避可能存在的財務風險問題。
對于公司運營中可能存在的財稅風險問題來看,需要尋找全新途徑規(guī)避風險,而這時公司在運營上,除內部財務管理工作外,也可以通過與外部審計機構的合作來降低自身財稅風險問題。同時,公司也要保證在內部運行時,能夠實現對財稅風險問題的有效認知,以此才能夠真正做到在公司運營的過程中,能夠通過發(fā)揮財稅管理人員自身職能來降低財稅風險問題。對此,需要公司在運營上,需要通過內部強化培訓,以此滿足事前、事中、事后的風險控制,以此確保真正實現促進公司的長期發(fā)展目標得以實現。
對于發(fā)票可能存在的財稅風險問題來看,上述內容中已經列明了此風險產生的原因,因此在進行后續(xù)發(fā)展與建設上,公司必須明確相關內容,而且要保證在基本工作落實上,可以將所有工作落實到位,這樣才能確保在應用發(fā)票的過程中,降低財稅風險。同時,公司在運營中,必須保證發(fā)票的真實性與有效性,更要確保合理憑證應用的合法性,以此才能規(guī)避財稅風險問題。
公司必須充分理解稅收政策的內容,而且要在開展稅收籌劃工作上,實現合理利用稅收政策來規(guī)避風險問題的存在,并進一步提高企業(yè)的經營利潤。同時,實現利用開展稅收籌劃工作,實現將企業(yè)不利因素降到最低,這樣就能在專業(yè)機構的有效指導下,實現將最小的犧牲獲取最高額的利潤。此外,公司在進行稅收籌劃的過程中,也應秉承成本效益原則,不僅要對公司自身的直接消耗進行關注,也應充分考慮其他稅收籌劃方案,不僅要對某個或某類稅收增減變動進行關注,也應對不同稅種的關系進行梳理,并從動態(tài)視角對其進行關注,以此提高稅收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針對公司運營來看,要優(yōu)化會計組織機構,并保證通過開展內部建設工作,提高內控管理工作的開展力度,以此才能保證在基本工作開展中,可以通過修正會計核算制度來進一步提高基本工作開展的實際效率,這樣就能有效規(guī)避財務風險問題的產生,同時也能提高財稅工作的開展效率。還應建立體系化的財務管理系統(tǒng),這是公司開展財稅工作的基礎,也可以起到降低公司稅收籌劃風險的作用。
目前,我國的稅收法律處于不斷發(fā)展的階段,稅收政策會受不同因素的影響而及時作出調整,而公司在發(fā)展過程中,只有掌握了最新的稅法變化,才能避免稅收風險對公司發(fā)展造成的影響。公司在設計納稅籌劃方案的過程中,需要與當前社會發(fā)展的趨勢相吻合,也應具有提前預測國家稅收政策變化的能力,并對稅法內容進行及時學習,將其與公司發(fā)展進行關聯,確保在國家法律允許內,保證公司能夠獲得更多收益。再者,公司也應與稅務機關進行溝通,學習稅法知識,并逐步摸索稅法變化規(guī)律,以此有效降低稅收籌劃風險。
對于公司的發(fā)展而言,財稅工作的落實能夠進一步推進公司的長期發(fā)展,同時也能為公司的運行建立良好的外在形象,更能夠以較少的投入實現高額的利潤回報。對此,在基本工作落實中,就要實現對風險的有效控制,這樣才能滿足公司長期發(fā)展目標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