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勤儉,趙 霞
(1.河南新野縣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局,河南 新野 473500;2.河南省新野縣淯湍小麥專業(yè)社,河南 新野 473500)
谷子具有抗旱、水分利用效率高、適應性廣、營養(yǎng)豐富、各種成分平衡、飼草蛋白含量高等突出特點,目前發(fā)展出現(xiàn)良好的發(fā)展形勢[1-3]。谷子適應性廣,對土壤要求不嚴,但谷子忌連作不宜重茬[4-8]。谷子對前作無嚴格要求,一般認為早騰茬的作物,都是谷子的良好前作,前茬以馬鈴薯、洋蔥最好,油菜、玉米、小麥也是較好的前茬作物。近幾年在南陽市推廣,谷子平均單產(chǎn)5000kg/hm2左右,高產(chǎn)可達7 500kg/hm2,經(jīng)濟效益可觀。
根據(jù)生態(tài)環(huán)境及產(chǎn)地條件,選用對應的谷子優(yōu)良新品種。南陽夏播谷一般應根據(jù)南陽的氣候、地勢、土壤、耕作栽培制度等來選擇,選用通過國家(省)登記備案的、同一適宜生態(tài)類型且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抗病蟲能力強的品種。如豫谷17、豫谷18、豫谷23、豫谷28、冀谷31等。
1.2.1 種子精選 自留種播種前應選用適當?shù)姆椒ㄇ暹x谷種。普通農(nóng)戶可用簸箕風選,清除癟谷種、草籽、雜質(zhì)等,再倒入適量10%~15%的鹽水精選,充分攪拌后漂凈鹽水上層瘦癟谷種、草籽、雜質(zhì)等,然后撈出底層下沉飽滿谷種,再用清水清洗2~3遍,晾干備用。大型基地可用谷種清選機清選,并在晴天攤曬2~3 d。
1.2.2 藥劑拌種 選用不同藥劑拌種,防治相應病蟲害。播種前對精選谷種包衣,或用35%甲霜靈拌種劑按照種子量的0.2%拌種防治白發(fā)病,或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拌種可防治黑穗病,50%辛硫磷乳油拌毒谷誘殺地下害蟲,或用50%辛硫磷乳油按照種子質(zhì)量的0.3%拌種,避光悶種4h,防治線蟲病。
適期播種是保證谷子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的重要措施之一。當耕層10cm地溫穩(wěn)定在10℃、土壤含水量≥15%時即可播種春谷,一般年份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播種。夏谷播期取決于前茬作物收獲的早晚,一般要求6月上、中旬播種,最晚可延至7月初。播種過早易發(fā)生病蟲害,過晚則產(chǎn)量受影響甚至不能正常成熟。
播種方式為耬播或機播。最好選擇機播,機播播種速度快,利于旱薄地谷子搶墑出苗,而且能控制種量。春谷行距40~50cm,夏谷行距35~45cm,機械除草的行距45~50cm,或根據(jù)機械定制行距。
播種量要根據(jù)種子質(zhì)量、墑情、播種方法來確定,應以一次保全苗、幼苗分布均勻、不出現(xiàn)缺苗斷壟為原則。一般情況下播種量可以控制在7.5~15.0kg/hm2。
谷子粒小,原則上以淺播較好,深度一般在3 cm左右。在土壤水分多的地塊,還可以適當再淺一些。
播種后及時鎮(zhèn)壓,以減少水分蒸發(fā),促進扎根出苗。壓干不壓濕,播種到出苗要根據(jù)土壤墑情進行鎮(zhèn)壓,有保墑提墑效果也可提高出苗率。
播后出苗前,用50%撲草凈1500~2250g/hm2(先用水把藥稀釋成糊狀),加水不少于50kg/hm2,攪拌均勻噴施。噴施除草劑應注意事項:一是要在無風的晴天均勻噴霧,不漏噴、不重噴,必須在播后苗前使用;二是播種時注意天氣預報,72h內(nèi)預報有大到暴雨時,嚴禁使用本產(chǎn)品。遇到大到暴雨時,低洼積水田塊可能會出現(xiàn)苗黃及部分死苗現(xiàn)象,若已使用,及時復壟重播。
3.1.1 灌水 結(jié)合土壤墑情適時灌水,如墑情不好,直播后即灌蒙頭水,透墑后利用畦溝排除田間積水,以利種子吸水萌發(fā)。
3.1.2 查苗補種 出苗后,2葉1心期,對缺苗斷壟較輕的地塊,在下雨后可及時移栽補苗??昭食^25%時,應毀種重播。
3.1.3 間苗與定苗 一般3葉期間苗、5葉期定苗,株距4~6 cm,留45萬~60萬苗/hm2。定苗時要做到留大不留小,留綠不留黃,留健壯苗不留病蟲苗。早間苗,防荒苗,對培育壯苗十分重要。選用抗除草劑品種時,可噴施配套除草劑拿撲凈1500~1800mL/hm2進行間苗。
3.1.4 中耕除草 谷子3葉期前趁早滅茬清壟,應做到松土、除草、圍苗相結(jié)合。為避免谷子旺長,可鎮(zhèn)壓谷苗。谷苗5~6葉后,如闊葉雜草較多,可用二甲四氯鈉或氯氟吡氧乙酸防除。
3.2.1 追肥 夏播谷子出苗、拔節(jié)、孕穗、開花、灌漿等階段相距時間很短,所以要加強水肥管理。幼苗期生長較慢,需要的營養(yǎng)很少,一般不需要施肥;拔節(jié)到抽穗30d內(nèi),植株進入旺盛的營養(yǎng)生長和生殖生長階段,此期結(jié)合澆水或下雨順壟追施尿素150~225kg/hm2,必須在抽穗前10d施下,以免引起貪青晚熟。
3.2.2 中耕 追肥后立即進行中耕培土,深度7~8cm,利于蓄水保墑,防止倒伏。
3.2.3 灌溉 拔節(jié)以后,生長中心轉(zhuǎn)移到地上部分,莖葉生長加速,葉面蒸騰劇增,特別是穗分化開始以后,生殖生長與營養(yǎng)生長并進,需水量增加,到抽穗開花達到需水高峰?!肮扰绿ダ锖怠?,即指此期是谷子需水的臨界期,如果這時遇到干旱,會嚴重地影響小花分化及花粉粒形成,造成結(jié)實率顯著降低而減產(chǎn)。既使以后水分條件得到改善,所受的影響也不能得到挽回。因此谷子拔節(jié)期,如遇天氣干旱,當土壤水分低于田間持水量的70%時,應及時灌溉。
3.3.1 防旱防澇 谷子開花灌漿以后,生長以籽粒建成為中心,需水逐漸減少,水分過多容易影響根系呼吸,造成地上部早衰,形成大量秕谷,因而有“曬出米來,淋出秕來”之說。但灌漿期對干旱反應也敏感,這時干旱則容易阻礙灌漿,增高秕粒率而減產(chǎn)。因此,要根據(jù)土壤墑情適時澆灌漿水,谷子后期遇澇,應及時排水。
3.3.2 噴施葉面肥 在開花和灌漿初期,分別用磷酸二氫鉀500倍液,以750~900kg/hm2噴施葉面防止早衰,有效提高千粒質(zhì)量,減少秕谷。
預防為主,綜合防治。優(yōu)先采用農(nóng)業(yè)防治,科學合理使用化學防治。
選用抗病品種是防治病害最有效的措施。麥收后清除田間根茬、落葉及四周雜草、農(nóng)作物病殘體;及時拔除田間病株,將拔除的病株帶離谷地深埋等;清溝理墑,合理排灌,嚴防積水。
加強病蟲害測報,嚴格按照防治指標進行防治,掌握適期施藥。
4.3.1 病害防治 谷子病害防治以白發(fā)病、谷銹病、谷瘟病和黑穗病為主。
白發(fā)?。翰シN前用35%瑞毒素或35%甲霜靈按種子質(zhì)量的0.2%~0.5%拌種防治;發(fā)病初期拔除病株,干凈徹底,并掩埋。
谷銹?。喊l(fā)病初期用20%三唑酮乳油1000~1500倍液防治。
谷瘟?。喊l(fā)病初期用40%克瘟散或敵瘟磷乳油500~800倍液防治葉瘟,始穗期和齊穗期各噴藥1次防治穗瘟。
黑穗?。翰シN前用50%多菌靈按種子量的0.5%拌種防治。
4.3.2 蟲害防治 地下害蟲嚴重的地塊,播種時用40%辛硫磷乳油7.5kg/hm2+炒熟谷子450kg/hm2拌成毒谷,播種時施入播種溝內(nèi),或于傍晚撒入壟溝。玉米螟、粟灰螟、黏蟲等:苗后30d左右,在幼蟲鉆蛀前,用高效、低毒、低殘留氨基甲酸酯及菊酯類農(nóng)藥按操作說明對水常規(guī)噴霧。
一般在蠟熟末期或完熟初期收獲,此時粒色變?yōu)楸酒贩N固有色澤,籽粒斷青變硬說明全穗完全成熟,即可開始收獲。收獲過早,籽粒不飽滿,含水量高,籽實干燥后皺縮,千粒質(zhì)量低;收獲過遲,莖稈干枯易折,穗梗脆弱易斷,谷殼口松易落粒。收獲后及時晾曬入庫貯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