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春齊
(光明區(qū)公明中學 廣東·深圳 518106)
隨著經濟的迅速發(fā)展,互聯網技術的普及,網絡技術引入到教學中,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學生可以通過網絡查找資料,但是也會讓學生迷失在網絡世界中,學生沒有自己的判斷能力,初中學校應該重視學生思想道德方面的發(fā)展,采用激勵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初中學校和教師應該把德育和勵志教育聯系在一起,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態(tài)度,健全的人格,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中學時期學生面臨許多變化,心理和生理都在成長階段,勵志教育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初中教師在勵志教育的時候,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心理發(fā)展進行了解,培養(yǎng)學生文化禮儀,建設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初中階段的學生都處在迷茫的時期,沒有對自己未來的發(fā)展進行規(guī)劃,這是因為缺少教師的引導,學生跟隨大眾潮流,浪費時間,虛度年華,為了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態(tài)度,學校應該組織勵志和德育方面的活動,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提醒學生現在學習的任務,培養(yǎng)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
學習是漫長的過程,如果沒有堅定的毅力,就會知難而退,所以勵志教育非常重要,引導學生朝著目標而努力,教學應該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認識自己,端正學習態(tài)度,實現自己的價值,朝著自己的人生方向不斷努力,教師應該采用各種方式指導學生學習,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使學生為了人生目標而努力學習。
勵志教育,要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慢慢的感受到知識的魅力,初中教師在課堂上應該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以學生為重點,在進行教育活動的時候觀察學生的行為,針對展開學生思想教育,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學校建立勵志文化海報,根據文化活動,宣傳勵志學生的故事,教師結合勵志文化進行班會,讓學生說出自己的心理想法,分享感受,影響學生的行為。
在傳統(tǒng)教學中,一直是以理論知識為重點,實踐活動的機會很少,而且教學模式不變,教學制度不完善,在實踐教育中,大部分學生都不喜歡學習理論知識,更偏向于實踐活動,所以,為了教學質量的提高,初中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特征,改變教學重點,加入一些實踐活動。
枯燥的理論知識教育,學生學習興致不高,初中教師可采用在多媒體播放視頻的方式展示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教師開展講座或者是演講比賽,吸引學生學習興趣,在實踐活動中,進行外出活動,指導學生自己思考,解決難題,堅定自己的信念。
初中學生的思想道德出現嚴重的問題,初中學校應該加強德育教育工作,落實初中學校德育,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強化學校教育管理制度。
初中學校應該建立教師德育教育體制,指導教師樹立德育教育觀念,把德育教育工作落實到學生身上,實行全方面的管理教育,教師及時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對學生進行勵志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觀察學生學習和生活變化,和學生進行溝通,加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聯系,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
初中德育教育,重視學生知識掌握能力之外,還要重視學生思想教育,學校對教師進行德育教育進行評價,這種評價制度,對于教師德育教育就有指導作用,對教師而言,德育評價制度影響教師教學態(tài)度,傳統(tǒng)評價方式重視德育教育知識掌握能力,簡單來說,就是看重學生的成績,在課堂上教師忽視了學生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只注重學生知識學習,這就是傳統(tǒng)評價制度的弊端。
初中學校進行德育勵志教育,把理論知識和實踐活動結合起來,提高了教學效率,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利于學生思想健康發(fā)展,在勵志教育中,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教育,時效性高,在教學中把德育教育進行落實,初中德育教育中勵志教育的實踐,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促進學生綜合發(fā)展,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更新教學理念,提高學生思想覺悟,端正學習態(tài)度,在以后的學習中,有動力,培養(yǎng)學生獨立學習的習慣,為以后的學習奠定基礎,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推進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