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曉露
摘? ?要:在現代信息技術高速發(fā)展的背景下,教育與信息技術不斷融合。學生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通常在校是面對面授課,課后是在線上完成匹配的學習任務。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教學模式既是信息化教學趨勢下的常態(tài)化教學,也是對傳統(tǒng)線下教學模式的一種重要補充,是新時代、新環(huán)境探索的重要教學改革模式。本文結合小學數學教學的實際情況,探究線上線下有機融合的優(yōu)勢。
關鍵詞:小學數學? ?線上線下? ?有機融合? ?優(yōu)勢
2020年,對于中國乃至世界都是特殊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影響了各行各業(yè),對教育教學正常秩序的影響尤為明顯。在此背景下,線上教學模式興起,有效地彌補了特殊環(huán)境下的正常教育教學,保證了教學秩序、教學進度乃至教學質量。筆者主要就當前線上線下教學的具體情況,探究兩者有機融合的優(yōu)勢。
一、 線上線下融合有利于實現教育資源的均衡配置
傳統(tǒng)的線下教學模式主要由固定的教師、班級和教育資源等構成,教學模式單一化,而在線上教學模式中,教師的流動性較大,每個教師教學的方式、風格不一,對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更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兩者對比之下,線下教學從管理的角度而言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能夠更為全面地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但從教學資源的角度來看,線上教學的優(yōu)勢則更為明顯。教育資源不均衡是當前教育存在的重要問題,特別是偏遠農村地區(qū)的學校,不管是師資力量還是教學設備都比較落后。
線上教學集合了全省最優(yōu)秀的教學團隊、最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輻射面廣、使用效率高,有效地彌補了線下教育資源不足的現狀。將兩者進行有機結合,既能發(fā)揮傳統(tǒng)線下教學模式應有的成效,又能通過線上教學的補充有效地實現優(yōu)質資源的共享,可謂一舉兩得。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四年級下冊“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一課時,通常情況下,教師主要通過兩種模式進行教學:硬件較差的學校主要依托課本案例進行逐個講解,由于缺乏教具、學具的輔助,這種模式較為機械化,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的理解難以深入,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條件的學校教師會將教材內容與多媒體進行結合,但由于教師教學風格、教學資源的限制及教師自身素質的高低的影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會受到一定的限制,影響教學質量的提升。
線上教師在教學“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一課時,其教學方式較之線下教學有著多方面的優(yōu)勢。首先,其制作的課件質量較高,簡潔實用的風格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征,涵蓋內容全面,具有很好的直觀性。從教具、學具的準備到相關案例的呈現,都符合學生認知,特別是案例中有大量的數據統(tǒng)計,有效地引入了“統(tǒng)計圖”的概念,對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具有重要的輔助作用。其次,在教學的過程中,多媒體能夠直觀地將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展現出來,讓圖形的呈現變得立體直觀。同時,教師又能利用課件設計的多變性進行靈活變化,有利于知識的分解、細化和拓展。再次,教師將激勵手段與現代化教學進行了結合,將表現積極的學生的頭像放置在顯眼位置,對提升學生的表現欲與積極性具有重要作用。最后,線上教學的教師業(yè)務能力較強、經驗較為豐富,教師的個人素養(yǎng)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因此,實行線上線下教學的有機融合,對于優(yōu)質資源的共享而言,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
二、 線上線下融合有利于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
在教學中,教師面對的學生由于受知識儲備、興趣愛好、思維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對數學學習的追求有所不同。單純依靠線下教學難以滿足學生多方面的需求,將線上教學作為線下教學的補充,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地實現學生的共同進步。這一現象較為典型的表現是有的學生對基礎知識更感興趣、有的學生更喜歡具有挑戰(zhàn)性的數學知識、有的學生喜歡數學理論、有的學生喜歡動手操作……單純依靠線下教學,教師很難在有限的課堂教學中滿足各類學生的需求。另外,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會有自己的喜好與教學習慣,對學生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在線下教學的基礎上,將線上教學作為補充,能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求。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四年級“數學廣角——雞兔同籠”時,在線下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由于教學習慣往往會對這一課時內容進行簡化或直接跳過,甚至有少數教師認為這一知識點屬于具有一定難度的數學“偏門”知識,不納入常規(guī)化的數學教學中??墒遣糠謹祵W特長生對這一知識點尤為感興趣,怎么辦?線上教學平臺不僅能滿足這一類學生的需求,還能進行高質量的拓展,有效地化解了這一矛盾,對這一類學生具有重要幫助。例如,在贛教云平臺展示的南昌新世紀小學盧文平老師的數學課中,盧老師從學生最感興趣的電視節(jié)目入手,一步一步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讓學生“欲罷不能”。然后,通過循循善誘逐步解決了這一數學“偏門”知識。線下教學基礎知識,線上拓展和延伸知識,對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實現學生的深入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三、 線上線下融合有利于實現家校合作
線上教學能夠促進教師教學模式的改革。從教師的角度來說,線上教學能夠給教師提供更多的發(fā)揮空間,教師可以利用多種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提高學習的有效性和針對性,從而獲得發(fā)展與進步。從學生的角度來說,教育部推薦的中小學優(yōu)質課程教育資源能夠培養(yǎng)學生獲取信息、分析信息及在有價值的信息中學習的能力。此外,在疫情擴散的背景下,線上教學不需要聚集人員,能減少學生感染的風險,保證師生的安全。
江西省開發(fā)的贛教云平臺,不僅功能強大、資源齊全,具有很強的操作性,而且貼近江西本地的實際情況,在線上線下教學的運用與融合中成效顯著。很多家長對線上教學是陌生的,更是存在種種的擔憂和顧慮。在使用線上教學平臺的過程中,教師要讓家長意識到,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的內容一樣,甚至線上教學的內容更為豐富,對學生的學習具有積極的意義。在實施線上教學的過程中,要引導家長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保證信息傳達的及時性,保證線上教學的質量。此外,教師可以針對學生上課與提交作業(yè)的情況,與個別學生家長進一步交談。教師尤其要關注經常缺席,少交甚至不交作業(yè)的學生,及時與家長交流情況,尋找原因并解決問題。在這一過程中,學校與家長、教師與家長之間的溝通加強了,更有利于實現家校合作,為教育的長遠發(fā)展埋下了伏筆。
任何事情都是利弊一體的,線上教育有其優(yōu)勢,但也有其弊端,這些弊端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處理可能會影響學生的發(fā)展。例如,師生之間缺乏良好的互動或互動不及時;同學之間缺乏良好的溝通與互動,學習氛圍相對較差;線上教學對學生的自制力要求較高,自制力不高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學習狀況;教師對學生的管控力度變小,學生上課不專心,缺課、缺作業(yè)的情況比較嚴重等。教師要辯證地看待線上教育的優(yōu)劣,對于其展露的優(yōu)勢,要積極消化并予以吸收,對其存在的不足,如增加學生負擔、影響學生正常學習等弊端要堅決予以抵制。
綜上所述,線上線下融合的教學模式有其明顯的優(yōu)勢,既是信息化教學趨勢下的常態(tài)化教學,也是對傳統(tǒng)線下教學模式的一種重要補充,是新時代、新環(huán)境下重要的教學改革模式。教師要辯證地看待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積極促進兩者的有機融合,讓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形成互補機制,在這一機制的有效促進下,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促進學生的長遠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逄相燕.網絡課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新課程,2021(19):142.
[2]徐育娟.小學數學線上教學的有效策略及其案例探究[J].考試周刊,2020(46):93-94.
[3]張衛(wèi).停課不停學背景下線上教學的實踐與思考——以小學20分鐘線上教學為例[J].課程教學研究,2020(4):89-96.
[4]陳麗云.小學數學線上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途徑探索[J].考試周刊,2020(38):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