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oweb
仰望星空人們對銀河有各種各樣的猜想。古希臘神話中銀河是天后赫拉的乳汁鋪就而成的;而在中國神話里銀河就是天上的一條河流,用來分開牛郎織女;而在印度,銀河就是天堂的恒河。
直到伽利略用望遠鏡觀測銀河,才發(fā)現(xiàn)銀河其實是由無數(shù)恒星構成的。然而,由于我們自身位于銀河系之中,無法從外部觀察,所以銀河的真實形態(tài)并不容易被獲知。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天文儀器的日益強大,天文學家在認識銀河系大小、描摹銀河系畫像的道路上不斷推陳出新,一次次改變著人類對于銀河系的認知。
360度全景視野的銀河(由照片拼接成)
18世紀后期,英國科學家赫歇爾第一次給出了銀河系形狀的定量估算,他測量了天空中大約117600顆恒星的位置,但是他認為太陽系在銀河系的中心,建立的赫歇爾銀河系圖也就這樣讓人看不懂了。
后來隨著對河外星系的認識,部分天文學家認為銀河系可能和我們鄰近的M31仙女星系一樣(仙女座方向,肉眼可見),是一個漩渦星系,中心有一個核球外邊有數(shù)條旋臂。1918年美國天文學家沙普利認為太陽系在銀河系邊緣;1926年瑞典天文學家貝蒂爾·林德布拉德分析出銀河系也在自轉(zhuǎn);1951年美國耶基斯天文臺提出銀河系有3條旋臂分別是英仙臂、獵戶臂和人馬臂;再后來加上新發(fā)現(xiàn)的三千秒差距臂(3kpc)的4條主旋臂說逐漸成為主流?,F(xiàn)在最新的研究顯示銀河系實際上可能只有兩條主旋臂。
由于紅外線、X射線和伽馬射線不能穿透地球大氣層,為了研究宇宙的奧秘天文學家發(fā)射了4顆太空天文臺:哈勃空間望遠鏡、康普頓伽馬射線天文臺、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斯皮策空間望遠鏡。通過這些望遠鏡我們終于獲得了更加精確的銀河系全景圖像。
今天,我們對銀河系結(jié)構有了更為細致的認識。銀河系大致為一個扁平圓盤,直徑約為10萬光年,比我們的鄰居M31的還要小,M31是一個直徑為22萬光年的漩渦星系。武仙座A(Hercules A)是一座相對更大的星系,寬度達150萬光年。
銀河系中心厚度大約為1.2萬光年,太陽系附近厚度2000光年。如果銀河系的直徑和飛盤一樣大,那么這個圓盤的厚度大約是一張紙的厚度。這個圓盤上分布了約4000億顆恒星。
在銀河系中心是一個棒狀結(jié)構,棒的長度約為銀心到太陽距離的一半,棒的兩端有數(shù)條旋臂延伸出來。通過觀測銀河系中心附近的天體運動,科學家發(fā)現(xiàn)銀河系核心是一個大約400萬倍太陽質(zhì)量的黑洞,天文學家將它命名為人馬座A*(Sagittarius A*),發(fā)現(xiàn)它的兩位科學家還因此獲得了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太陽系距離銀河系中心大概2.6萬光年,處于銀河系的一條次級旋臂的內(nèi)側(cè)邊緣,這個次級旋臂被稱為獵戶座旋臂。最新的研究認為在以前認為的4條主旋臂中,盾牌-半人馬臂和英仙臂中都包含了大量恒星,而人馬臂和矩尺臂中則沒有發(fā)現(xiàn)密集的恒星。據(jù)此有科學家提出銀河系只有兩條主旋臂的理論。這個理論其實符合人們對其他星系的觀測結(jié)果,即當星系中心有一個棒狀核心時,棒的兩端連接著兩條長長的旋臂,但銀河系是否真的長成這樣還有待進一步的驗證。
我們知道地球圍著太陽轉(zhuǎn),其實太陽系也圍繞銀河系中心在轉(zhuǎn)動,而且速度并不慢為220 km/s。以這樣快的速度只要2分54秒就能繞地球赤道一周。而太陽系需要大約2.5億年才能繞銀河系運轉(zhuǎn)一周或者說完成一個銀河年。自從46億年前我們的太陽系誕生以來,我們的太陽系圍繞銀河系運轉(zhuǎn)了不到20圈。自人類起源以來,它才旋轉(zhuǎn)了1/1250圈。
銀河系外的恒星流,包含數(shù)百萬顆恒星
而且銀河系周圍至少還有三條巨大的恒星流環(huán)繞著它。這些恒星流距離地球1.3萬到13萬光年,這很可能是銀河系曾經(jīng)吞噬掉的古老星團的殘骸。目前科學家們認為銀河系正在吞噬一個名為人馬矮星系(Sagittarius Dwarf Galaxy)的小星系。未來銀河系將會在大約20億年后和仙女座星系發(fā)生碰撞,這次碰撞可能會持續(xù)55億年之久。當碰撞結(jié)束后,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將不再是兩個螺旋星系,而會變成一個橢圓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