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世生
(瓜州縣第三中學 甘肅 酒泉 736100)
體驗式教學可以喚醒學生的內(nèi)在學習細胞,逐漸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與熱情,以提高學生學習效率?;诔踔袑W生的身心成長規(guī)律與心理情感變化,教師設計針對性的體驗式教學方案,以此推動初中體育教學課程的改革創(chuàng)新。
體驗式教學合作中側重于學生的主觀情感思想體驗,通過學生的情感思想體驗,則可以很好的增強學生的記憶效果,激發(fā)出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綜合學習效果。
在初中體育教學工作開展時,由于教師教學理念落后,沒有主動改革教學思想,直接弱化學生體育學習主體性,圍繞著自身主體開展體育教學。在這樣的體育學習氛圍下,學生由于無法獲得體育榮譽感與參與感,導致學生體育學習興趣不斷下降,部分學生對體育學習產(chǎn)生了抵觸心理,直接影響到學生綜合學習效果。
在單一枯燥的體育理論教學環(huán)境下,沒有很好的教學互動環(huán)節(jié),學生沒有學習積極性,體育教學課堂壓抑沉悶,直接影響到初中體育課堂的教學效果。體育教學應當以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為教學目標,通過大量的體育實踐教學活動開展,以保證學生可以逐漸提高自我的體育綜合學習實力。
在引導學生進行體育學習訓練時,由于教師教學的理念過時,無法引導學生開展多維度、深層次的體育學習,即培養(yǎng)學生終生體育鍛煉意識、競技體育精神、團隊合作意識、堅強勇敢的品格等。由于教師長期停留在表層體育教學引導,無法使得學生的體育精神產(chǎn)生共鳴,不能很好的促進學生體育學習實力提升。
通過對體育教學項目進行一定分析,了解教學目標、教學難點、教學重點,為后續(xù)開展體驗式教學引導奠定基礎。如初中二年級采用教育科學出版社的《體育與健康》教材版本,在該課程教學“籃球運動及游戲”相關內(nèi)容時,教師則需對該節(jié)課的教學項目進行深入研究分析。
首先是教學目標的明確,由于長期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環(huán)境下,導致學生的體育學習積極性非常低。通過該節(jié)籃球課的體育項目教學引導,需要確保學生逐漸形成體育學習主動意識,可以喚醒學生的體育學習意識思維,以培養(yǎng)學生體育核心素養(yǎng)。通過該節(jié)籃球運動及游戲的教學,確保學生可以逐漸喜歡上籃球運動,從籃球運動中獲得一定的快樂與喜悅。
其次是教學難點的分析,為實現(xiàn)上述的課程教學目標,教師必須明確體育課程的教學難點,對教學難點剖析的越透徹,教師設計體驗式教學方案時則可以具有很好的針對性。作者結合教學經(jīng)驗分析認為,該節(jié)課的教學難點是讓全體學生都參與其中,而不是讓部分學生參與其中。因為很多女學生對籃球運動不感興趣,無法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該課程教學活動當中,導致了教學活動開展的兩極化,男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其中,而女生則消極被動的參與其中。為充分發(fā)揮出體驗式教學的價值,教師需對該問題進行合理的處理,引導全體學生參與到體驗式教學活動當中,提高初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質(zhì)量。
最后則是對教學重點的準確界定,籃球運動及游戲項目的教學,需引導學生形成團隊合作意識與體育競技精神。同時需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籃球技巧,如三步上籃、定點投球、三分球、傳接球等。
教師對學生的體育學習需求進行深入的了解,才可以基于學生的體育學習需求,設計合理的體驗式教學方案。基于教師與學生進行深入溝通交流后發(fā)現(xiàn),學生體育學習與興趣有很大的關系,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越濃厚,則學生學習積極性越高;第二是學生的榮譽心理獲得感非常強烈,即學生從事體育運動,都非常期望得到外界的肯定與鼓勵,以滿足學生內(nèi)心的榮譽感;第三是求異心理特點,即男女學生合作開展體育項目,當學生的求異心理得到滿足后,學生在體育項目開展過程中則非常主動積極;第四是學生的模仿心理,在體育活動教學工作開展時,教師開展親身操練,讓學生對自己的體育技巧進行模仿練習;第五是學生體育學習能力的差異化,不僅體現(xiàn)在男女性別上,同時學生的體能與體育學習習慣,會導致學生體育學習綜合能力出現(xiàn)一定的差異化;第六是初中學生的叛逆心理,當教師開展權威式理論教學時,學生的叛逆心理則非常重,最終導致的結果則是教學效果不佳。因此,為很好提高初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效果,教師需突出學生體育學習主體性,給予學生一定自主體育學習空間,增強學生的體育學習練習體驗,以逐漸提升學生體育綜合學習質(zhì)量。
基于“籃球運動與游戲”的既定教學目標、教學難點與教學重點,教師圍繞著學生實際學習情況,設計相關體驗式教學方案。由于籃球運動與游戲項目涉及的教學內(nèi)容太多,為深入分析體驗式教學模式的可行性,作者就籃球的基礎教學“運球”開展體驗式教學方案設計,詳細說明體驗式教學模式實施的可行性與實用性。具體體驗式教學方案設計如下:
第一步,教師引導學生開展功能性熱身體驗,通過開展功能性熱身體驗,可以快速喚醒學生體育學習興趣,激活學生的大腦興奮度與肌肉功能,如教師引導學生開展持球熱身訓練,通過開展頭部運動、伸展運動、擴胸運動、轉體運動、跳躍運動、拉伸運動等。讓學生的大腦思維、軀干肢體、肌肉細胞、運動情感得到很好的體驗,以保證學生進入到籃球?qū)W習的狀態(tài)下;
第二步,在學生持球開展功能性熱身訓練后,教師則可以構建體育體驗學習情境,讓學生進行原地運球。教師首先進行示范講解,確保學生可以掌握技術動作要領:兩腿彎曲、上肢稍前、抬頭目視前方、五指自然分開、用手指拍打籃球。為保證學生體驗學習的效果,教師設定如下游戲規(guī)則:以學生站立點為圓心畫出一個半徑為1m的圓,每一位學生在劃定的圓內(nèi)進行原地拍球,可以有一定距離的移動,但是不能超過圓的界定線,超出后則判定該學生此輪游戲淘汰。為保證游戲開展的趣味性,教師不僅主動參與其中,與學生一起開展籃球原地拍球游戲,同時為增強學生籃球?qū)W習體驗,教師可以利用音響播放一些籃球比賽的背景音樂,以調(diào)動學生的籃球游戲參與積極性,提高該體驗環(huán)節(jié)的整體教學效果;
第三步,教師引導學生開展行進間運球訓練,作為基本的籃球訓練要求,需要學生掌握直線運球技巧。為避免學生獨立訓練時,得不到團隊呼吁與隊員鼓勵,為此,教師設計分組直線運球訓練。為適應初中學生的榮譽心理與求異心理,教師則可以將六名學生組成一個小組,三名男學生與三名女學生。讓男學生在直線運球訓練開展時,給予女學生一定的輔助與引導,以達到預期的分組體驗學習效果。為加強學生的體育學習體驗,教師則可以設計直線運球比賽,將學生分為男生組與女生組,分別開展運球比賽。通過運球比賽決出男生組與女生組的第一名,最終讓兩位學生進行最終角逐,考慮到男生與女生籃球運動能力的差異,教師將女生直線運球的距離縮短為一半,以此為基礎開展兩位學生的角逐。為增強整堂課的體育學習體驗效果,此時男生組與女生組,則可以組成各自組別的后援小組,給予學生鼓勵與加油,在全體男生與女生的歡呼與加油喝彩中開展最終的直線運球比賽。
最終比賽的結果已經(jīng)不重要,通過體驗式體育訓練教學方案的設計與執(zhí)行,既定的體育教學目標、教學難點與教學重點都得到了實現(xiàn)。同時,在學生體育學習體驗過程中,營造了輕松、愉快、自由的體育學習氛圍,很好的培養(yǎng)學生籃球?qū)W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籃球?qū)W習潛能,促進學生體育核心素養(yǎng),增強學生身體素質(zhì),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在體驗式體育教學工作開展完成后,教師需要開展教學反思與教學方案審視,通過反思與審視,才可以很好發(fā)現(xiàn)自己教學設計的不足,以及自己體育學科教學實力的不足,以便在今后教學工作開展時,對其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一定解決,不斷提高教師體育整體教學實力。
教師通過對上述的體育體驗式教學方案進行反思可知,在教學方案設計時,沒有對教學環(huán)節(jié)之間的銜接進行很好優(yōu)化,導致活動環(huán)節(jié)銜接時存在一定空隙,影響到教學方案開展的整體性與連貫性。同時,在教學引導時,沒有充分利用教學器材,未能很好激發(fā)學生體育學習潛力。
在教學方案設計時,突出了學生的整體體驗效果,沒有對個別學生的體育學習體驗進行細化開展,如一些學生體育學習不自信、部分學生具有孤僻心理、一些學生的身體存在不適等。在今后的初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時,教師結合教學要求,對一些特殊情況的學生開展個性化輔導,引導學生進行很好的學習體驗,不斷提高學生體育學習效果,以促進全體學生體育學習實力提升。
在初中體育與健康教學實施體驗式教學策略時,教師需深入的研究分析教學內(nèi)容,明確體育教學目標、重點與難點,并深入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以全面了解學生的實際學情?;诙喾矫嬉蛩乜剂?,設計體驗式教學方案,引導學生學習掌握體育內(nèi)容。在體驗式教學方案開展后,教師需要開展教學反思,以找出教學方案設計的不足與短板,以不斷夯實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為今后提升體育教學實力奠定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