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紅艷
歷史悠久、人文薈萃的福建泉州,是中國國務(wù)院首批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隸屬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的閩南著名僑鄉(xiāng)——石獅,更是一座經(jīng)濟(jì)實(shí)力雄厚,美麗富饒的城市。石獅素有“小香港”之美譽(yù),有“不夜城”之稱頌。說到“不夜城”,我們會聯(lián)想到燈火通明、商鋪林立的城隍廟老街的夜市。各種閩南小吃,用舌尖上的美食留住了對石獅難忘的鄉(xiāng)情鄉(xiāng)愁。
于是,趁著周末閑暇的冬日暖陽,我與家中小兒一人一騎單車,悠游石獅老街,帶他領(lǐng)略石獅的古早味兒,同時尋找我兒時那被遺落的美好回憶。一路上,我指著路牌、門牌一一介紹了石獅小街小巷,有城隍街、糖房街、和平路、人民路、新興街、民生路、賣魚街、大侖街、新華路等等,生怕遺漏一處,生怕兒時石獅老街的足跡在下一代人當(dāng)中消失。我們穿過最接地氣、最熱鬧的石獅小吃街——糖房街,于老街的西端,一座源自隋代的廟庵——觀音亭前,發(fā)現(xiàn)了風(fēng)中依然蹲著一頭石頭風(fēng)獅,它憨態(tài)可掬、神情可愛,像極我家小兒的那活潑天真的模樣。安放好單車,我邊摸著石獅子的頭,邊如數(shù)家珍地給小兒介紹起這石獅子的來歷。曾經(jīng),石獅人交易趕集,紛紛來到觀音亭石獅子這一帶,“我們在哪里碰頭?”、“在石獅子這里”叫喊著,傳誦著,“石獅”便成了這座城市的名稱。所以,這里是石獅這座城市的發(fā)源地。就這樣,自然而然地滲透給孩子做人不能忘本,要熱愛故土的感恩情懷。
接著,我們騎行了大約十米,來到城隍廟。它始于明代,如今已有400多年歷史。城隍顯圣保民的故事在民間流傳不息,石獅城隍廟與臺灣鹿港城隍廟的特殊淵源,以及石獅與臺灣對渡的商業(yè)貿(mào)易往來,從石獅城隍廟的一副對聯(lián):“鰲城香火分來久,獅地風(fēng)云拂去多”可見一斑。我們進(jìn)城隍廟再拜而出,共同祈愿石獅蒸蒸日上,人民幸福安康。
一轉(zhuǎn)眼,斜陽悄然而至,老街人流如織。我們在一排排明亮閃耀的街燈耀下,從被譽(yù)為“小吃天堂”的城隍小吃街中找到了各式各樣的石獅古早味兒美食。有花生湯、面線糊、蚵仔煎、套腸湯、肉粽、魚粥、咸飯、牛肉羹、花生糖、桔紅糕等等,樂得小兒歡蹦亂跳,不亞于我兒時的歡樂程度。
最具代表性的石獅古早味兒,非石獅牛肉羹莫屬了。剛一出鍋的牛肉羹,熱氣騰騰,蔥香蒜香四溢,舀起一勺和著番薯粉的牛肉羹,透亮軟彈、細(xì)滑脆嫩;水嫩的姜絲伴著淡淡醋香的湯汁,香而不膩,雜而不亂,口感獨(dú)特。
因?yàn)榕H飧鹘y(tǒng)純手工制作工序繁復(fù),能堅(jiān)持用純手工制作的店鋪至今已屈指可數(shù)。據(jù)說,師傅得選好上等牛肉,先將牛肉去油、去筋,切成片;再用手臂和拳頭抓打肉片,直至將肉片抓打成均勻且出漿的肉泥。抓打牛肉是制作牛肉羹的一道關(guān)鍵工序,用時往往得花上一小時左右,一次得抓打50多斤,要打出頗為滿意的肉泥至少得抓打兩千次以上。而且綜合牛肉的彈性、天氣等各方面因素,抓打到什么程度才算滿意,考驗(yàn)著師傅的體力和制作經(jīng)驗(yàn)豐富與否。
遙憶兒時在村里看社戲,多半不是為了看戲,而是為了這五角錢一碗的香噴噴的牛肉羹。在那個貧乏的年代,一碗牛肉羹不容大快朵頤,往往舍不得吃盡,留下幾塊牛肉粒,向牛肉攤的老板要求加湯得加上好幾回,直到吃喝得痛快滿足才歡歡喜喜地回家,也算是把社戲看完了。童年里牛肉羹的滋味,融合著與哥哥姐姐一起看社戲的單純美好滋味,混合著臺上戲子們花花綠綠的麗濃妝和水袖翻飛的炫彩滋味,洋溢著冬天夜里一群看完社戲的人們散場后成群結(jié)隊(duì)走回家其樂融融的滋味。
倘若仔細(xì)追溯起來,據(jù)說這牛肉羹還與南宋名臣陸秀夫有一段感人心酸的故事。相傳,南宋景炎三年(1278年),泉州市舶司提舉蒲壽庚降元,與元兵一同追殺宋朝皇室遺臣。為了逃避元兵的追殺,陸秀夫與年僅八歲的幼帝趙昺一路南下。不能長時間居住在船上,有時得偷偷上岸尋食,逃亡的日子,又落寞又狼狽。一天,陸秀夫領(lǐng)著幼帝潛入法石山討食,荒野里只住一戶人家,家中一頭老耕牛幾日前被元兵宰殺,只剩下一張牛皮和四個牛蹄。陸秀夫只得與那農(nóng)戶一起用刀將牛皮上殘留的肉屑一點(diǎn)點(diǎn)地刮下來。把刮下的牛肉放入沸湯中煮熟,并隨手加入一些海鹽和姜末。不料竟香氣四溢,令幼帝飽餐一頓。后來,牛肉羹的做法經(jīng)過不斷改進(jìn),在坊間慢慢流傳下來。明代期間,番薯被商客們從呂宋引入石獅,慢慢地,番薯粉被人們替代綠豆粉,用于制作牛肉羹的主要原料,而牛肉羹的做法一直延續(xù)至今,香飄萬里。
美美地飽餐了一頓獅古早味兒美食牛肉羹后,我與小兒悠然地往城隍老街騎行回家。一路上,我們哼著《來去石獅品美食》的曲兒,心里泛著濃濃的石獅懷舊情愫。
最是那一碗牛肉羹飄香,纏住了你日日夜夜掛牽的石獅;最是那城隍廟老街的煙火市井味兒,安撫你遠(yuǎn)在千里之外的漂泊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