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婭
摘要: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教育部關于做好“停課不停學”工作的部署,特殊時期為規(guī)避線下課堂教學帶來的風險,為保證教學質量不降低,教育廳和學校希望教師能夠根據(jù)自己的情況選擇最便捷、有效的在線教學形式,盡可能減少特殊時期對正常教學的影響,同時也能進一步提升廣大教師信息化課堂教學能力。
關鍵詞:信息化;教學;資源
中圖分類號:G642?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20)32-0149-02
1 概述
按照學校黨委工作部署要求,我校教師組織學生開展線上教學,這種新的教學模式是特殊時期工作的需要,也是教師對信息化課堂教學應用水平的集中檢驗和提高。在線教學要充分發(fā)揮在線教育的優(yōu)勢,學會利用資源快速建課、制作教學視頻,學會同步課堂、直播,提升在線教學的效果。
《通信原理》課程屬于電子信息技術類專業(yè)的專業(yè)知識課程,72課時,是一門必修專業(yè)基礎課程。該課程的前導課程有高等數(shù)學、信號與系統(tǒng)等,因此決定了該課程的特點是理論性較強,同時也是一門理實相結合的課程。該課程的目標包括:知識目標、技能目標和素質目標。知識目標主要是掌握一般通信系統(tǒng)的組成及內在邏輯關系,掌握典型通信系統(tǒng)的工作原理、特性及主要性能指標;技能目標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對通信系統(tǒng)的簡單分析能力和使用常見儀器儀表的能力;素質目標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吃苦耐勞、嚴謹認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善于學習、合作競爭的意識,即通過對課程知識內容的掌握,完成對技能目標的培養(yǎng),從而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素質。
2 信息化課堂教學過程
為了保障在特殊時期教學計劃的正常運行,《通信原理》課程開展了線上課堂教學,在開課前根據(jù)《通信原理》課程的定位和目標選取了課程內容,并制訂了該課程的信息化課堂教學方案。
在教學期間用到了QQ分享屏幕、超星學習通App、實驗工坊、中國大學MOOC在線學習平臺、智慧職教在線學習平臺、EV屏幕錄制軟件等信息化教學資源,如圖1所示。
根據(jù)《通信原理》課程的特點,理論教學環(huán)節(jié)采用了“1+N”的教學模式,以QQ分享屏幕直播方式為主,結合超星學習通App、在線學習平臺、EV屏幕錄制等多種方式開展。線上教學前,通過中國大學MOOC、智慧職教等平臺提供的相關課程教學資源,結合我校學生實際,進行教學資源整合,將每一講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教學講解參考視頻、教學PPT、小節(jié)測試和相關文檔等提前上傳至學習通平臺,并設置任務點,章節(jié)內容設置為闖關模式。在線課堂教學開展過程如下:
(1)課前5分鐘,教師在QQ群通知學生上課內容和上課時間,并且在超星學習通發(fā)布簽到,可以讓同學們提前做好上課準備;
(2)上課開始,教師發(fā)起QQ分享屏幕,同學們加入在線課堂;
(3)教師引導學生了解本節(jié)課學習目標和重難點;
(4)學生觀看教學相關視頻;
(5)教師針對視頻知識點結合PPT進行講解,并隨時提問,選人或搶答,活躍課堂氣氛,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6)教師進行知識點總結;
(7)發(fā)起課堂測驗(限時5~10分鐘),以檢驗學生對本知識點的掌握情況;
(8)視情況講解課堂測驗;
(9)學生提問,教師答疑和點評;
(10)教師根據(jù)學習情況布置課后作業(yè)。
課后教師將上課實時錄屏上傳至學習通供學生復習鞏固,通過超星學習通平臺查看學生學習情況,包括任務點完成情況、作業(yè)完成情況(如圖2所示)、學習次數(shù)等,對完成較差的同學在超星學習通發(fā)出“教學預警”,督促學生完成,以保證在線教學效果。
《通信原理》課程是一門理實相結合的課程,實訓教學環(huán)節(jié)采用QQ分享屏幕直播+實驗工坊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實驗工坊是武漢凌特電子技術有限公司開發(fā)的實訓平臺,該平臺結合虛擬仿真和云平臺技術,將虛擬仿真移植到互聯(lián)網平臺上,從而實現(xiàn)了學生進行遠程操作實驗。教師只需要提前創(chuàng)建好課程,發(fā)布實訓任務,學生就可以登錄該平臺提前查閱實驗相關資料(實驗指導書等)。
以“ASK調制與解調”實訓任務為例,如圖3所示,其信息化課堂教學過程如下:教師首先提前在平臺上發(fā)布實訓任務,并設置時長。在上課時教師通過QQ分享屏幕直播方式給學生介紹該實驗的實驗目的,讓學生知道他要做什么,實現(xiàn)什么。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回顧ASK的調制和解調原理,讓學生明白怎么做,怎么實現(xiàn)。學生根據(jù)實驗目的和實驗原理判斷該實驗所需要的實訓模塊,并結合實驗指導書中的步驟完成實驗。在調制實驗過程中,通過調節(jié)輸入PN序列頻率或者載波頻率,對比觀測基帶信號波形與調制輸出波形,觀測每個碼元所對應的載波波形來驗證ASK調制原理。在解調實驗過程中,通過對比觀測調制輸入與解調輸出,觀察波形是否有延時現(xiàn)象,并驗證ASK解調原理。通過對實驗結果波形的觀察和對比,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ASK調制與解調的原理。最后,學生完成教師在平臺上布置的作業(yè),提交實驗報告。
上課時學生只需要一臺能聯(lián)網的電腦就可以登錄到實驗工坊并加入課程做實驗,做完實驗提交實驗報告后,教師可以登錄自己的賬號查閱每個學生的實驗情況和時長、批閱實驗報告等。在整個實驗過程中通過班級QQ群或分享屏幕方式及時解決學生碰到的問題。
3 信息化課堂教學課程考核方式
《通信原理》屬于專業(yè)基礎課,期末為考試科目,結合線上教學的特點,將采用過程性考核方式。具體考核方式及評分辦法可以通過超星學習通平臺的考核權重進行靈活設置,如圖4所示。在學習通前期資源導入的時候,可以將課程視頻和章節(jié)測驗設置為任務點,可以隨時查看統(tǒng)計每個學生的任務點完成情況,方面快捷地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
4 信息化課堂教學經驗和成效
根據(jù)師生不能面對面在線教學的特點,提出“碎、動、減”的教學設計理念,充分應用信息化課堂教學手段,在相對較短的時間段里,采用比校園課堂授課更豐富的交互式手段來吸引學生注意力。網絡教學中,每個知識點采用學習目標講解+播放視頻+PPT講解+隨堂測驗等多種方式相結合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不易困乏。另外,考慮到部分學生的自控能力差,可通過加強考勤紀律,如課前在超星學習通拍照簽到;課中隨機點名回答問題,并將學生的回復情況記錄為課堂表現(xiàn)加分;課后通過設置作業(yè)任務點和闖關模式等督促學生學習,從而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在線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點。
由于網絡、家里事情耽擱等原因沒能按時參加線上課堂教學的學生,教師會及時將線上理論和實訓教學的授課錄屏傳至學習通,待學生看完后若有不清楚再通過QQ方式指導和解答,做到對每一個學生都不拋棄、不放棄。
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QQ分享屏幕直播、超星學習通的選人/搶答/課堂測驗等教學互動活動以及觀看課程實時錄屏是學生比較喜歡的教學環(huán)節(jié)。
5 信息化課堂教學存在問題及建議
在《通信原理》課程的教學設計中如何讓屏幕吸引學生以及通過互動環(huán)節(jié)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顯得尤為重要,這也是信息化課堂教學能力進一步提升的關鍵。但是信息化課堂教學過程中會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1)在線教學開展過程中,對于需要板書的部分課程內容實施效果不理想,只能使用PPT中自帶的書寫筆來進行教學演示,給教師的整個線上教學帶來很大不便;(2)實訓教學過程中由于部分學生沒有電腦或者是網絡覆蓋不佳等沒有辦法較好的開展,影響了課程的整體教學進度;(3)部分學生不夠自律,經常遲到,學習效率沒有在校高,教師隔著屏也無法真正知曉學生的學習情況。另外,線上問題答疑的過程也沒有面對面溝通順暢,這些都是信息化課堂教學急需解決的問題。
教師可以通過信息化課堂教學能力提升的相關培訓來豐富自己的在線教學資源,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將信息化課堂教學手段有效地利用到線上教學中去。
參考文獻:
[1] 黃勇,楊清德."停課不停學"——疫情期間線上教學的思考與實施[J].2020年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chuàng)新學術論壇(重慶會場)論文集,2020.
[2] 網址:http://dwjsgzb.nuc.edu.cn/info/10112/89226.htm[EB/OL].關于疫情防控期間開展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
[3] 王運武,王宇茹,李炎鑫,等.疫情防控期間提升在線教育質量的對策與建議[J].中國醫(yī)學教育技術,2020,34(2):119-124,128.
【通聯(lián)編輯:代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