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后,兒子的科展如火如荼展開,連著幾日回來都已經(jīng)過了晚上七點,我看著饑腸轆轆的少年,心中實在有點不忍。不過,這個餓過頭的少年,還是神采奕奕,一邊大口吃飯,一邊講述著實驗室里的大小事。吃完晚餐,兒子又回到書房,整理數(shù)據(jù)、和同學在線討論,然后,間或拿出明日考試內(nèi)容來復習,忙到九點半弟弟要上床睡覺了,他還沒有停止的跡象。
這樣的情況循環(huán)一兩個星期下來,我都累了,更何況是身在其中的兒子,雖然做科展的興奮感讓他一直很有熱情,但是過度緊繃的生活,再加上晚睡,實在不是成長中少年應(yīng)該有的。每天我最常講的話就是:快去睡覺,而兒子的回應(yīng)也千篇一律:再等一下吧!
這幾日,我找個兒子早回來的時間,趁他吃點心時,和他談起這個問題。我希望他用餐時間正常,在十點半前上床。兒子回答:參與科展的同學們都這樣努力,大部分同學都到十二點后才能睡,第二日六點半開校門,又早早到校,他覺得自己的情況已經(jīng)很好了,他反問我:“難道你在念書時都沒有這樣努力過嗎?”
我想了想,搖搖頭,說:“即使在研究所和博士班寫報告、做論文,我都未曾有過熬夜硬拼的情況。”兒子問:“那你的表現(xiàn)很好嗎?”我回答:“每年都拿獎學金,應(yīng)該算很好吧!”我跟兒子分享,并不是花最多的時間,就能得到最好的結(jié)果,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意義在于:以最合適的耕耘方式,獲取最大收獲。在有限時間內(nèi),如何運用時間管理,配合有效率的方法,就可以把效益擴展至最大。所以,熬夜不是重點,把時間都虛擲其中也不一定有用,關(guān)鍵在于我們怎么有效利用它。
兒子問:“我覺得我已經(jīng)很有效率了,也會提前準備,可是有時候事情就那么多,寫作文、作業(yè)、還有考試,一定要做完做好,實在沒辦法早睡。”我跟兒子分享,如果時間有限,所有待完成的事情就得分輕重緩急排列來應(yīng)對,這種取舍,也是很重要的學習。比如科展報告、作業(yè)和考試都同時而來,那么科展報告和作業(yè)有期限需先完成,而考試則因平時已有準備,并不需要再為確??紳M分而花太多時間,如此一來,就不用拖延睡覺時間了。還有,不忙碌時,可以未雨綢繆有計劃完成部分未來的工作,工作平均分擔,即使時間到了也不用再著急。
兒子想了想,沒有再回應(yīng)。對于孩子來說,家人的意見僅是建議,要怎么做,還是要用時間好好去嘗試,才能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方法,我無法勉強,只能分享與引導,就留待兒子自己努力吧。
時間管控不只對孩子來說重要,對于已成年的我們同樣重要。無論在工作或是家庭中,如果有良好的時間管控概念,會讓自己輕松很多。不讓時間追著跑,也可以有良好的心情,可以好好營造自己的生活。成長過程中的學習,并不為了優(yōu)秀表現(xiàn),最終目的僅是讓自己生活得更好,時間管理的掌控,也是這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