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霞,肖定福
(益陽職業(yè)技術學院,湖南 益陽 413001)
桑樹(Morus albaL.)為桑屬??贫嗄晟淙~小喬木。桑葉為桑樹的葉,中醫(yī)又稱“鐵扇子”[1],是桑樹的主要產物,約占地上部產量的64%。中國是蠶絲的發(fā)源地,栽桑養(yǎng)蠶具有500 多年的悠久歷史[1]。桑葉不僅是傳統(tǒng)蠶桑產業(yè)穩(wěn)定發(fā)展的重要物質基礎,而且還具有很高的飼料資源開發(fā)利用價值。桑葉中除了含有蛋白質、脂類、礦物質、維生素、食物纖維、氨基酸等營養(yǎng)物質外,還含有一些功能性活性物質,如植物甾醇、黃酮類、生物堿類、多糖等。作為畜禽的飼料,桑葉具有提高動物機體免疫力[2]、抗氧化[3]、降血糖[4]、降血脂[5]、抗高血壓[6]、抗炎[7]、抗動脈粥樣硬化[8]、抗腫瘤[9]、抗驚厥[10]和血管舒張劑[11]等作用。
桑葉作用于機體起免疫作用的主要物質是桑葉多酚類和多糖類化合物,對機體免疫調節(jié)主要表現為對機體體液免疫、細胞免疫的調節(jié)以及對機體免疫功能的刺激與激活。其次,桑葉的抗氧化作用也間接地調節(jié)了動物機體的免疫系統(tǒng),可提高動物機體的免疫力。
桑葉化學活性成分的提取方法多種多樣,針對不同的提取物所使用的方法不一樣。桑葉粗提常用方法除水提法外就是乙醇提取法[12],活性提取物主要成分如下。
1.1.1 黃酮類
桑葉中多酚類化合物的主要成分為黃酮類化合物,其含量在9.84~29.60 mg·g-1之間[13]。S.Y.Kim等[14]在桑葉中分離出的黃酮類化合物有9種,以蘆丁、異槲皮苷、黃芪甲苷三種黃酮類化合物為主要多酚成分,在三種黃酮類化合物中,異槲皮苷含量最高(5.68 mg·g-1),其次是蘆?。?.1 mg·g-1)和黃芪甲苷(2.4 mg·g-1),被鑒定為桑葉黃酮的主要成分,已知它們具有多種生物活性和很強的抗氧化活性[15]。
1.1.2 Diels-Alder型加合物
Diels-Alder 型加合物是桑屬植物的特征性多酚類成分,是指異戊二烯與查爾酮或查爾酮衍生物發(fā)生Diels-Alder 環(huán)加成反應所得到的化合物[16]。Wang Y. F.等[17]從桑葉中分離出兩種新的化合物Macrourins I 和Macrourins J,加上之前報道出的7 種(Wittiorumin F、Kuwanon J、Albafuran C、Mulberrofuran E、Mulberrofuran F、Mulberrofuran K、Sorocein I)一共有9 種。具有抗高血壓、抗病毒、抗菌和抗病原微生物、抗氧化及抗腫瘤等作用[18]。
1.1.3 茋類化合物
茋類化合物是以白藜蘆醇或其他二苯乙烯為單體聚合而成的一類化合物[19]。目前從桑葉中已分離得到桑辛素C、D、E、I、M、N、P、V、W、X、Y 和Z,桑呋喃A 和B,wittifuran R、X、Y、Z,3',5'-dimethoxy wittifuran Y,ω-羥基-桑辛素N,桑皮苷F,morachalcone B 和morachalcone C[20],具有抗病毒、抗氧化的作用[21]。
此外,多酚類化合物中還包括綠原酸、桑色素、原兒茶酸、咖啡酸和白藜蘆醇等,具有抗腫瘤、抗炎、抗衰老、免疫調節(jié)和保護心血管等多種藥理作用[22]。
桑葉富含生物堿類化合物,其中1-脫氧野尻霉素(1-DNJ)具有顯著的糖苷酶抑制作用,能明顯抑制進食后血糖急劇上升的現象[4]。N.Asano 等[23]從桑葉中分離出了16 種生物堿,分別有脫氧野尻霉素(DNJ)、N-甲基-1-DNJ、2-氧-α-D半乳吡喃糖苷-1-DNJ、去甲莨菪堿等。據研究,桑葉中DNJ 含量為0.11%[24],具有降血糖、抗病毒、抗氧化和抗腫瘤轉移等多種生物活性[25]。
目前分離純化得到的桑葉多糖組分有MP11、MP12、MP13,多糖組分Ⅰ、Ⅱ、Ⅲ及組成尚不明確的桑葉多糖SD2-3、SD3-3、SD3-4、MLP1 和MLP2 等[20]。桑葉多糖是桑葉的活性成分之一,有明確的降血糖和抗凝血作用。
揮發(fā)油占桑葉干重的質量分數為0.1%[26]。鮮桑葉中含有大量α-及β-乙烯醛、順式β-及γ-己烯醇等揮發(fā)油[1]。孫蓮等[27]在桑葉揮發(fā)油中提取的主要組分為正十八烷,鄰苯二甲酸二丙酯和3,7,11,15-四甲基-2-十六碳烯-1-醇,二十九烷。揮發(fā)油有一定的鎮(zhèn)咳、抗菌、消毒、抗微生物、提神、催眠、鎮(zhèn)靜等作用[28]。
桑葉中還含有氨基酸及三萜類化合物、香豆素、有機酸、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葉綠素、黃體色素、新胡蘿卜素、葉黃素等色素和香精、植物雌激素、松香油等其他功能成分[1]。
目前,關于桑葉提取物對動物機體免疫功能的影響,研究的主要是多酚類化合物及多糖類化合物。下面就這兩種物質對動物機體免疫功能的影響進行綜述。
桑葉對動物的免疫力有一定的調節(jié)作用,能有效提高動物的抗病力。桑葉提取物可能在免疫調節(jié)中發(fā)揮雙重效應,在激活免疫系統(tǒng)增加清除病毒的能力同時,還可快速減輕肺臟組織的炎性損傷,加速受病毒感染機體的康復以及改善動物的腸道健康,增強腸道免疫。孫經夢等[29]研究發(fā)現,桑葉提取物能有效的預防或治療小鼠感染甲型流感病毒FM1。沈維治等[30]研究表明,桑葉多酚具有顯著的抑菌功效,能有效的調節(jié)動物腸道免疫功能。Chang C. H.等[31]研究發(fā)現,桑葉提取物可通過抑制脂肪細胞來源的白細胞介素6(IL-6)和α 腫瘤壞死因子(TNF-α)抑制肝癌細胞增殖。A.Sheikhlar等[32]的研究結果表明,在非洲鯰魚的飲食中添加桑葉甲醇提取物,可以提高機體的免疫力,治愈由嗜水氣單胞菌引起的運動性氣單胞菌敗血癥,提高成活率。
桑葉多糖(MLPs)除了具有很好的降血糖、降血脂作用,還有很好的免疫調節(jié)作用[33]。侯瑞宏等[34]研究發(fā)現,桑葉多糖對小鼠的單核-巨噬細胞功能、體液免疫功能、細胞免疫功能等均有顯著性影響,說明桑葉多糖具有免疫調節(jié)活性。桑葉多糖還可以調節(jié)機體的腸道平衡,增加有益菌的數量,減少有害菌的生成[35]。Zhao X.J.等[36]研究發(fā)現,飼糧中添加桑葉多糖(0.3~0.9 g·kg-1)可以降低早期斷奶仔豬腹瀉的發(fā)生率,同時觀察到腸道乳酸菌和雙歧桿菌增殖增加,大腸桿菌增殖率降低。李小兵[37]研究得出,桑葉多糖可使長期大負荷運動小鼠的免疫功能得以適當的修復。表明桑葉多糖具有一定的免疫調節(jié)功能。桑葉多糖還可通過免疫調節(jié)對腎臟起到保護作用。部分多糖已被作為免疫調節(jié)藥物用于誘導淋巴細胞增殖及細胞因子生成,保護骨髓的造血功能及免疫器官[38]。
總結得出,桑葉提取物可以很好地增強動物機體的免疫功能,從而能增強動物機體各個免疫器官的功能,能起到保護腎臟的作用。其次,桑葉提取物能平衡動物的腸道菌群,從而可以對動物生長起到促進作用。
桑葉提取物對機體免疫功能的調節(jié)主要體現在提高機體的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以及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活性物質為多酚類化合物和多糖類化合物。
桑葉中多酚是桑葉提取物的抗炎和抗氧化劑的活性物質[7]。桑葉多酚作為抗炎活性物質對機體免疫功能進行調節(jié),其主要表現在激活細胞內途徑,如花生四烯酸依賴性途徑、NF-κB 信號傳導途徑、MAPKs 途徑、PI3K/Akt 信號傳導途徑和表觀遺傳調控,調節(jié)宿主的免疫反應[39]。Chan K.C.等[8]研究發(fā)現,桑葉提取物中的多酚類化合物可通過抑制NF-κB 的信號傳導途徑誘導巨噬細胞活化參與的炎癥反應,還可通過下調炎癥細胞因子及促炎介質的產生來調節(jié)機體的炎癥反應[7]?;ㄉ南┧峄蚨妓南┧幔ˋA)一旦進入細胞質,就會被環(huán)氧化酶(COX)和脂氧合酶(LOX)等多種酶靶向,分別生成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s,PGs)和血栓烷A2 或羥二十羧酸(HETEs)和白三烯(leukotrienes,LTs)這些分子脂質介質,從而促進炎癥反應[40]。通過研究,桑葉多酚可通過抑制這些促炎酶達到機體的免疫調節(jié)[41]。據研究,桑葉多酚能影響MAPKs 途徑,對氨基末端激酶、胞外信號調節(jié)激酶、壓力激活蛋白激酶產生抑制作用,可減少促炎介質的表達和釋放[42]。PI3K/Akt 信號通路發(fā)揮重要作用的促炎癥介質的表達誘導激活NFκB,而桑葉多酚可阻止PI3K/Akt 信號傳導途徑,減少炎癥的發(fā)生[43]。最后,多酚對表觀遺傳的調控體現在上調miR-181b 的表達,進而降低促炎趨化因子CXCL1和CXCL2的表達[44],減少miR-21表達和NF-κB 活性[45],增加THP-1 細胞中的miRLet7A,導 致IL-6、IL-10 和TNF-α 的 表 達 降低[46],此外還能降低與Akt 和MAPK 信號通路相關的靶基因[47]。
桑葉多酚作為抗氧化劑對機體免疫進行調節(jié),主要表現為可以通過將氧化劑和抗氧化劑的平衡轉移到抗氧化劑上,從而影響免疫系統(tǒng)先天和后天的各個方面[48]。
桑葉多糖對動物機體的免疫調節(jié)主要表現在可以提高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49]。侯瑞宏等[34]研究表明,桑葉多糖能顯著增強小鼠單核巨噬細胞的吞噬能力,加速碳粒的清除;能增強小鼠的體液免疫功能;對小鼠有直接促進脾淋巴細胞有絲分裂的作用,可通過激活T細胞增強小鼠的細胞免疫功能[34]。桑葉多糖對動物肝臟的保護機制體現在:①降低血糖水平及抗氧化作用,進而抑制炎癥因子TNF-α 和CRP 等的分泌;②抑制T 淋巴細胞的活化和減少INFγ、TNF-α、IL-1B、NO 的釋放及降低TNF-α、IL-1 的含量,平衡細胞因子等;這些可能是多糖對肝臟起保護作用的主要機制[34,49]。
由以上總結得出,桑葉提取物對動物的免疫調節(jié)機制是:①通過影響免疫器官,增強細胞免疫及體液免疫來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②通過調控非特異性免疫的相關信號通路,如Toll 樣受體(TLR4)與配體結合使TLR胞質區(qū)與My D88及IRAK三者形成復合物,隨之激活TNF,最后啟動MAPK信號通路,而MAPK 信號通路的激活進而促使磷酸化轉錄因子進入細胞核調控相關基因轉錄;而NF-κB信號通路是調節(jié)細胞基因轉錄的關鍵因子之一,它被激活的MAPK刺激活化后直接啟動和調節(jié)參與免疫反應的相關基因轉錄,調控細胞因子和黏附分子的表達來增強免疫功能。③通過抗氧化作用,抑制促炎因子及酶的表達,從而起到抗炎反應來間接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
桑葉提取物作為一種天然的活性成分,具有無毒、無害、無殘留、無抗藥性的特點,在畜牧業(yè)中具有很好的發(fā)展前景。桑葉提取物對動物機體有很好的免疫調節(jié)作用;但它對機體的免疫調節(jié)并非遵循某種單一的模式,而是多環(huán)節(jié)、多靶點的對機體進行免疫調節(jié),從而提高動物機體的免疫力。需要注意的是,免疫調節(jié)機制涉及到各個免疫細胞上的不同受體,需要研究人員在研究過程中多方面地對其作用機制進行考察研究。另外,我國桑葉資源豐富,且用于桑葉提取物的提取方法也較多,但每種方法所提取到的桑葉提取物的質量不一樣,以及動物對所提取的桑葉提取物的吸收利用率也有差異。同時,國內外桑葉的種屬較多,不同種屬或不同時間里提取到的桑葉提取物的質量都不一樣。所以,對于這方面還需要進行相關的研究。而目前,雖然對植物提取物的研究較多,但單獨就桑葉提取物對動物免疫機制及作用機理的研究還較少,不夠全面和深入,需要研究人員對此進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