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
(中國貴航集團302 醫(yī)院 貴州 安順 561000)
自然分娩期間產婦會產生劇烈疼痛,初產婦對分娩知識的掌握不足,可能會因為害怕疼痛而選擇剖宮產,增加了麻醉的風險,且可能會造成各類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影響產婦健康[1]。導樂分娩是一種從生理、心理及情感上為產婦提供支持的新型護理模式,加之體位護理的方法,能夠緩解初產婦焦慮的心情,提高自然分娩率[2]。文章將2019 年1 月—11 月于本院分娩的106 例初產婦視為研究對象,根據臨床研究的結果進行論述,評估導樂分娩和體位護理的價值,內容歸納如下。
選取我院2019 年1 月—11 月于本院分娩的106 例初產婦視為研究對象,奇偶法劃入實驗組與參照組各53 例。參照組年齡21 ~33 歲,平均(26.02±2.43)歲。孕周時間37 ~42周,平均(40.01±1.52)周。實驗組年齡在21 ~34 歲,平均(26.11±2.26)歲。孕周時間36 ~42 周,平均(40.12±1.26)周。兩組基線數據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可以觀察比較。
參照組予以常規(guī)護理,為產婦實施產前保健、產中陪護、產后觀察及出院前指導。實驗組實施導樂分娩聯(lián)合體位護理,詳細方式如下。
1.2.1 第一產程 一對一分娩全程陪伴,為產婦講解分娩的相關知識、自然分娩的優(yōu)勢等,指導產婦放松心情。指導產婦正常飲食,自由觀察,多觀察且鼓勵產婦。指導產婦深呼吸,適當予以撫摸,緩解產婦的疼痛感受。宮縮期間鼓勵產婦進食易于消化、高熱量的食物,多喝水。指導產婦自主選擇待產,保持合合適的分娩體位,包括坐、臥、蹲和趴以及走等體位,對臀部進行搖擺,或者靠墻選擇立位。坐的產婦坐在椅子上,分開雙腿。臥位的產婦以平臥和半臥為主。蹲位的產婦分開雙腳后下蹲,將手扶在床邊。趴位的產婦半跪在床上,雙手緊抱住棉被。走位的孕婦在產房外進行緩慢的走動。第一產程結束后第二產生選擇仰臥位體位。
1.2.2 第二產程 正確使用腹壓,教會產婦每次宮縮時使用Lamaze 呼吸法緩解疼痛[3]。宮縮間歇期,指導產婦全身肌肉放松,安靜休息。多與產婦交流,分散其注意力。對產婦適當按摩,水腫按摩下腹疼痛的產婦,旋轉按摩下腹硬脹痛宮縮加劇的產婦。
1.2.3 第三產程 胎兒娩出后,指導產婦休息。贊揚產婦,為產婦描述嬰兒的特征,為產婦講解母乳喂養(yǎng)的優(yōu)勢、姿勢等,讓產婦接觸新生兒,感受初為人母的喜悅。
比較產婦的自然分娩率及產程時間。
采用SSPS20.0 統(tǒng)計軟件為數據整理工具,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χ2檢驗,P<0.05 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實驗組產婦自然分娩率為88.67%,參照組產婦的自然分娩率66.04%,實驗組產婦的自然分娩率較高(P<0.05)。詳見表1。
表1 實驗組與參照組產婦的自然分娩率對比(例)
實驗組產婦第一產程、第二產程及第三產程時間均少于參照組產婦,數值對比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2
表2 實驗組與參照組產婦的產程時間對比(±s,min)
表2 實驗組與參照組產婦的產程時間對比(±s,min)
組別 例數 第一產程 第二產程 第三產程實驗組 53 402.21±3.03 39.44±7.65 6.65±1.12參照組 53 493.54±12.23 57.34±8.45 11.14±1.25 t 19.62 15.53 9.13 P 0.000 0.000 0.000
陰道分娩是人的正常分娩過程,胎兒在產婦宮縮、產道擠壓的影響下,宮內窘迫、窒息的發(fā)生率會下降[4]。但是由于陰道分娩疼痛感強烈,故而很多產婦會選擇剖宮產分娩的形式。
常規(guī)臨床護理中,多比較關注產婦的生命體征、胎心及宮縮情況等,對產婦的心理狀態(tài)、認知狀態(tài)等關注不足,影響著產婦的自然分娩率[5]。導樂分娩為新型的分娩輔助方法,在產前、產中及產后為產婦實施持續(xù)性陪伴及指導。體位護理主要是結合產婦的情況,讓產婦自主選擇自由體位。這種方式能夠減輕產婦的疼痛感受,有助于胎先露下降,改善胎頭枕位異常等問題。
本次臨床研究的結果顯示,實驗組產婦自然分娩率為88.67%,數值對比顯著高于參照組產婦的自然分娩率66.04%,且實驗組產婦第一產程、第二產程及第三產程時間均低于參照組產婦(P<0.05)。在導樂分娩與體位護理的模式下,能夠縮短初產婦的產程時間,使其保持在良好的身心狀態(tài)下,也是降低產婦產后不良問題發(fā)生率的有效方法。
綜合上述內容,導樂分娩聯(lián)合體位護理可提升初產婦的自然分娩率,縮短產婦的產程時間,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