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玉棟,鄒磊,梁明珠
(1.蓬萊市中醫(yī)醫(yī)院呼吸科,山東 蓬萊; 2.蓬萊市人民醫(yī)院婦產科,山東 蓬萊)
慢阻肺是以持續(xù)性氣道炎癥和氣流受限為特征的慢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因具有較高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已成為全球第四大致死疾病[1],近年來該病的患病率與病死率呈明顯上升趨勢,在國內其年病死率亦遠高于肺癌,是導致我國生命年損失的重要疾病[2]。中醫(yī)在治療本病方面療效確切,收到推崇。
古人并未有關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記載,但根據(jù)其臨床特點,可以將其歸屬于“肺脹病”范疇?!胺蚊洝辈∶从凇鹅`樞·脹論》,有“肺脹者,虛滿而喘咳”的記載,指出“虛滿”是本病的典型癥狀;《金匱要略·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記載本病的主要癥狀為:“咳而上氣,此為肺脹,其人喘,目如脫狀”;《丹溪心法·咳嗽》曰:“肺脹而咳,此痰挾瘀血礙氣而病”,提示該病病理因素為痰瘀阻氣;《張氏醫(yī)通》又有:“蓋肺脹實證居多”之說,《證治匯補·咳嗽》認為肺脹:“氣散而脹者,宜補肺,氣逆而脹者,宜降氣,當參虛實而施治”,說明了對于肺脹的辯證論治需分清虛和實;李用粹在《證治匯補·卷五肺脹》中云“痰挾瘀血礙氣,宜養(yǎng)血以流動乎氣,降火以清利其痰”,指出痰濁瘀血阻滯氣機,導致氣機不暢。
現(xiàn)代醫(yī)家在汲取前人用藥經驗的同時,開拓創(chuàng)新,不斷豐富慢阻肺的病因病機。李建生[3]認為COPD的主要是因“正虛積損”所致;張才圣[4]對國內近20年慢阻肺穩(wěn)定期相關文獻進行歸納,得出虛證和虛實夾雜證是穩(wěn)定期較常見的癥候類型。李竹英[5]通過中醫(yī)體質與證候類型的關系,將慢阻肺穩(wěn)定期體質類型分為氣虛、陽虛、痰濕及瘀血四型。樂永紅[6]認為慢阻肺穩(wěn)定期的證候以本虛標為主,本虛主要是肺腎脾三臟氣虛,標實則為血瘀、痰濁為患。
綜上所述,中醫(yī)學認為慢阻肺的病機多為肺、脾、腎三臟虧虛為本,痰飲瘀血阻滯為標,而痰瘀既是病理產物,又是致病因素,始終貫穿疾病的始終,臨床以“本虛標實、虛實錯雜”并見為本病的主要證候特征。
對于慢阻肺,歷代醫(yī)家強調在辯證的基礎上進行分型論治,而治法又各有不同。蘭中海[7]等人提出從痰論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fā)作期(以下簡稱“AECOPD”),減少了慢阻肺的發(fā)作次數(shù)。談敏華[8]認為慢阻肺的發(fā)病過程中,瘀血無時不在,并在治療過程中加用桃紅、川芎、當歸、地龍等活血化瘀之品,可以改善血液高凝狀態(tài),降低肺動脈高壓,改善患者的缺血缺氧狀態(tài)。慢阻肺病人病情纏綿,常反復發(fā)作,風寒濕邪入里化熱,急性性加重期多出現(xiàn)發(fā)熱、咳嗽、咳吐黃膿痰等癥狀,表現(xiàn)出痰熱郁肺證。丁立輝[9]應用宣肺定喘湯對132例痰熱蘊肺型AECOPD患者進行臨床觀察,結果顯示治療組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瑢k[10]在二陳湯祛濕化痰基礎上加黃芩、魚腥草、浙貝母、膽南星、瓜蔞皮清熱化痰藥可明顯改善AECOPD患者的癥狀。何海濱[11]等認為肺氣虛是慢阻肺發(fā)生和發(fā)展的本質,而脾氣虛則為其病情演變的關鍵,最終導致的結局是腎氣虧虛。張偉[12]認為慢阻肺本虛的關鍵為氣陽虛弱,而肺腎氣虛最為重要,倡導補肺益腎法來治療慢阻肺。
由此可見在慢阻肺急性期的治法以清熱化痰活血為關鍵,而在穩(wěn)定期則以補為主。
溫清消補四法最早見于程鐘齡的《醫(yī)學心悟》,書中提出:“論病之源,以內傷外感四字括之。論病之情,則以寒熱虛實表里陰陽八字統(tǒng)之。而論病之方,則又以汗吐下和溫清消補八法盡之?!惫P者通過總結肺脹的辯證論治特點,汲取各家用藥經驗,認為慢阻肺的中醫(yī)治法不外乎“溫”、“清”、“消”、“補”四法,下面將詳細論述:
溫法,是指運用具有溫熱性質的方藥,達到祛除體內寒邪和溫養(yǎng)陽氣的治療方法,多用于外寒里飲、陽氣虛寒之證,代表方為小青龍湯、苓桂術甘湯,癥見:咳嗽、痰多,痰質清稀色白帶泡沫,胸悶氣喘,稍勞即著伴鼻塞流清涕,惡風寒?!端貑枴ぶ琳嬉笳摗酚涊d:“寒者熱之”、“治寒以熱”是用溫法的依據(jù),《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篇》亦云:“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痰飲為陰邪,易陽氣,而陽能運化,寒飲自除,故用苓桂術甘湯、腎氣丸之類。”另有《金匱要略·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并治》中敘述:“大逆上氣,咽喉不利,止逆下氣者,麥門冬湯主之”,體現(xiàn)溫養(yǎng)肺臟之旨。朱亞玲[13]等人采用小青龍湯聯(lián)合噻托溴銨粉吸入治療,明顯改善COPD患者發(fā)作期時咳嗽、咳痰、喘息和氣促等癥狀;呂志堅[14]采用苓桂術甘湯聯(lián)合溫陽通絡法針灸治療對120例COPD患者采用A、B、C分組隨機對照,結果提示苓桂術甘湯聯(lián)合溫陽通絡法在改善肺通氣功能、提高機體免疫力方面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靳娟娟[15]等人發(fā)現(xiàn)使用自擬溫肺祛瘀化痰湯治療慢阻肺,可以降低外周血腫瘤壞死因子-a及C-反應蛋白水平。
清法,又稱清熱法,是運用寒涼性質的方藥,通過其瀉熱、涼血、解毒等作用,以解除熱邪的治療大法。多用于痰熱郁肺,肺熱壅盛證。代表方劑有瀉白散、千金葦莖湯等。癥見:咳嗽氣短、痰黃粘稠,口苦咽干,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苔黃厚膩等。筆者發(fā)現(xiàn)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由于外感邪氣入里化熱或痰郁不通而化熱,痰熱膠合,阻遏于內,氣機上逆發(fā)為咳喘。相關文獻研究證實,運用清熱化痰法在AECOPD的治療上療效顯著。應華娜[16]使用自擬清熱宣肺化痰湯加西藥治療AECOPD,發(fā)現(xiàn)其可以改善血清中IgG、IgM、IgA水平,提高患者的肺通氣量。馮淬靈教授[17]運用清肺化痰湯(由瓜蔞皮、黃芩、清半夏、漏蘆、連翹、浙貝母、桔梗等藥物組成)聯(lián)合西藥治療較單用西藥治療能更好的改善AECOPD患者的咳喘及食后腹脹等癥狀。慢阻肺患者后期因痰阻氣道,肺通氣、換氣功能障礙,出現(xiàn)缺氧及二氧化痰潴留,甚者出現(xiàn)呼吸衰竭,尚陽露[18]通過清金化痰湯對132例痰熱壅肺型慢阻肺患者進行治療前后患者動脈PaO2和PaCO2等血氣指標的對照分析,發(fā)現(xiàn)治療后血氣指標較治療前均有顯著改善。
消法,又稱消導法,是運用消食導滯或化瘀破積、軟堅散結方藥,消除食積、痰凝、血瘀、痞塊、癥瘕、積聚等病癥的治療大法。即“堅者削之,結者散之”之意。國醫(yī)大師洪廣祥教授[19]曾提出慢阻肺穩(wěn)定期“氣陽虛弱是本虛,痰瘀伏肺是標實”的病因病機觀點,確立了慢阻肺穩(wěn)定期補虛瀉實的治療原則。從臨床及相關文獻記錄總結來看,大多數(shù)慢阻肺患者在疾病后期痰瘀癥候突出,且往往合并血液高凝狀態(tài),容易形成栓塞,表現(xiàn)出舌下絡脈青紫顯露等痰飲瘀血之象。痰瘀同為內生陰邪,極易傷及人體氣陽,既是慢阻肺的病理產物,也是慢阻肺反復加重的病理因素。肺朝百脈,心肺相關,肺氣虧虛,胸中宗氣不足,不能助心行血,血脈瘀滯,復又加重肺氣壅滯。久病導致肺虛,氣血津液不能正常布散,凝聚成痰滯于血脈之中,而成瘀血,瘀血貫穿慢阻肺病程始終。臨床醫(yī)家多從活血化瘀入手,往往取得較好療效。孫杰教授[20]認為痰瘀阻肺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基本病機,倡導從化痰祛瘀入手來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宋軼群[21]使用常規(guī)西藥治療基礎上聯(lián)合桃紅四物湯等活血化瘀藥治療AECOPD,可以縮短了患者的住院天數(shù),改善患者的肺功能。鄧劍英[22]等人通過對58例AECOPD住院患者進行臨床對照研究,發(fā)現(xiàn)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活血化瘀湯的患者,在證候積分、血氣分析、肺功能指標等方面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鄭榮輝[23]等人倡導慢阻肺“久病入絡,絡中血瘀”原則,對70例AECOPD患者進行臨床隨機對照分析,在西醫(yī)治療的基礎上加用水蛭、地龍可以改善通氣功能,糾正缺氧以及抑制炎癥反應。
補法,又稱補養(yǎng)、補益。是補養(yǎng)人體氣血陰陽不足,治療各種虛證的方法。慢阻肺是以肺、脾、腎三臟俱虛為本,《素問·至真要大論》提出:“虛則補之,損者益之”,因此在慢阻肺穩(wěn)定期以補為主,常用治法主要有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代表方有:玉屏風散、參苓白術散、腎氣丸等。肺主氣司呼吸、主宣發(fā)肅降,條暢全身氣機,《諸病源候論·咳逆短氣候》中論述:“肺虛為微寒所傷則咳嗽,嗽則氣還于肺間則肺脹,肺脹則氣逆,而肺本虛,氣為不足,復為邪所乘,壅否不能宣暢,故咳逆短乏氣也?!笨梢姟胺螝馓摗睘楸静“l(fā)生發(fā)展的本質。張麗[24]認為慢阻肺治療應從補肺氣入手,并使用自擬益氣補肺方聯(lián)合穴位敷貼(肺俞穴、定喘穴)治療,在改善慢阻肺臨床癥狀方面收到顯著效果;馬硯濤[25]等人采用隨機對照,用黃芪、白術、防風組方治療COPD穩(wěn)定期屬肺氣虛證患者,結果顯示在改善患者咳嗽、喘息、自汗、乏力等癥狀,提高免疫力方面明顯優(yōu)于甘露聚糖肽片。
《太平圣惠方》曰:“脾胃者,水谷之精,化為氣血,氣血充盛,營衛(wèi)流通,潤養(yǎng)身形,榮于肌肉也?!庇纱丝梢?,脾胃乃后天之本,是后天氣血之來源、調理氣機之樞紐;脾失健運,氣機升降失司,容易出現(xiàn)納呆、腹脹、便溏等脾虛之候,脾虛日久,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輸布運化,津液生化乏源,則肌肉瘦削、軟弱無力,出現(xiàn)消瘦、乏力、體重減輕等營養(yǎng)不良癥狀。慢阻肺發(fā)展過程中,除咳嗽、咳痰、喘息等主要癥狀外,常伴隨消瘦、乏力、納差、呼吸微弱無力等脾虛之候,此為子病及母、肺脾同病的表現(xiàn)。針對這種情況,遵循“虛則補其母”的原則,即以“調補脾胃”為大法,常采用健脾益氣,補益后天脾土,以達到培土生金、肺脾同治之效。陸學超[26]通過對120例慢阻肺合并營養(yǎng)不良患者進行歸納總結,得出慢阻肺合并營養(yǎng)不良者,以脾虛、脾胃不和證候者居多,指出慢阻肺合并營養(yǎng)不良診療中,通過健脾、醒脾法固護脾胃,可預防營養(yǎng)不良的發(fā)生;趙曉杰等人[27]通過對70只COPD營養(yǎng)不良型大鼠采用對照分析發(fā)現(xiàn),運用香砂六君顆粒組在提高COPD營養(yǎng)不良模型大鼠血清白蛋白水平,改善營養(yǎng)不良,增加大鼠體重及血清瘦素水平等方面明顯優(yōu)于生理鹽水組。
《類證治裁》謂:“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肺主呼氣,腎主納氣,陰陽相交,呼吸乃和”。腎氣不足,失于攝納,肺之清氣不能下通于腎,氣之升降出入不利,而見慢阻肺患者呼吸表淺急促,動之即甚。腎陰虧耗,不能上承濡養(yǎng)肺金,加之腎火上擾,水虧火旺,灼傷肺陰;或肺病日久、溫熱病后等,耗傷肺津,不能布散精微以養(yǎng)腎,腎陰亦虧,導致肺腎陰虛、陰虛火炎、薰灼于肺。腎陽虧虛,無以蒸化,氣不布津,痰阻水飲蘊肺,肺氣上逆,而見咳嗽氣急,夜間為著,痰質清色白,胸悶氣喘、形寒怕冷。祝建材[28]等人通過對120例COPD穩(wěn)定期患者進行臨床觀察,得出治療組采用補腎益金湯治療在臨床療效、癥候積分等方面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梁喜章[29]等人從COPD動物實驗模型入手,采用補腎益肺化淤法給予不同劑量中藥顆粒(補骨脂、菟絲子、黨參、山藥等)灌服,最后顯示采用補腎益肺化瘀法能夠抑制COPD大鼠肺組織破壞,改善氣道壅滯,從而提高肺的通氣和換氣功能。
綜上所述,雖然慢阻肺的辯證分型、治則治法繁多,但是歸納起來無外乎“溫清消補”四大原則,即溫者,溫肺化飲是也;清者,清肺熱是也;消者,祛痰逐瘀是也,補者,補肺、脾、腎三臟是也。然肺為矯臟,不耐寒熱,用藥宜恰到好處,以輕清宣靈為貴,不主張用量厚重,以免損傷肺氣。筆者認為,在肺脹的辯證過程中,分清寒熱虛實,抓住主要病機,以溫清消補四法為系統(tǒng)治則來進行遣方用藥,即可收到很好的臨床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