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450000)李榮榮
胃食管反流?。℅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為消化內科常見疾病,其典型癥狀為吞咽疼痛、反酸、胃灼熱等。PDCA循環(huán)護理干預是新型護理模式,通過不斷總結護理結果,修正計劃,能有效提高護理質量,在臨床應用中取得良好效果。本研究選取87例我院GERD患者,旨在探討PDCA循環(huán)護理干預的應用效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87例我院GERD患者(2018年7月~2019年7月),其中2018年7月~2018年12月的42例予以常規(guī)GERD護理為對照組,2019年1月~2019年7月的45例在對照組基礎上予以PDCA循環(huán)護理干預為觀察組。對照組女18例,男24例,年齡26~67歲,平均年齡(46.58±10.05)歲;觀察組女19例,男26例,年齡26~69歲,平均年齡(47.89±10.24)歲。兩組一般資料均衡可比(P>0.05)。
1.2 選取標準 納入:均經食管PH檢測確診;知情本研究,簽署同意書。排除:合并藥物過敏史、上消化道出血、消化性潰瘍;合并器質性病變、嚴重精神疾病。
1.3 方法 對照組予以常規(guī)GERD護理,包括健康宣教、生活護理、用藥指導、飲食指導等。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PDCA循環(huán)護理干預:①計劃(P):依照個體間差異制定個性化計劃,規(guī)范保健、治療行為。②實施(D):由主治醫(yī)師、主管護師以組織講座、PPT、發(fā)放宣傳冊等方式介紹GERD的發(fā)病機制、藥物治療、睡眠調節(jié)、日常飲食等,重點講解合理飲食、規(guī)范用藥的意義;對負性情緒嚴重者,采用音樂播放、傾訴療法、運動鍛煉等方式適當減壓,同時指導情緒管理技巧,以促使其疏解心理負擔;此外指導家人、朋友制作鼓勵性視頻,激勵其回歸正常社會活動;出院后電話隨訪1次/周,家訪1次/2周,了解病情變化、身心狀態(tài)等。③檢查(C):利用電話隨訪、家訪分析干預期間出現的問題及患者、家屬忽略的問題。④處理(A):針對干預期間出現的問題,及時優(yōu)化、糾正、處理,并完善護理干預計劃。兩組均干預3個月。
1.4 觀察指標 采用GERD問卷(RDQ)評價兩組護理前后臨床癥狀,臨床癥狀為反酸、胃酸過多、反流、胸骨后疼痛,均采用0~5分6級記分法,總分=癥狀程度積分+發(fā)作頻率積分,分值越高,癥狀越嚴重;兩組護理前后抑郁、焦慮情況以抑郁自評量表(SDS)、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價,總分均為0~100分,分值越高,抑郁、焦慮情況越嚴重。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22.0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RDQ評分 護理前觀察組RDQ評分(20.15±3.64)分與對照組(19.08±3.52)分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護理后兩組RDQ評分降低,且觀察組(6.87±1.34)分低于對照組的(10.63±2.25)分(P<0.05)。
2.2 SDS、SAS評分 護理前兩組SDS、SAS評分對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護理后兩組SDS、SAS評分降低,且觀察組SDS(41.46±3.34)分、SAS(38.68±3.17)分低于對照組(48.52±3.85)分、(45.76±3.69)分(P<0.05)。
相關調查顯示,予以GERD患者一定的飲食、生活指導,約70%患者可形成健康的飲食習慣、良好的生活規(guī)律[1]。因此GERD治療期間采用科學、合理的護理方案,對保證治療效果,改善預后有重要價值。PDCA循環(huán)護理干預通過分階段干預,能有效提高護理質量,減輕患者心理壓力,保證治療效果[2]。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觀察組SDS、RDQ、SA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可見PDCA循環(huán)護理干預可減輕GERD患者臨床癥狀,緩解抑郁、焦慮心理。分析原因在于PDCA循環(huán)護理干預通過P、D、C、A四個階段實施護理管理,能根據干預結果及時調整計劃,完善護理服務內容,以全面提升患者健康素養(yǎng),養(yǎng)成良好行為生活習慣;此外通過音樂、運動鍛煉等方式能有效緩解患者心理負擔,同時指導家屬、朋友制作激勵性視頻能實現家屬的密切配合,使患者體會到親人朋友的關愛,進而減輕心理壓力,提高治療依從性,增強治療效果。
綜上,GERD患者采用PDCA循環(huán)護理干預有助于減輕負性情緒,緩解臨床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