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麗麗
摘要:當前以“空中課堂”形式存在和發(fā)展的網絡化教學借助穩(wěn)定的軟、硬件技術平臺,在幫助廣大師生有序、高效地開展教學任務的同時,也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理念、教學模式和教學評價,有力促進了我國教育水平的提高。文章以高中化學“鹵代烴”的教學設計為例,對如何更好地開展空中課堂教學進行初步的研究和探索。
關鍵詞:空中課堂;教學設計
文章編號:1008-0546(2020)10-0081-03
中圖分類號:G632.41
文獻標識碼:B
doi: 10.3 969/j.issn.1008-0546.2020.10.021
一、研究背景
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來襲,全國人民團結一心,共克時艱。在這個特殊的時期,我校積極響應國家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的指導思想,參照新高考改革方案,結合本校師生狀況,大力開展“空中課堂”網絡直播課的教學實踐研究。實踐過程中,我們積極探索“空中課堂”的教學模式,不斷對傳統(tǒng)的學科教學手段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使用全面準確的大數據分析,高效地完成了學校教學計劃和任務。
二、研究案例
《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指出鹵代烴是重要的有機物,要認識其組成和結構特點、性質和轉化關系,了解其在生產、生活中的重要應用。同時,鹵代烴也是烴和醇的紐帶,在高考有機合成題中是常見的、重要的中間體。因此,本節(jié)課的知識內容在有機化學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下面以“鹵代烴”(人教版·選修5)的教學設計為例,按照化學學習活動的可視化環(huán)節(jié)(見圖1),詳細介紹“空中課堂”教學的實踐過程。
1.直播前準備
師:制作課件(包含隨堂檢測練習)、影視資料和課后練習。
生:自主尋找身邊的“鹵代烴”,如:修正液(三氯乙烷)、不粘鍋涂層(聚四氟乙烯)、PVC(聚氯乙烯)、制冷劑(氟氯烷烴衍生物)……
2.直播中
(1)情境引入激發(fā)學習興趣
不少同學喜歡用涂改液來修改作業(yè),那么你對涂改液的成分了解嗎?家庭里用的不粘鍋,內壁有一層涂層,可以使飯菜不易粘鍋、燒焦,那么你知道它的成分嗎?這些物質的使用會不會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
設計意圖:根據情境認知理論,創(chuàng)設的學習情境與學生已有的經驗或社會生活緊密關聯,會使學生的學習更主動、更有效。
(2)網絡運用構建基礎性知識
讓學生自行上網搜索鹵代烴的定義,重點搜尋其代表物溴乙烷(CH3CH2Br)的結構、性質和用途。(注:時間控制在10分鐘內)10分鐘后,教師視頻連線多位學生,分享他們經過查找,刪選出來的信息,同時鼓勵其他學生在屏幕討論區(qū)里積極發(fā)言,最終使他們能夠自主地構建基礎性學科知識。(注:此環(huán)節(jié)時間控制在15分鐘內)
設計意圖:加涅(Gagne R M)信息加工理論認為來自外界環(huán)境中的刺激通過感受器,以映像的形式輸入感覺登記器,能形成瞬時記憶。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絕大多數學生已能熟練操作和運用網絡搜索各類信息。因此,對于基礎性知識,高中學生完全有能力自主學習,教師只需引導其構建知識的全面性和準確性,這也是“空中課堂”教學方式優(yōu)于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表現之一。
(3)實驗思考引導學生科學推理
網絡直播課堂中,教師雖然不能現場演示實驗,但可提前將重要的化學實驗錄制待用,需要提醒的是,我們必須如實地記錄每一種試劑和每一步操作,甚至是一些錯誤的或者失敗的實驗過程和結果,因為那些都是有價值的科學探究素材。
師:(播放完溴乙烷堿性條件下的水解實驗)如何證明溴乙烷(CH3CH2Br)與氫氧化鈉(NaOH)溶液加熱后的水解產物中有Br?
生1:取水解后產物,滴加少量的AgN03溶液,如果有黃色沉淀(Ag++Br- =AgBr↓)生成,則說明水解產物中含有Br-。
(該生回答后,討論區(qū)一分為二,有一部分學生贊同,還有一部分學生質疑。)
生2:我覺得有問題,因為剛剛的實驗中NaOH溶液是過量的,若直接加入AgN03溶液,Ag++OH=AgOH↓(白色)。
生3:我也覺得有問題,因為溴乙烷(CH3CH2Br)與氫氧化鈉(NaOH)溶液反應的條件是加熱,如果不等反應后的溶液冷卻,直接加入AgNO3溶液的話,AgNO3會發(fā)生分解。
(此時的討論區(qū)已經是一片沸騰,經過短暫的爭論,有學生提出實驗是解決爭論的最佳辦法。)
師:(因課前已經做了詳細的預測)播放如何用實驗證明溴乙烷中的溴原子轉變成了Br-的實驗視頻。
(仔細觀察實驗視頻,學生們的疑惑得到解決,直播課堂繼續(xù)進行)
師:溴乙烷的沸點只有3 8.4℃,用酒精燈直接加熱,液體容易暴沸,該怎么辦?(生答:水浴加熱)
(師追問)水浴加熱時就不可能振蕩試管,為了使溴乙烷和和氫氧化鈉溶液充分接觸,水浴的溫度應稍高于溴乙烷的沸點,這又是為什么?溴乙烷是大氣污染物,汽化出來的溴乙烷不可能完全與NaOH溶液反應,你想怎樣解決這個問題?
這些問題環(huán)環(huán)相扣,從簡單的淺層次的實驗現象觀察,到具體的深層次的科學探究討論,再到“綠色化學”思想的升華,逐漸使學生從被動接受學科知識轉化到內化知識,既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又提高學生的科學推理能力,真正實現了學科育人價值。
設計意圖: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化學的教學離不開實驗的引導。運用實驗來啟迪學生科學思維,則要求教師必須組織和運用好各種化學實驗,用具體可信的事實激發(fā)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注意力逐步深入,且提出一些啟發(fā)性的問題促使他們積極思考,逐步提高學生的科學推理能力。
(4)實時檢測反饋學習效果
在進行課堂小結后,利用網絡平臺上的課堂檢測功能(可直接使用平臺提供的題庫或自行編制),觀察學生的學習效果,為后續(xù)的教學做準備。
例如:經大數據分析,課堂檢測l(考查鹵代烴的化學性質)的正確率達到85%,課堂檢測2(考查鹵代烴中鹵素原子的檢驗)的正確率達到92%,完成了新課的教學目標。
設計意圖: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指出注重“教、學、評”一體化。在數字化平臺上進行實時檢測,能夠及時地獲得統(tǒng)計數據,便于教師直觀掌握學情,從而高效地把控課堂。
3.結語
整節(jié)直播課中,通過師生互動,生生討論,網絡資源整合,檢測數據的實時傳送與分析,很好地實現了學科知識學習的一般過程,即感知一加工一形成一整合一運用。
三、研究總結
“空中課堂”教學模式憑借其自主性、高效性和靈活性,不僅對傳統(tǒng)課堂教學進行了有益的補充,更是疫情期間師生教學的好幫手。但是,剛開始家長會擔心學生視力受損、自控力不強、學習效果差等問題。此時,教師利用直播平臺提供的輔助功能,如:電腦屏幕護眼模式、點名簽到功能、音視頻連線功能、鎖屏功能等,幫助學生專心聽課。此外,學生在線上提交作業(yè)過程時,系統(tǒng)會自動形成錯題集。平臺也支持視頻回放,可供學生課后重復觀看,不遺漏每一個重點……那么教師如何上好一節(jié)直播課?建議做到以下幾點:
1.備課時要做好充分的“預設”
在備課時,要結合本班學生的學情,進行大膽、準確的“預設”。教師利用平臺布置預習任務,學生在平臺上完成預習任務,這不僅使學生是帶著問題來聽課,而且借助大數據分析反饋,有利于教師進行精準化二次備課,也彌補了傳統(tǒng)課堂因時間、形式等原因,不能很好地獲得學生信息反饋的缺陷。值得注意的是,直播課堂不能靠哪一位教師單兵作戰(zhàn),而是應該以學科教研組為單位,集體備課,這樣就不會造成教師個人超高負荷。
2.上課時要做合理的“互動”
課中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置,是在做好充分的“預設”的基礎上展開的,遵循不浪費“空中課堂”的每一分鐘的原則,教師需熟透每一步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環(huán)節(jié),而且無論是通過討論區(qū)發(fā)言,還是音、視頻連線方式,在和學生互動時,教師一定要提供合理的“啟”和“發(fā)”,不能追求表面上的熱烈討論。意外收獲是,一些在傳統(tǒng)課堂上比較害羞,不愛舉手講話的同學,在“空中課堂”上能積極發(fā)言、互動。
3.課后練習,實施必要的“分層”
課后練習分層布置,既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也能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通常,優(yōu)等生作業(yè)難度系數為0.5~0.6,中等生難度系數為0.6~0.7,后進生難度系數為0.7~0.85。課后,通過學生練習的上傳,平臺會直接進行錯題統(tǒng)計和大數據分析,這不僅能檢驗一節(jié)課的教學效果,也能讓教師確定下一節(jié)課的教學定位,從而更好地掌握學情。
最后,“空中課堂”直播平臺的使用對學生家庭計算機和網絡配置要求較高,我校近幾年來一直積極為學生開展網絡直播課,已與常規(guī)課堂形成了有益的互補。同時,授課教師可以反復點播自己的課堂視頻,從而不斷地反思授課過程,也提高了自身的教學業(yè)務水平。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我們會進一步探索“空中課堂”的教學模式、策略和方法,積累更多可靠的、可推廣的實踐性研究案例,真實地讓“空中課堂”成為師生課程教學過程中強有力的橋梁。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王后雄.化學課程與教學論[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3]李蘇翰,林窈.基于網絡構建“空中課堂”與常規(guī)課堂優(yōu)效互融[J].中國信息化,2018(5):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