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錫中(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林業(yè)和草原局 甘肅 天水 741200)
大紅袍花椒是風味極佳的調(diào)味品,兼具藥用、觀賞等功能。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是花椒種植基地,大紅袍花椒是甘谷縣主要花椒栽培品種之一。據(jù)統(tǒng)計,甘谷縣內(nèi)的花椒種植面積達到了10 646hm2,單位面積產(chǎn)值在6 000元/hm2左右,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大紅袍花椒的產(chǎn)量、品質和經(jīng)濟效益,是甘谷縣花椒種植者的主要任務。
大紅袍花椒的采種于播種當年的處暑時期進行,選取生長良好、無病蟲危害且結果多的中年母樹采種為佳。采摘后的種子需進行陰干處理,切忌暴曬。育苗地宜選擇地勢平坦,排水良好,溫暖向陽,疏松肥沃、土層深厚的沙質土和壤土地最佳,pH6~7.5,整地時注意全面耕翻,使土壤細碎,清除雜物,施足基肥,作畦,追施尿素150~230kg/hm2。
大紅袍花椒最佳的播種時期是每年的10~11月,播種量為450~600kg/hm2。在播種之前,用種子重量1%的洗衣粉兌水浸泡種子2h以上,再進行反復揉搓,最后與草木灰混合攪拌均勻便可播種。采用條播方式,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30cm劃線,按線開1~2cm深的淺溝,將種子均勻撒在播種溝中,覆土約1cm,然后順播種溝均勻覆蓋厚約2cm、寬約10cm的細河沙(播種后總覆土厚度需控制在2~3cm之間[1])。為了保墑提高出苗率,對種子播種區(qū)域可覆蓋2~3cm厚的腐熟有機肥或麥糠。
播種后當年出苗,當幼苗長出2~3片真葉時開始間苗,分2~3 次間苗、定苗。第1 次間苗保持株距1~2cm;第2 次間苗于苗高達到5cm左右時進行,株距保持3~4cm;當苗高達到8cm左右時進行定苗,株距為6~8cm。在花椒幼苗未達到5cm高時不能實施大水漫灌,如因干旱需要灌水,只能采用噴灌或灑灌。當花椒幼苗高度達到5cm時開始第1 次灌水,采用小水漫灌,水量以灌滿地塊而不淹沒苗木為宜。灌水后24h若地面仍有積水,應排除積水,以后根據(jù)土壤干旱和苗木生長情況再酌情灌水2~3 次。花椒苗進入快速生長期,需要追施尿素0.1~0.2 kg/株,秋后落葉前追施土雜肥10~15kg/株。第2年春季發(fā)芽前追施碳酸氫銨0.25~0.30kg/株,第2年的7~8月追施尿素0.20~0.25kg/株,第2年的秋季落葉后,結合清園采用環(huán)狀溝施法,施專用肥0.25~0.50kg/株、土雜肥15~20kg/株。1年生幼樹期為花椒定植后的緩苗期,應實時清除雜草,以增強樹勢。
花椒屬于背陰植物,切忌在山坡的中上部種植,選址不當會對大紅袍花椒生長造成較大影響。通?;ń愤m宜在風力較弱的區(qū)域種植,故在山坡中下部的半陽坡位置最為適宜。宜選擇土壤肥沃、疏松、土層較厚的地塊建園。
花椒苗播種栽培第2年就可以移栽。大紅袍花椒的移栽在春、秋兩季均可進行。春季移栽,應在花椒苗芽苞即將萌動之際進行;秋季移栽,應在10月份完成。定植穴規(guī)格為深50~60cm、寬50cm。株、行距以3m 4m為最佳;若為溝坡地,行距通常保持在2.5~4m;梯田移栽株距應不低于3.5m。
花椒樹的中耕除草很重要,椒農(nóng)有“花椒不除草,一年苗就老”的說法。每年春、夏、秋季要各進行1次松土除草,春季可淺鋤,深度為10cm左右;秋季花椒采收,落葉后的松土要適當加深。中耕除草時不能鋤太深,以免傷根。
花椒樹的生長需要多種營養(yǎng)元素,氮、磷、鉀肥為生長所必需,而鋅、硼、鈣、鎂、鐵、錳等微量元素則需作為輔助肥料施入。通?;ń窐湓灾?~3年便可開花結果,所以大紅袍花椒最合理的施肥方式為農(nóng)家肥配合施用化肥。花椒樹在不同生長時期對氮、磷、鉀的需求有較大差異,在萌芽時期,花椒樹對氮肥的需求最多,而在果實膨大期則需增加鉀肥的施用量,在生長初期與花期則對磷肥的需求最為旺盛,所以花椒在不同時期對具體肥料的施用量應予以嚴格控制,如氮肥的施用主要集中在采果前期的10~15d,施肥量應達到總施肥量的50%。磷肥的施用主要是在花椒樹修剪后,需在樹腳盤周圍施入,此時期的施肥量大約占到全年總肥量的20%;復合肥最佳的施肥時間在8~10月,此時期的施肥量大約占到全年總肥量的20%,余下的肥料主要集中在翌年的1~2月中旬施入,此階段的施肥量占總施肥量的10%,而所施肥料以有機肥為主。
苗木成活后第2年,在5月和6月各澆水1 次,7月以后停止?jié)菜?、施肥,以? 次生長影響枝條越冬。結果樹要作好越冬期、萌芽期、果實生長期的3 次澆水工作,在澆水的同時配合施肥,以充分發(fā)揮肥效,促進生長。
花椒樹生長過程中要保證營養(yǎng)充足,當花椒樹葉片生長至正常大小時進行葉面噴肥。噴施肥料有0.3%的尿素、0.3%~0.5%的磷酸二氫鉀和光合微肥500 倍液等。
大紅袍花椒整形修剪應根據(jù)花椒園的立地條件確定合理的樹型。土地肥沃的花椒園可選擇疏散分層形,土壤貧瘠的花椒園可選擇自然圓頭形或叢狀形,中等肥力的花椒園可選擇三主枝開心形或自然開心形。三主枝開心形樹型:截頭后留3個分布在3個方向的主枝,最好是北、西南、東南各留1個主枝,基角保持在60~70°,每個主枝上配4~7個側枝,結果枝和結果枝組均勻地分布在主側枝兩側。這種樹型光照較充足,樹冠也大,能高產(chǎn)。叢狀形樹型:栽后從基部截干,從基部發(fā)出的多個枝條中保留5~6個主枝,3~4年即成型。這種樹型易早豐產(chǎn),適于早產(chǎn)密植園。自然開心形樹型:定植后于距基部30~50cm左右處留第1 側枝,這種樹型一般留3~4個主枝,4~5年就可培養(yǎng)成型。這種樹型光照好,能豐產(chǎn)穩(wěn)產(chǎn)。
栽后第1年按要求剪截,第2年在發(fā)芽前除去樹干基部30~50cm處的枝條,并均勻保留5~7個主枝進行短截,其余枝條不短截,疏除擁擠枝、細弱枝及當年生徒長枝、病蟲枝和長放強壯枝。結果樹應逐年逐步疏除多余大枝,對冠內(nèi)枝條以疏為主,疏除病蟲枝、交叉占用空間枝,并結合短截營養(yǎng)枝,對生長中庸的營養(yǎng)枝先行緩放,結果后縮成枝組,對有空間生長的旺枝先輕短截,第2年去強留弱,培養(yǎng)成結果枝組。
在花椒花期噴20mg/L的赤霉素+0.3%的硼砂,謝花后葉面用0.3%的磷酸二氫鉀+0.5%的尿素水溶液噴霧,可明顯提高花椒的坐果率,坐果率平均可達93.5%。
大紅袍花椒生長過程中主要病蟲害有蚜蟲和紅蜘蛛。為控制花椒樹病蟲害基數(shù),首先做好花椒樹修剪及清園工作,將園內(nèi)枯枝落葉集中燒毀。采用化學藥劑防治時,如針對蚜蟲與紅蜘蛛的防治,可用阿維菌素5 000 倍液+萬靈2 000 倍液+代森錳鋅800倍液噴霧防治,或用達螨酮2 500 倍液的+吡蟲啉2 500 倍液噴霧防治。最后在冬天落葉之際,除了要清理干凈園區(qū)落葉外,還需向園地噴灑一次石硫合劑,以殺死越冬害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