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
在婁底市新化縣的白溪古鎮(zhèn)有一條江,起于月光巖,止于鐵山壩,全長約6公里。在眾多有名的大江大河面前,此等體量幾乎不值一提,然而,她卻是湖南30條最美的河流之一。
有人不禁要問:此乃何許江也?答曰:宗流江是也。
宗流江何以從全省河流中脫穎而出?大抵是因為她不止孕育了好風景,還蘊藏著好故事。宗流江似一本封面與內(nèi)容同樣精彩的書,又如一幅看似普通卻內(nèi)藏玄機的畫,讓人想去一探究竟。
在一片青山環(huán)繞之中,宗流江的面容緩緩浮現(xiàn)。
宗流江是綠色的。關(guān)于綠色的水,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朱自清筆下的梅雨潭:“那醉人的綠呀,仿佛一張極大極大的荷葉鋪著,滿是奇異的綠呀……這平鋪著,厚積著的綠,著實可愛。她松松的(地)皺纈著,像少婦拖著的裙幅,她輕輕的(地)擺弄著,像跳動的初戀的處女的心……”我沒有親眼看過梅雨潭的綠,也無那般文采可以將綠描寫得如此細膩,但我還是被宗流江的綠深深打動了。
一眼望去,宗流江猶如一條蜿蜒的玉帶,輕輕地系在青山之間,點點陽光灑在江面,跳動著、閃爍著,像少女臉上泛起的微光,鮮亮卻不奪目,美麗而不妖艷,溫潤可愛,煞是動人。兩岸青山巍峨,層巒疊翠,奇花異草點綴其間。泛舟江上,順流而下,移步換景,卻又始終被濃濃的綠色包圍著。心曠神怡間,思緒不覺飄遠,竟想起了蘇軾與友人泛舟赤壁之情景,友人感嘆“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而我卻想起“哀吾生之紛擾,羨宗流之清凈”。
宗流江的故事是彩色的。最負盛名的月光巖便流傳著一個彩色傳說。相傳,王母娘娘游歷凡間時路過此地,被秀麗風光所吸引,用玉簪在崖壁上畫了一道弧線,于是便有了月光巖。在宗流江仰望崖壁上的“月光”,宛如掛在天上的半月,熠熠生輝。特別是皓月當空之夜,崖壁上的“月光”與天上的明月交相輝映,亦真亦幻,幾乎讓人分不清哪里是天上的月,哪里是崖壁上的月。
月光巖左側(cè)的山腰旁,有一牙賢洞。據(jù)傳,因遠古時期姜子牙在洞中修煉一千天而得道升天,故得名,又稱子牙洞。牙賢洞氣勢宏偉,迂回曲折,洞內(nèi)遍布五顏六色的鐘乳石,如蛇如狗如獅如狒,形態(tài)萬千,令人目不暇接。洞內(nèi)精彩紛呈,洞外亦有風景。宗流江峽谷瀑布眾多,尤以牙賢洞瀑布“黃龍飆峽”最為磅礴壯觀。每年盛夏降雨增多,尤其是暴雨過后,山上的雨水從四面八方匯集于此,從近百米高的牙賢洞口噴薄而出,黃色的水柱猛烈地撞擊著兩側(cè)的巖石,巨聲轟鳴,水花四濺,遠遠望去,像極了一條騰空飛躍的黃龍,蔚為壯觀!
宗流江的記憶是鮮活的。對生長在江邊的人而言,宗流江就是他們童年的快樂源泉。宗流江一帶盛產(chǎn)紫紅薯,幾乎家家戶戶都種,烤紅薯也成為了很多人兒時最喜愛的零食。剛烤熟的紅薯滋出了油油的焦糖,里面的內(nèi)芯軟軟糯糯、香甜可口,放學回來的孩子根本不管燙不燙手,直接拿了就往嘴里送,伴著咝咝的呼氣聲,一口接一口,一下子就吃完一個,滿滿的幸福也從中溢了出來。
宗流江的夏天更是別有興味。約上小伙伴打一場水仗,來一場游泳比賽,在淺灘上抓幾只螃蟹……都能讓孩子們玩得不亦樂乎,一串串爽朗的笑聲都掉進了綠色的江水之中。晚飯過后,人們?nèi)宄扇海浇?,白天發(fā)生的趣事或糗事都會成為大家口中的談資。月朗星稀,蟲鳴蛙叫,清風徐來,水波不興,宗流江的夏天總能讓人感受到一份難得的閑適。
天下美景,不過故鄉(xiāng)山水。宗流江的美,離不開人們對這片土地的熱愛。精心重建的龍?zhí)抖U院,詮釋著禪農(nóng)文化的發(fā)展變遷;保存完好的舊茶亭,講述著茶馬古道上的流金故事;傳統(tǒng)老屋、古橋建筑,展現(xiàn)著過去人們的生活痕跡……宗流江之美,正在悄然綻放。
“走遍天下路,白溪水豆腐”,提到白溪,人們最先想到的往往是白溪豆腐。愿有一天,提到白溪,人們還會想到那里有一條美麗的江,名字叫宗流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