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建朗
人物:陶良新 簡稱:陶 50歲(農(nóng)村農(nóng)民姜的老公)
姜真花 簡稱:姜 48歲(農(nóng)村婦女陶的愛人)
王飛天 簡稱:王 45歲(男扶貧工作員)
梁 寬 簡稱:梁 40歲(男扶貧工作員)
時間:某日上午
地點:陶家客廳(普通的平房)
劇本:
[幕啟:燈光亮。姜在舞臺上。舞臺中有桌、凳子、電視、竹筐等。姜收拾飯桌子上的東西。
陶:(姜收東西不一會,陶駐拐棍出來上場)老婆,扶貧工作隊馬上就要到我們家了。你先去收電視起來先。
姜:家里空嘍嘍的,收放哪里?
陶:哪......,收放筐里面。
姜:放這里安全沒?
陶:那也沒有那里放了,就放這里啦!
姜:(拆線收電視,搬電視下來放到竹筐框里,并拿平底竹筐蓋起來)老公,你去看工作隊到?jīng)]成?
陶:哦?。唇蘸秒娨曌呦蜷T邊)
王:(在舞臺里喊)老鄉(xiāng),老鄉(xiāng),啯在家嘛!
姜:在咧.......。都等你們了咧......。進家,進家。
王、梁:(進家分開,看看家里的情況,同時看到陶的腳不方便)
陶:座,座。(向王、梁)
姜:(給水給王、梁)喝水,喝水。農(nóng)村家里沒有茶,只有兩杯白開水了。
王、梁:謝謝,謝謝。
王:(向陶和姜講)老鄉(xiāng),我們是縣里的精準扶貧工作隊。我們今天來主要是來開展精準扶貧識別摸底工作的,就是來了解一下你的家庭現(xiàn)狀。(梁拿出工作筆記本和調(diào)查表格和記錄本)比如家里有幾多個人,包括姓名、年齡、身份證號碼,還有......。
陶:哦,懂了,懂了。老婆,你去要家里的戶口本,和那個新農(nóng)活醫(yī)保來。
姜:哦,好好好。(姜去要戶口本)
王:老鄉(xiāng),看沒出來你對我們的工作蠻了解的伯。
陶:哈。講這種,應該的。(姜交給陶,由陶轉(zhuǎn)梁)戶口本和新農(nóng)活在這里。
梁:戶主陶良新。
陶:對,就是我。
梁:你愛人喊姜真花。
姜:我是姜真花。
梁:你家里五口人。
陶:五口人,老弟呀,我們家最困難啦,西嗎東西都沒有,最需要政府的救濟了。
姜:阿弟,我們家最困難了。要是得點政府的救濟就好了。
梁:(被陶突如其來回答搞亂了,看看王)
王:陶大哥,你這個腳。
陶:(看看姜)
姜:哦,湃了,湃了。(打了陶一下)
陶:(反應進來)哦,湃了。
王:那你辦殘疾證了嘛。
陶:忙多,哪里有空去辦咧。過兩天再去醫(yī)院檢查。
王:哦。
梁:那你沒懂得換根好點的拐棍。
陶:去那里要錢買咧。我這根......斷了就換斷了就換。
王:(笑,站起來看看家里)陶大哥,你這房子長有幾多米。
陶:5米。
梁:喲,沒止吧。
陶:(看姜)6米還是7米。
姜:6米。
王:(走到房子另一頭)我看都有10米去咧。
梁:那寬咧。
姜:(看著陶)3米還是4米。
(所有人看著陶)
陶:(低下頭)房子在這里,你們講的我也沒懂得哪樣算。
王:(見姜大姐掰玉米)姜大姐,今年家里這玉米種得真的好了(姜怕王看見電視攔了一下,王姜對視),大大包的。
姜:沒成,今年雨水沒太好,都還少了,往年收成好的時候,三四千斤沒有問題。
陶:咳一下(瞪姜,暗示姜少講話)三四千斤,我怕你種稱砣,那樣你沒講得三四萬斤,大炮。種3畝多點地咧,你一年得三四千斤。老弟呀,你看今年不是講雨水沒好嘛,米還沒成曬先,今年應該得千把斤吧。
(王看看家里的情況從舞臺后區(qū)回到飯桌邊)
梁:陶大哥,這3畝多的地都是旱地吧。
陶:這山里去哪里要水田地咧。
梁:也是,能得3畝幾旱地在平地也不錯咯?
姜:平地嘛!這個弄有點,那個半山有點,種平地時還懂得拉牛去幫犁一下,那山上......。
陶:拉什么牛,犁什么地,你家的牛嘛,那回沒是跟小叔借牛來犁地。話那么多去,愛講話那么多,你來講啦。真是的。現(xiàn)在人家問的是戶主,搞清楚哪個是家長先。
姜:得,得,得你是戶主,你是家長,你講。
王:(打圓場)哈……。陶大哥都是聊家常哪個講都得。
梁:那個講都一樣。
王:(喝水)哦,這水那么甜,有點像礦泉水。(梁聽后也喝水)
姜:本來就是礦泉水。老弟呀,我們村都把山上的山泉水引到家里來用啦!
陶:這個水最好喝啦,以前這個水還沒有引到家,都要開摩托車去拉這個水來用先。
姜:(見陶吹過頭了,急忙幫接過話,當?shù)赝猎捴v)開什么車去拉水。
陶:(當?shù)赝猎捴v)兩輪摩托車呀。
姜:(慢慢講提醒陶,當?shù)赝猎捴v)你講清楚點,開什么兩輪摩托車的去拉水。一下你又講我嘴巴多。
陶:(陶姜互看,陶暗示姜講得對)。
梁:(看陶、姜)你們講的是什么意思?
陶、姜:(對看,搖頭不語)
王:哦,他們講的是:老公講用摩托車去拉水來用,老婆講沒有摩托車,老婆怪老公嘴巴多。
(陶、姜不好意思)
梁:那現(xiàn)在不是把山泉水都引到家了嘛。
王:你看電也通到家了,條件比以前條件好多了?,F(xiàn)在是用煤氣多,還是用電煮飯多。
陶:煤氣很少用,主要用電的多。像這個電磁爐,電飯禍,電風扇,打米機,電視。(姜丟一包玉米放陶)
陶:(笑著講)老弟呀,你真會講笑。我意思是講農(nóng)村條件好點的家庭普遍用的。你自己也看得見,我家,空嘍嘍,一樣都沒有。
姜:沒有,一樣都沒有。哦,對了,那個電視耗電得要命,三個娃仔讀書又用錢多,去那找錢交電費。
梁:三個娃仔讀書,那家里經(jīng)濟壓力也不小伯。
姜:那沒是嘛,農(nóng)閑都挨去近點的工地打點零工補貼。
陶:打西嗎零工多,你去打西嗎零工多,鄉(xiāng)里鄉(xiāng)親蓋房子,得空去幫幫,
姜:那......。
陶:那西嗎那。或者人家給幾多錢你了,你拿來我看看。一個幫一個的,有來有往的,得西嗎錢。
(梁、王擺頭笑場面很尷尬)
王:這么困難去,家里地方又寬,那養(yǎng)點雞呀、鴨呀,豬呀的補貼家用也好呀。
陶:雞養(yǎng)是養(yǎng)有點。
姜:沒有養(yǎng)過。(丟米放陶)
陶:公雞少點。
姜:(丟米放陶)
陶:母雞的少點。
姜:(丟米放陶)
陶:呀,反正是養(yǎng)那回死那回。
(放雞進家的音樂)
王、梁:(對看了一下)這么多雞是哪個家的......?
陶:又是哪個家的雞來偷米吃,一下我都殺去。(陶、姜進場趕雞)
王、梁:(笑,梁回身看到地上的米拿起來去放回竹筐)
梁:(看著工藝竹筐)哦,這個竹編工藝筐手工不錯的伯。唉,如果能夠發(fā)展成為產(chǎn)業(yè),應該也是一條不錯的致富路子。
王:我看看,真的伯,手工真的不錯。(準備搬開竹筐蓋看時,姜見)這個不是電視嘛。
梁:你們也沒有必要這樣嘛。
陶:我們還不是想這個分打得低點嘛。
王:所以你們就這也瞞,那也瞞。
陶、姜:(點頭)
梁:這扶貧不是扶懶、賴、假,要脫貧致富還是要靠自己的勤勞。
陶、姜:這個我們也懂,我們是怕......。
梁:怕沒得當貧困戶,怕沒得上級扶持。
陶、姜:(點頭)
王:老鄉(xiāng)呀,我們工作的目的是:因戶施策,精準幫扶,讓沒有脫貧的人盡快脫貧,已經(jīng)走上富裕道路的人,有好的致富路子,政府也會大力幫扶,讓他們帶領周邊貧困的人一起富起來。
陶、姜:有好的致富路子的,政府也幫扶?
王:對呀,
陶:老弟呀,我一直想擴大養(yǎng)羊規(guī)模。
梁:你的意思是你現(xiàn)在養(yǎng)有羊,規(guī)模還不小。
陶:(點點頭)都怪我以前對這個精準扶貧識別工作不理解,現(xiàn)在沒怕跟你講,我現(xiàn)在養(yǎng)有28只羊。
王:養(yǎng)有28只羊,真的還是假的伯。
陶:現(xiàn)在我講的可是真話,你反而沒信了。
王、梁:(看著陶受傷的腳)那......,可你這腳,還養(yǎng)得羊。
姜:他呀,昨晚連夜趕羊去后山收,自己挨扭傷的。
陶:(笑)破點皮空,這根棍沒用也得,我跟你們講呀,在我們這里養(yǎng)羊條件最好了,養(yǎng)出的羊可以講是原生態(tài)產(chǎn)品,沒怕賣沒出。就是沒有資金來擴大養(yǎng)羊規(guī)模。
王:擴大養(yǎng)羊規(guī)模。這是好事呀。今天我們回去后把你們家這一養(yǎng)羊項目整理成材料,跟上級部門反饋,爭取上級扶持,擴大養(yǎng)羊規(guī)模,帶動周邊的貧困戶一起發(fā)展養(yǎng)羊業(yè),一起脫貧致富。
梁:對,一起發(fā)展養(yǎng)羊業(yè),一起脫貧致富。這回呀你們要真的掏良心講真話。
陶、姜:好,我們這回呀。真的
陶、姜、王、梁:掏良心講真話。笑......。
(燈光慢暗。結(jié)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