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屹節(jié)
“我走了啊?!?/p>
熟悉的聲音又在耳邊響起,他又出門了。作為一名記者,父親總是這樣安靜地離開,奔赴一個個新聞現(xiàn)場,他就是我身邊的逆行者。
記得五歲的一個中午,我們一家正在吃飯、聊天,一個電話打破了這份寧靜。他拿起手機(jī),看了一眼,手突然定在了半空。他微笑著的臉也慢慢變得很沉重,他說:“臺里有事,我出去一趟?!?/p>
母親見他神色反常,有點(diǎn)擔(dān)心地問道:“怎么了?”父親低聲說:“徐戎塌了?!蹦赣H嘆了口氣,說道:“你早去早回?!备赣H答應(yīng)了,背起包,換了鞋子,出門了。
我不知道“徐戎塌了”是什么意思,問母親:“爸爸怎么走了?”
她說:“你爸爸要去救一些人?!?/p>
“那爸爸要什么時候回來?”
“我也不知道。”母親低著頭。
第三天早上,我被一陣香氣叫醒,那是父親買了我最愛吃的“小胖生煎”。等我漸漸長大,才知道那次父親和他的同事在冬天的雨夜,站著拍了整整一個通宵,又堅(jiān)持到節(jié)目晚上播出,40個小時基本沒睡。
今年的一月底,我們?nèi)一馗=ɡ霞疫^年。用父親的話來說,“近鄉(xiāng)情更怯”,他這個在外的游子期盼了兩年。豈料年還沒過,疫情一個個接踵而至,父親臉上又是熟悉的沉重。
果不其然,正月初三我們提前回到了寧波。臨行前,孝順的父親都沒怎么和爺爺奶奶道別,就這樣,我們一路狂奔回到寧波。之后,他就開始了早出晚歸的日子,一直持續(xù)了好幾個月。
大概是元宵節(jié)后的一天,父親生病了。他食物中毒,抱著馬桶吐了十幾分鐘。我和母親都嚇壞了,趕緊勸他去醫(yī)院。他還是和以前一樣,深呼吸了幾口氣,平靜地告訴我們:“沒事的,休息一會就好了。”
接下去的日子,他依舊早出晚歸,依舊買米買菜。在家的時候,時常捂著肚子、眉頭總展不開。
過了將近十天,父親終于自己一個人去了醫(yī)院。這次,他很老實(shí)地,準(zhǔn)時準(zhǔn)點(diǎn)地連續(xù)吃了好久的藥。他把藥藏在自己的雙肩包里,我偷偷看了下,有個藥叫“奧美拉挫”,治重度腸胃炎的。
“山無言,愛深沉”,我的父親總說自己是山里人,希望我能像大山那樣挺拔和擔(dān)當(dāng)。我名字中的“屹”和“節(jié)”,就寄托著父親的期望。
[【老師評】]
華麗的辭藻堆積不出真摯的情感,文章即是記錄所見所感,需寫出七分,三分留白。那含蘊(yùn)的部分,你一定也感受到了,那是一個父親的堅(jiān)守和擔(dān)當(dāng)?!吧綗o言,愛深沉”,生活并不全是多姿多彩,無聲的對白才是成長最好的詮釋。愿小作者和小讀者們,都能繼續(xù)用這雙有情眼,感知生活,感知愛。
指導(dǎo)教師:陳烈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