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本文筆者以具體的高職英語教學內容Food Culture為例,探究如可利用英語課堂的主渠道,將思政要素與課程內容有機融合,在傳授語言知識的同時,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思想教育,使學生從中國美食的傳承中感受中國傳統(tǒng)飲食文化的豐富多彩和博大精深,美食制作者的工匠精神,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文化自信和責任意識。
【關鍵詞】 課程思政;文化自信;中國美食
【作者簡介】劉曉燕(1981.11-),女,漢族,江蘇常熟人,蘇州經貿職業(yè)技術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教育管理。
【基金項目】蘇州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項目:基于SPOC的高職英語混合教學模式研究(項目編號:192012 418)。
教育部印發(fā)的《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戰(zhàn)略舉措。高職英語教師應深度挖掘并提煉語言文化知識體系中所蘊含的思政元素,科學合理地拓展課程的廣度、深度和溫度,從不同行業(yè)、專業(yè)、歷史、文化等方面,提升課程的人文性、知識性。同時,利用課堂的主渠道,將思政要素與課程內容有機融合,在傳授語言知識的同時,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因此,本文筆者就以《Food Culture》一課為例,來探討思政元素與英語課堂的有機融合。
一、課程思政化高職英語教學設計實例
本案例是基于“十二五”職業(yè)教育國家規(guī)劃教材《新編實用英語綜合教程2》第五單元“Food Culture”主題拓展而成。本單元學習認識中西方美食的英語表達,了解中西方美食的制作特點,菜肴特色;能夠用英語進行與飲食相關的交流與表達;秉承一直以來高職高專的英語教學理念“實用為主,夠用為度”,以培養(yǎng)學生英語運用能力為目標,反復操練簡單易錯使用詞句來掌握本單元最基本的表達。
本課程的教學對象為高職大一新生,大部分學生多年來習慣被動學習,英語學習主要是通過完成練習題和機械記憶的形式進行,缺乏主動參與意識。針對學生的這些特點,本課主要采用任務驅動法,利用豐富的視頻材料激發(fā)學生學習主動性。教師不再是進行簡單的講授, 而是逐漸從“教練”轉化成“陪練員”,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運用項目教學法,在課堂實施中采用分組主題討論、情境演練法,將抽象、枯燥的語言文字轉變成了具體、形象的實戰(zhàn)操練,提升了語言能力。
1. 課前任務。課前任務分配:學生通過智慧平臺領取任務,以小組(4人一組)形式完成課前調查任務,為課堂展示活動做好準備。學生可以通過書籍、網絡或智慧平臺資源對中國地方美食進行調查研究,初步了解中國八大菜系,激發(fā)自身的自主探究的意識。
2. 課中任務。
Step 1 Lead-in
在新課導入環(huán)節(jié)中,首先通過英文版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A Bite of China)》引入主題,運用熱播飲食文化類節(jié)目,在視覺和聽覺的感官刺激下,讓學生感受到中國傳統(tǒng)美食的獨特魅力。
As the saying goes, “Fashion is in Europe, living is in America, but eating is in China”.(穿在歐洲,住在美國,吃在中國. )There's probably not another place in this world that has as great a variety of delicious food as China,and that has a long and? rich food culture as China. Throughout the history Chinese has valued food as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our life. With the further promotion of “The Belt and Road” policy (“一帶一路”政策)and deepening of economic and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more and more foreign friends have developed a strong interest in Chinese food. Food has become a link of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Step 2 Presentation
在本單元新內容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分組完成課前任務后得到相關案例,進行各組展示。教師則對展示作品給予評價。評價內容主要從學生展示效果、語言表達、內容與課程貼切度等延伸到人們制作美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引導學生注意餐飲禮儀與禮節(jié),鼓勵學生發(fā)揚節(jié)約糧食的傳統(tǒng)美德。在展示和評價的過程中,指導學生構建中國美食的思維導圖,進一步鞏固記憶。
Step 3 Word and sentence structure preparation
學生通過觀看視頻,獲取任務相關信息后,以小組形式完成場景對話任務。
Waiter/Waitress shows customers a menu. The customers ask the waiter/waitress how to order food. Waiter/Waitress takes order and makes recommendation.
在整個課堂中,學生通過完成一系列的小任務,既培養(yǎng)了 團隊協(xié)作精神,又獲得了探究學習的成就感。根據本單元的學習內容,除了中國美食調查和調查結果展示任務以外,還增加了小組詞匯積累任務、菜單制作以及情境對話,根據學生完成各項任務的表現(xiàn),以自我評價、小組互評、教師評價的多元化評價形式最終評出最佳表現(xiàn)組、最佳菜單組,在各種激勵機制的刺激下,學生積極參與并完成一個個小目標,逐漸形成了團隊合作意識,提升了團隊協(xié)作能力,同時也獲得了學習成就感。教師最終對本次展示活動中的優(yōu)缺點進行點評,總結中國美食講究的是“色(colour)、香(aroma)、味(flavor)、形(appearance)”,幫助學生了解不同地區(qū)的飲食文化,增強學生的民族融合理念。
3. 課外拓展。課后除了讓學生完成規(guī)定的作業(yè)之外,響應國家號召,切實培養(yǎng)節(jié)約習慣,在學生中營造浪費可恥、節(jié)約為榮的氛圍。因此,本課的拓展部分主要運用了探究式學習方法,設計了兩項任務:
Task 1通過學習強國APP學習每日一詞“光盤行動”(“clean your plate”campaign) ,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做出的重要指示。
Task 2線上閱讀測試
Chinese Cuisine
British Cuisine
China launches ‘Clean Your Plate Campaign to avert food crisis
二、結語
由于部分高職學生的英語基礎比較薄弱,對枯燥的英語詞匯和語法學習失去興趣,本次教學巧妙地運用最貼近同學生活的話題引入,創(chuàng)設情景,組織語言交際,生動形象地呈現(xiàn)了知識,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Food culture”這單元的教學中,筆者在介紹西餐的同時,補充了更多的中餐和中餐文化,讓學生對中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強了文化自信,提高了英語表達能力。要將“思政元素”完美地融入高職英語課程,既要讓學生通過英語學習了解西方思維方式,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又要引導學生樹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仍然是值得高職英語教師不斷深入研究的課題。
參考文獻:
[1]蓋慶武,賀星岳.新時代高職課程思政理論與實踐[M].浙江工商大學出版社,2019:116-133.
[2]劉曉陽.大學英語“課程思政”的實施路徑研究[J].吉林工商學院學報,2018,5(10):126-128.
[3]王春香.課程思政化視閾下英語教師思政素養(yǎng)提高的路徑研究[J].語言文學研究,2020(6):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