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海秀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只有“厚積”才能“薄發(fā)”,強調要“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yǎng)語感”。語文課程要從閱讀著手,要擴大閱讀面,要增加閱讀量,還要保證閱讀的質。
一個語文優(yōu)秀的孩子,一定是日常熱愛閱讀,喜歡親近書本的孩子。因為閱讀是一盞燈,不管在怎樣的境遇里,它都會無聲無息地照亮我們,尤其是成長中的孩子,更需要這樣的光亮來指引他們的成長。
怎樣讓孩子們愛上閱讀?怎樣讓孩子們的閱讀能夠保證質量?怎樣讓閱讀為孩子的語文學習加油助力呢?孩子們選擇書籍有較大的難度,家長也為篩選適宜孩子閱讀的書籍而惆悵,語文成了學習任務最繁重又收效甚微的科目。愛上閱讀,才能愛上語文學習,只有這樣才能扎好語文的根,打好成長的地基。
梅子涵曾經說過“閱讀那些經典和杰作,在故事和語言間得到和世俗不一樣的氣息,優(yōu)雅的心情和感覺在這同時也就滋生出來;還有很多的智慧和見解,是在受教育的課堂上和別的書里難以如此生動和有趣地看見的?!?/p>
經典,“厚蘊啟智”,讓孩子們閱讀經典,才能給他們“最深刻的”“最好的”“最有意義的”。很多大家的作品,都堪稱經典之作。于是,我在教學中嘗試利用“名家名篇”,推開孩子們閱讀經典、愛上語文的大門。
教完梁曉聲的《慈母情深》,孩子們追著我說,這篇文章真好。有的孩子說,要是每篇課文都這么感人,我上課肯定不會走神了。童言是童心,能夠讓孩子們喜歡,是評價的第一標準者。于是,我潛心關注教材中名家和名篇,精心選取經典名作中孩子們的興趣點,激發(fā)孩子的閱讀欲望。教材中出現(xiàn)的名家,或者是閱讀其作品,或者是了解其生平,或者是節(jié)選童年經歷,教學中補充講解,大家總是聽得興味盎然。仰慕崇拜中,我拉近了孩子們和大家的距離。
我閱讀過季老的傳記,對其童年生活了解得多一些,而且童年時和母親玩鬧的畫面更是記憶猶新,學習完《月是故鄉(xiāng)明》,在感受童年趣事時,我講給孩子們聽,于是孩子們對季老的文章有了特別的期待。慢慢地,名家的文章、書籍走到孩子們的生活中成為他們的伙伴,閱讀也變成他們的一種自覺行為,這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名家的文字,帶領孩子們感受語言的魅力,丈量著語言的深度。老舍、季羨林、冰心、蕭紅、馮驥才、吳冠中……很多“名家名篇”發(fā)送給孩子們,每每成了他們語文學習的大餐。
實踐告訴我,選擇名家的篇目,要在課堂教學的基礎上,再進行拓展閱讀,只有在課堂之上,孩子們對名家的作品有了接觸和了解,再在課下進行深入的拓展和延伸,閱讀才能高效。因此,選擇和推薦時,或者是內容關聯(lián),或者是寫法相似,或者是主題一致??傊?,要找到課內課外的銜接點,這樣才能有效做到“一篇帶多篇”。推薦篇目時,要充分考慮孩子們的身心接受程度,要遵循孩子們的認知和發(fā)展規(guī)律,選擇讓他們“夠一夠”就可以讀得懂的內容來讀。
我也放眼世界兒童文學獲獎小說。學習了和戰(zhàn)爭有關的課文,我推薦了《穿條紋衣服的男孩》;學習了與成長有關的課文,我推薦了《外婆的道歉信》……這樣,從一篇閱讀過渡到整本書閱讀,閱讀量逐漸大了。而每本書閱讀完進行的“我閱讀? 我交流”的讀書會,分享收獲和啟迪,習得閱讀方法,更是保證了閱讀的質量。主動報名讀書主持人,成了日常語文教學中的新亮點。
當然,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讓孩子真正愛上語文,還要進行閱讀能力的相應訓練,所以,我選好篇目后,精心設計問題,或者是積累好的、有特點的詞語,或者是發(fā)現(xiàn)某種獨特的表達方法,或者是品析有深刻內涵的語句,在適當?shù)牧曨}訓練中,引導孩子們逐步養(yǎng)成積累、品析、思考的閱讀習慣,掌握可行的閱讀方法。
閱讀的另一種功效就是教會孩子們寫作。只有落實好“讀寫結合”,才能實現(xiàn)閱讀的最終價值。因此在“讀”上面下了功夫,我開始在寫上面“細思量”,名家的優(yōu)秀篇目,都是寫作的好范本,要引導孩子們在讀中發(fā)現(xiàn)寫的好處。題目的擬定好在哪里?寫作順序有什么特點?結構安排有什么新意?結尾方式有什么意味?在讀中想,在讀中仿,在讀中學,在讀中練,這樣逐步深入,可以拓寬孩子的習作空間,從選材、立意、構思、謀篇布局上,豐富他們的見識。在仿寫上,尤其要舍得花力氣。曹文軒的《第十一根紅布條》,孩子們特別喜歡。從情感變化入手,我引導孩子發(fā)現(xiàn)“欲揚先抑”的寫法,讓他們也運用這樣的表達方法來寫身邊的一個熟悉的人。很多孩子掌握了一種新的寫法,看到自己采用一種新穎的方式表達獲得好評時,成就感寫在了臉上。而名家名篇也就為孩子們的寫作推開了一扇窗。仿命題,仿表達,仿語言……點點滴滴,仿著仿著,就有了大家語言的味道,就有了個性表達的自信。
利用名家名篇進行教學嘗試,孩子們感受到了大家名篇的巨大魅力,品嘗到了閱讀的快樂,語文學習也有了動力,伴著書香成長和進步的模樣,真令人深感欣慰,真不愧是經典!
為孩子們語文學習加油助力,我還在實踐的路上,我會繼續(xù)努力,繼續(xù)摸索。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