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奕汀
西藏自治區(qū)人民醫(yī)院,西藏拉薩 850000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LC)是目前臨床常用的一種微創(chuàng)手術,現(xiàn)已被應用于膽囊息肉、急慢性膽囊炎、膽囊結石等疾病治療中,取得了顯著效果[1]。LC手術具有安全性高、創(chuàng)傷性小、療效顯著、并發(fā)癥少、恢復速度快等優(yōu)點,具有與傳統(tǒng)手術不可比擬的優(yōu)勢[2-3]。既往研究顯示[4],LC手術患者如果未接受科學、有效的麻醉管理,容易出現(xiàn)較大的生理、心理應激反應,具體表現(xiàn)為心率、血壓升高等,嚴重影響了患者機體康復速度?;诖?,本研究選取本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12例LC手術患者,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本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12例LC手術患者,以雙盲隨機抽樣法分組(每組樣本容量56例)。試驗組女22例、男34例;年齡35~76歲,平均(55.6±3.7)歲;體重指數(shù)(BMI)20 ~ 27kg/m2,平均(23.52±0.44)kg/m2;疾病類型:12例膽囊息肉、18例急性膽囊炎、20例慢性膽囊炎、6例膽囊結石;ASA分級:23例Ⅰ級、33例Ⅱ級。參照組女24例、男32例;年齡36~75歲,平 均(55.6±3.7)歲;BMI 21~ 27kg/m2,平 均(23.49±0.42)kg/m2;疾病類型:14例膽囊息肉、17例急性膽囊炎、19例慢性膽囊炎、6例膽囊結石;ASA分級:22例Ⅰ級、34例Ⅱ級。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1)年齡>18歲。(2)均滿足LC手術、麻醉指征。(3)ASA分級在Ⅰ~Ⅱ級。(4)病歷資料齊全、完整。
排除標準:(1)中途從本研究退出。(2)呼吸功能異常者。(3)合并惡性腫瘤者。(4)合并循環(huán)功能障礙者。(5)處于哺乳期、妊娠期女性。(6)研究前接受過麻醉藥品、精神藥品治療者。(7)合并肺結核等疾病者。(8)合并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者。
參照組采納傳統(tǒng)麻醉管理。告知患者術前12h禁食、6h禁飲,建立靜脈通道,進行心電監(jiān)護,實施全身麻醉,根據(jù)手術應激反應、血液動力學指標等調節(jié)麻醉藥物劑量。
試驗組采納基于ERAS理念的麻醉管理。(1)術前管理,①術前訪視:根據(jù)患者具體情況,評估機體各項機能是否可以接受LC手術,提高手術以及麻醉的耐受性,建立良好的醫(yī)患關系,盡可能消除患者內心不良情緒。②術前用藥:實施個性化的術前用藥策略,術前鎮(zhèn)靜應避免使用傳統(tǒng)抗焦慮藥物,盡可能選擇右美托咪定等α-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③術前禁食禁飲:術前適當縮短禁食時間,給予適量葡萄糖溶液,避免出現(xiàn)口渴、饑餓等不適感,加快胃腸功能恢復。(2)術中管理,①優(yōu)化麻醉:選擇全身麻醉,以低潮氣量通氣呼氣末正壓保護通氣,選擇蘇醒時間短、半衰期短的麻醉藥物,如瑞芬太尼、丙泊酚等。②液體管理:采用目標導向液體治療,麻醉醫(yī)生通過檢測動脈壓變異度、每搏變異度實施目標導向液體治療,避免液體輸入過多。③控制體溫:實施術中體溫保護,將溫度維持在36℃以上,防止術中出現(xiàn)躁動、寒戰(zhàn),減慢分解代謝,確?;颊呖梢云椒€(wěn)的度過麻醉恢復期。(3)術后管理,鎮(zhèn)痛管理:實施多模式鎮(zhèn)痛管理,包括術前使用非甾體抗炎鎮(zhèn)痛劑、靜脈患者自控鎮(zhèn)痛泵、硬膜外鎮(zhèn)痛等。(4)惡心嘔吐管理,可預防性的使用5-羥色胺受體拮抗劑,避免出現(xiàn)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
比較兩組不同時間段中心靜脈壓(CVP)、心率(HR)、平均動脈壓(MAP)、術后恢復指標、術后惡心嘔吐(PONV)發(fā)生率。(1)包括T1(麻醉10min后)、T2(麻醉30min后)、T3(麻醉60min后)CVP、HR、MAP。(2)術后恢復指標:包括視覺模擬自評量表(VAS)評分、蘇醒時間、首次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VAS:總分10分,1~3分為輕度,4~6分為中度,7~9分為重度,分值越低,疼痛程度越輕[5-6]。(3)PONV發(fā)生率:無惡心、無嘔吐為I級。腹部不適、輕度惡心,無嘔吐為Ⅱ級。嘔吐癥狀明顯,但未突出內容物為Ⅲ級。嘔吐嚴重,嘔出內容物,無法控制為Ⅳ級[7-8]。
以SPSS26.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CVP、HR、MAP、術后恢復指標)采用配對或獨立樣本t檢驗,以()表示,計數(shù)資料(PONV發(fā)生率)采用χ2檢驗,以[n(%)]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試驗組 T1、T2、T3CVP、HR、MAP水平均顯著低于參照組(P<0.05),見表1。
試驗組蘇醒時間、首次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均顯著短于參照組,試驗組術后6h VAS評分顯著低于參照組(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段CVP、HR、MAP水平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段CVP、HR、MAP水平比較(±s)
組別 CVP(mm Hg) HR(次/min) MAP(mm Hg)T1 T2 T3 T1 T2 T3 T1 T2 T3試驗組(n=56) 0.65±0.04 0.72±0.091.05±0.11 70.26±1.62 73.16±1.62 75.26±1.66 88.06±1.62 90.52±2.46 90.19±1.46參照組(n=56) 0.69±0.05 0.92±0.101.39±0.26 73.66±2.85 82.62±3.66 87.62±2.62 90.29±1.95 92.64±2.49 93.62±2.55 t 4.675 11.125 9.013 7.761 17.687 29.821 6.583 4.532 8.734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表2 兩組術后恢復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術后恢復指標比較(±s)
組別 蘇醒時間(min) 首次下床活動時間(h) 術后6hVAS評分(分) 住院時間(d)試驗組(n=56) 5.62±0.62 6.25±0.57 1.62±0.26 3.26±0.26參照組(n=56) 13.26±1.95 11.39±1.24 2.69±0.33 4.33±0.41 t 27.941 28.184 19.059 16.493 P 0.000 0.000 0.000 0.000
表3 兩組PONV發(fā)生情況比較[n(%)]
試驗組PONV總發(fā)生率(3.57%)明顯低于參照組(17.86%),P< 0.05,見表 3。
LC手術是指在腹膜腔中插入特制的導管,注入CO22~5kg,在特定的壓力下在腹部切開3個長約0.5~1.5cm的小孔,解剖膽囊三角,離斷、夾閉膽囊管、膽囊動脈,最后將含有結石的整個膽囊切除[9]。腹腔鏡手術雖然是一種微創(chuàng)手術,但麻醉要求較高,尤其是對于老年患者,容易出現(xiàn)麻醉不當?shù)痊F(xiàn)象,影響手術正常進行,甚至會導致患者死亡[10-11]。據(jù)調查[12],由于免疫功能降低、手術耐受性差、腎臟臟器受損等因素的影響,70~79歲的老年人死亡率可高達3%。故加強對LC手術患者的麻醉管理對于維持手術順利進展意義重大。
ERAS將循證醫(yī)學作為管理依據(jù),結合多學科內容,盡可能減輕疾病以及手術對患者生理、心理等多方面的影響,在促進機體康復方面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13]。ERAS理念更加重視患者心理健康狀況,術前通過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可將機體維持在一個良好的病理、生理狀態(tài),提高患者對麻醉以及手術的耐受性。通過優(yōu)化術前用藥,可提高患者住院舒適度,避免出現(xiàn)過度鎮(zhèn)靜現(xiàn)象。通過縮短術前禁食時間,可避免部分患者由于長期性禁食而出現(xiàn)腸道菌群失調、感染等現(xiàn)象,有效預防術中低血壓等不良事件發(fā)生[14-15]。另外,ERAS還優(yōu)化了麻醉方式中的麻醉藥物用量,減輕了生理應激反應和炎癥反應,有效縮短麻醉蘇醒時間,有助于幫助患者及早下床活動。術后通過多模式的鎮(zhèn)痛,可幫助胃腸道功能恢復,保證機體正常的營養(yǎng)需求,促進機體康復,預防性的使用5-羥色胺受體拮抗劑,可降低PONV等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本研究顯示,試驗組 T1、T2、T3CVP、HR、MAP 均顯著低于參照組,試驗組蘇醒時間、首次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均顯著短于參照組,試驗組術后6h VAS評分顯著低于參照組,試驗組PONV總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參照組,P<0.05。提示ERAS理念應用于LC手術中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LC手術麻醉管理中采用ERAS理念,可維持血壓、心率等生命體征穩(wěn)定,縮短蘇醒時間,降低PONV發(fā)生率,臨床應用價值較高,值得將該管理理念進一步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