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維海 張利歌
11月5日,記者驅車來到延慶區(qū)海坨山的南麓。在這里,2022年北京冬奧會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工程第一標段項目正在施工。作業(yè)場地上,焊花飛濺、機械轟鳴,頭戴安全帽的工人師傅們一絲不茍地忙著各自手頭的活兒。
“我們現在站的這個位置是競速結束區(qū),海拔近1300米。目前,建設團隊正在爭分奪秒抓工期?!北本┏墙瘓F國家高山滑雪中心第一標段項目經理部黨支部(以下簡稱“項目黨支部”)書記姬生智介紹,項目建設團隊自2017年3月進場以來,在項目黨支部領導下,用智慧和汗水,在小海坨山麓開創(chuàng)出一片“冰雪新天地”。
匠心施工看旗幟
在高山滑雪中心沙盤內,明亮的光帶標識出坐落在山間各處的功能區(qū):競速賽道和訓練雪道猶如白色的瀑布由小海坨山頂向山谷蜿蜒而下;競技結束區(qū)、集散廣場等場館功能區(qū)沿山體地形鑲嵌山間,與小海坨自然山水形成交相輝映的美景。
小海坨山山高路陡,建設者們每天都面臨著巨大考驗。攻堅克難,黨員靠前。項目黨支部成立“黨員突擊隊”,喊響“我是黨員我先上,施工一線比比看”口號。
項目黨支部副書記、經理張潔擔任了“黨員突擊隊”隊長,發(fā)揮“頭雁”作用。小海坨山是國家重點森林保護區(qū)。為摸清施工區(qū)地形地貌數據,張潔帶領人員進行場地勘測。當初,這里山路崎嶇、泥濘,還覆蓋著一層枯葉雜草,人走在上面一不小心腳就會陷入石縫中。張潔沖在前面,手拿鐮刀砍斷荊棘,為后面的人開通道路。一天下來,張潔臉上和手上留下一道道被灌木和雜草剮破的血痕。
高山滑雪項目被稱作“冬奧會皇冠上的明珠”。按照規(guī)劃,本工程將建設7條雪道,全長21公里,落差約900米。冬奧會開賽后,這里將舉行滑降、超級大回轉、大回轉、回轉等11個項目的比賽。由于項目選址在高海拔山區(qū),冬休期比較長,按照估算項目實際施工時間僅有24個月,再加上項目施工技術標準要求高,施工團隊壓力超乎尋常。
“開路先鋒是黨員,匠心施工看旗幟?!标P鍵時刻,項目黨支部充分發(fā)揮戰(zhàn)斗堡壘作用,發(fā)出“用責任鑄就精品”的號召,要求黨員樹牢責任意識,帶頭沖鋒,搶抓施工黃金期,用匠心雕刻“冬奧明珠”。
針對施工點多、面廣、戰(zhàn)線長的特點,項目部將施工區(qū)劃分為集散廣場、中間平臺、競技結束區(qū)和山頂出發(fā)區(qū)4個區(qū)域,項目黨支部在每個區(qū)域設置黨員責任區(qū),把黨員配備在技術、質量、安全等關鍵崗位上。
在搶抓施工進度中,6名黨員帶頭投身山頂出發(fā)平臺建設。山頂平均每10天中至少有7至8天是大風天。青年突擊隊員王向遠心有余悸地介紹,從簡易宿舍出來時,人被吹得東倒西歪;大風裹著石屑打在臉上,就像刀割一樣。但是,項目施工人員無所畏懼。
在黨組織的引領下,項目施工團隊創(chuàng)造了4個月澆筑6萬立方米混凝土、1個月完成1萬多平方米幕墻安裝的“鐵軍速度”。
為了建設精品工程,張潔帶領黨員和項目團隊共計研發(fā)和推廣新技術應用33項。其中,依托工程BIM技術開發(fā)出三維數字化項目管理平臺,實現項目建造過程中成本、進度、質量、安全、工程資料等全業(yè)務內容的可視化展現。利用此技術平臺優(yōu)化了C1雪道原有技術設計,把雪道建造技術提高到世界領先水平,受到國際雪聯(lián)專家高度好評。
用擔當呵護綠色
“瞧,那邊工人師傅們正在為場地護坡覆蓋金屬防護網。來年春天,坡面上還要種上植被?!痹诩V場施工現場,姬生智不時指著遠處的施工點向記者介紹,“對我們來說,項目施工關鍵一點就是抓好環(huán)保?!?/p>
小海坨山林木叢生、鳥叫蟲鳴,自然環(huán)境優(yōu)美。國家高山滑雪中心生態(tài)修復面積占全部賽區(qū)的二分之一,涉及雪道面和雪道邊坡生態(tài)修復、建筑周邊綠化及生態(tài)修復和索道沿線生態(tài)修復等,工作面大、難度高。為此,項目黨支部指出:“綠色辦奧”是北京冬奧會的核心理念之一,全體人員要“用擔當呵護綠色”,確保施工建設和生態(tài)保護、生態(tài)修復同步推進。
“90后”女孩陳陳2018年研究生畢業(yè)后,就來到了工地負責項目的生態(tài)保護和修復工作。為了編制項目環(huán)保技術資料庫,她穿上沖鋒衣、腳踩登山鞋、背上雙肩包,每天翻山越嶺進行數據采集?!拔业倪@身打扮,也是同事們的標配。一旦上了山,就不知道什么時候能下山。所以,忙到中午,就只能在山上就著涼水啃饅頭。有時候天氣炎熱,身上帶的水不夠喝,我們就只能喝山溝里的水。”經過前期努力,陳陳和同事們根據《2022年北京冬奧會及冬殘奧會延慶賽區(qū)國家高山滑雪中心項目環(huán)境影響報告書》為賽區(qū)的生態(tài)建設制訂了專項施工方案,獲得有關部門高度評價。
為了避免外來有害動植物入侵,最大限度地保護植被,項目黨支部還完善了有關工作流程,要求所有新進物料必須提出進場書面申請,向監(jiān)理單位申報后才能進場,并按照現場文明施工的相關規(guī)定把物料外包裝箱集中堆放在指定位置。還規(guī)定,建設中能避讓的植物就避讓,不能避讓的要選擇近地移植;如果不能近地移植,則整體移栽。如今,他們在山腳下已建成300畝的遷地保護基地,移植植物2萬多株。
“2020年10月初,我們開始對建筑物周邊和雪道邊坡進行景觀修復,預計2020年底全部竣工交付?!奔潜硎?,“落實‘綠色辦奧理念,我們每時每刻在行動,確保了生態(tài)環(huán)境不因施工而改變。目前,保護生態(tài)的效果正在顯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