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磊
摘 要:化學非經常性廢水池底部積有淤泥,影響廢水系統正式投運,清淤為受限空間作業(yè),工作前要充分做好安全措施及事故預想,避免出現安全事故。
關鍵詞:清淤;受限空間;強制通風;窒息
一、目的
化學非經常性廢水池底部積有淤泥,含泥廢水污染廢水處理系統,使廢水系統故障,故需要清理化學非經常性廢水池底部淤泥,正常投運廢水處理系統,保證我廠零排放目標。
二、依據
公司管理標準:Q/YD-105.31.2012.A-2019《危險作業(yè)管理標準》
三、施工應具備條件
1、施工方案審批并組織清理相關人員進行安全學習交底;
2、開工前辦理好檢修工作票、受限空間作業(yè)申請表,嚴格按照規(guī)定執(zhí)行;
3、提前辦理好現場臨時用水申請。
四、施工措施布置
1、辦理化學非經常性廢水池底部清理淤泥工作票,關閉所有流入非經常性廢水池隔離門并確認嚴密,放盡積水;
2、開啟非經常性廢水池頂部人孔門,人孔處設置軸流風機強制通風;
3、現場臨時用水按照規(guī)定嚴格執(zhí)行;
4、清理淤泥盡量采用消防水沖趕加潛水泵抽運的方法清理,必要時輔助人工鏟轉的方法。
五、組織措施
1、領導小組:
組長:設備部部長
副組長:設備部副部長、技術分部主任、安全監(jiān)察分部主任、項目經理
成員:設備部安全專責、生產經營部安全專責、項目部安全員
2、項目工作組:
組長:項目負責人
成員:工作班成員。
3、池內開工前由領導小組組織人員進入池內檢查具備工作條件方可開始施工
4、工人在池內工作期間,項目負責人和工作負責人必須連續(xù)在現場監(jiān)護,不得離開現場,項目負責人或工作負責人離開現場的,必須暫停池內工作。
5、安全監(jiān)督人員任何時候需要有其中一人在現場監(jiān)督。
6、夜間不得進入池內開展清理工作。
六、安全技術措施
1、進入施工現場必須帶安全頭盔。所有參與施工人員必須佩戴安全帽、工作服、工作鞋等安全防護用品。
2、嚴格遵守執(zhí)行電廠有關安全規(guī)定,防止人身和設備事故發(fā)生。
3、進入受限空間,需嚴格執(zhí)行受限空間規(guī)定,進入前需檢測有害氣體含量,同時進行動物試驗,將活雞拋入池中央3個小時左右無異常,工作人員方可進入工作,進入底部清理淤泥操作人員必須配帶正壓式呼吸器;并設專人及消防員全程監(jiān)護,在人孔處備用兩套正壓式呼吸器和足夠長繩索,以便應急救援使用。
4、現場使用照明電源必須不大于12V。
5、清理淤泥過程中,若身體稍有不適,需立即停止工作,退出現場。
6、在非經常性廢水池頂部加開兩個600x600人孔,施工期間,總共四個人孔門應均處于打開狀態(tài),其中兩個人孔門布置兩臺軸流通風機(一臺功率0.52KW,風量3600m3/h、另一臺功率0.25KW,風量2000m3/h)強制送風,再布置一臺軸流通風機(功率0.55KW,風量5300m3/h)在人孔處抽風,保障非經常性廢水池內部空氣正常流通(如下圖所示,紅色方框為加開人孔)。人孔門打開后及時用硬圍欄穩(wěn)固封閉,并設置警示標志,防止有人墜落。
7、應隨時對排水到非經常性廢水池的管道進行檢查,發(fā)現泄漏或異常需立即停止工作,退出現場。
8、有酸、堿排污門排至非經常性廢水池,禁止長時間站立在排污門正下方工作。
9、對缺氧窒息或中毒人員及時進行急救。一般是先將傷員移到新鮮空氣中,根據具體情況采取人工呼吸(NO2、H2S中毒除外)或其他急救措施。
七、 危險點分析與預控措施
八、應急處理
1、當出現人身傷害事故時應按照公司《人身事故應急預案》(QZSR.YA06.00-2020)執(zhí)行。發(fā)生人身傷害事故時,立即上報值長及項目負責人,并逐級上報。
2、針對本項目現場應急處置措施如下:
1)、中毒窒息應急措施:
(1)、發(fā)現中毒者后應立即消除毒氣來源。
(2)、不盲目施救,應觀察周圍環(huán)境,佩戴正壓式呼吸器進行施救,禁止無措施情況下進行盲目施救,施救時應有監(jiān)護。如施救難度較大情況下應求助專業(yè)救援人士。
(3)、施救后應及時將中毒者轉移到通風處,解開上衣扣,及時撥打120.
(4)、應及時在有毒氣體附近設置隔離帶,張貼警示標語,避免其他人誤入中毒。
2)、酸傷害應急措施
(1)、立即脫去或剪去污染的工作服、內衣、鞋襪等,迅速用大量的流動水沖洗創(chuàng)面,至少沖洗10~20分鐘,特別對于硫酸灼傷,要用大量水快速沖洗,除了沖去和稀釋硫酸外,還可沖去硫酸與水產生的熱量。
(2)、初步沖洗后,用5%碳酸氫鈉液濕敷10~20分鐘,然后再用水沖洗10~20分鐘。
(3)、清創(chuàng),去除其他污染物,覆蓋消毒紗布后送醫(yī)院。
(4)、對呼吸道吸入并有咳嗽者,霧化吸入5%碳酸氫鈉液或生理鹽水沖洗眼眶內,傷員也可將面部侵入水中自己清洗。
(5)、口服者不宜洗胃,尤其口服已有一段時間者,以防引起胃穿孔。可先用清水,再口服牛乳、蛋白或花生油約200毫升。不宜口服碳酸氫鈉,以免產生二氧化碳而增加胃穿孔危險。大量口服強酸和現場急救不及時者都應急送醫(yī)院救治。
3)、堿傷害應急措施
(1)、皮膚堿灼傷脫去污染衣物,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污染的皮膚20分鐘或更久。對氫氧化鉀灼傷,要沖洗到創(chuàng)面無肥皂樣滑膩感;再用5%硼酸液溫敷約10~20分鐘,然后用水沖洗,不要用酸性液體沖洗,以免產生中和熱而加重灼傷。
(2)、眼睛灼傷立即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傷員也可把面部浸入充滿流動水的器皿中,轉動頭部、張大眼睛進行清洗,至少洗10~20分鐘,然后再用生理鹽水沖洗,并滴入可的松液與抗生素。
九、結束語
通過安全預防措施的制定和監(jiān)督實施,化學非經常性廢水池底部清淤工作順利完成。我廠廢水系統可以正常投運。保證了零排放的目標。
參考文獻:
[1]何艷麗;對電力安全實行風險管理的探討[J];電力安全技術;2013年0期
[2]賈樹杰;;加強檢修作業(yè)現場安全管理[J];電力安全技術;2008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