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洋
F1歷史上第一位黑人車手總冠軍劉易斯·漢密爾頓
2020 年的勞倫斯世界體育獎,第一次將年度最佳男運動員獎同時頒給了兩個人:33 歲的梅西和35 歲的F1(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biāo)賽)車手劉易斯·漢密爾頓。
和梅西并列“最佳”,并沒有一丁點捧高劉易斯·漢密爾頓——無論看成就、人氣還是地位。
F1 每個賽季(每年)會決出一位年度車手總冠軍,在F1的70 年歷程里,漢密爾頓已經(jīng)捧走了6 座車手總冠軍獎杯。
讓整個故事充滿傳奇色彩的是,漢密爾頓是歷史上第一位正式參加F1 的黑人車手,更是第一位黑人F1 車手總冠軍。
眾所周知,賽車是一項很費錢的體育運動。歷史上贏得F1總冠軍的幾十位頂級車手,幾乎是清一色的白種人;將范圍拓寬到所有參賽車手,別說黑人車手,連亞洲面孔都寥寥無幾。而偏偏,漢密爾頓就是一個家境并不算殷實的黑人車手。
1985 年, 漢密爾頓出生于一個普通的英國工薪家庭,父親從事IT 行業(yè),父母在他兩歲時離婚,他還有一個患有大腦麻痹癥的弟弟。
和很多成功的賽車手類似,6 歲時漢密爾頓的父親獎勵給他一輛卡丁車作為禮物。憑著興趣和天賦,兩年后他開始在父親的支持下參加職業(yè)卡丁車比賽。
1995 年, 漢密爾頓遇到了生命中的貴人——邁凱倫F1 車隊主管、賽車界傳奇大佬羅恩·丹尼斯。在一場卡丁車比賽中,羅恩·丹尼斯受邀擔(dān)任頒獎嘉賓,10 歲的小漢密爾頓勇敢地對他說,自己“希望有一天能夠為邁凱倫開車”。這句話,如今已經(jīng)被視為漢密爾頓傳奇的開端。
年幼的漢密爾頓憑借天賦表現(xiàn),當(dāng)然還有適時的自信,給身居高位的邁凱倫主管留下了深刻印象,3 年后,他被納入了邁凱倫車隊的青年車手計劃。
有了邁凱倫的支持,漢密爾頓的賽車天賦開始盡情釋放。從卡丁車到低級別方程式, 再到F3,再到GP2(現(xiàn)更名為F2),漢密爾頓一路奪冠奪到手軟。2007 年, 剛剛在GP2 贏得總冠軍的漢密爾頓,自然進(jìn)入了邁凱倫F1 車隊的車手選擇中。
其實歷史上,極少有初出茅廬的菜鳥車手,能直接進(jìn)入邁凱倫、法拉利這樣的頂級車隊。但不巧,那一年賽季開始前,邁凱倫麾下兩名車手皆離隊不再續(xù)約。羅恩·丹尼斯花重金將2005 年、2006 年的總冠軍費爾南多·阿隆索拉進(jìn)了邁凱倫,力圖讓邁凱倫車隊重返世界冠軍寶座。眾所周知,阿隆索雖然“只有”兩座F1 車手總冠軍獎杯, 但含金量卻是沉甸甸的——正是他,終結(jié)了舒馬赫和法拉利F1 的多年統(tǒng)治。有了這么一個保險,丹尼斯決定冒險將剩下一個名額留給年輕的“自家人”。于是漢密爾頓神奇地“一年級保送進(jìn)清華”,外界紛紛擔(dān)憂:羅恩·丹尼斯是不是對自己的眼光過度自信了?
2007 年的事實表明, 那些擔(dān)憂毫無必要,卻又意外地正確。
漢密爾頓第一場比賽便給了世人驚喜:不僅首戰(zhàn)便登上領(lǐng)獎臺(前三),而且要不是車隊暗中“安排”,他會排在隊友阿隆索身前。從這時開始,阿隆索和漢密爾頓兩位隊友,反而成了針鋒相對的敵手。兩人矛盾愈演愈烈,直到賽季中期,全世界都已經(jīng)知道:這兩個人要為了冠軍榮譽,爭個你死我活。
2007 年下半賽季兩人鷸蚌相爭。在形勢一片大好的情況下,兩人誰也沒能拿到當(dāng)年的車手總冠軍, 反而, 法拉利車隊的基米·萊科寧漁翁得利。車隊總冠軍也泡湯了,因為阿隆索盛怒之下舉報自家車隊竊取對手機密,邁凱倫被取消了全年車隊積分,可謂損失慘重。
2008年,阿隆索憤然離開,邁凱倫車隊全力支持漢密爾頓。這一年過程是驚險的,結(jié)果卻是完美的:僅23歲的漢密爾頓贏得了自己的第一個F1車手總冠軍。同時,漢密爾頓也一度刷新了當(dāng)時F1史上最年輕總冠軍紀(jì)錄。
第一年,以1分之差與總冠軍失之交臂;第二年,以1分之差驚險贏得人生第一個桂冠。這樣神奇的開局方式,似乎已經(jīng)預(yù)示了后面的非凡成就。
2009年,F(xiàn)1迎來規(guī)則大改,一切全亂了套。原先爭冠爭得你死我活的兩支車隊,法拉利和邁凱倫全都啞火。2010?2013年,異軍突起的紅牛車隊和比漢密爾頓更年輕的維特爾稱霸了F1。漢密爾頓和邁凱倫車隊雖然偶爾也能攪攪局,但始終沒法打破壟斷。
2012年年末,漢密爾頓做出了人生中最重要也是最正確的一步:離開邁凱倫,轉(zhuǎn)會剛成立兩年的梅賽德斯·奔馳車隊。
來到奔馳車隊,漢密爾頓的隊友,正是他童年時期的隊友兼朋友——尼科·羅斯伯格。
在奔馳度過一個過渡般的2013年賽季,從2014年開始,奔馳成功取代了之前的紅牛車隊,成為F1賽場上新的統(tǒng)治者。他們擁有比其他所有對手都快出一截的賽車,每場比賽往往剛一開賽,就只剩下兩位奔馳車手在前面爭斗,而剩下的賽車只能在后面爭奪第三名。
年度總冠軍的頭銜不是你就是我,這樣的情況下,漢密爾頓與羅斯伯格,兩位童年好友之間的關(guān)系變得非常微妙。
2014年、2015年,漢密爾頓連續(xù)兩年勝過隊友一籌,2016年,漢密爾頓終于惜敗于好友羅斯伯格。而就在擊敗漢密爾頓、贏得車手總冠軍的第二天,羅斯伯格在身背合同的情況下突然宣布退役。
隨著昔日好友羅斯伯格退役,漢密爾頓得到了奔馳車隊的全力支持。2017年、2018年再到2019年,雖然奔馳賽車的統(tǒng)治力不如之前明顯,但漢密爾頓依然憑借實力穩(wěn)定發(fā)揮,將自己的車手總冠軍獎杯數(shù)量從3個,一步步刷新到4個、5個、6個。在奔馳車隊,他終于締造了屬于自己的時代。
2020年,他將為第7個總冠軍頭銜而戰(zhàn),一旦成功,他將真正成為與舒馬赫平齊的F1神話。
《頭文字D》中有句話,車手就該是有脾氣的。和幾乎所有成功的賽車手一樣,漢密爾頓從來就不是一個完美的人,尤其是在職業(yè)生涯的初期,年輕車手的脾氣從來都是暴躁而不計后果。
2007年第一個賽季,在與隊友阿隆索的爭斗過程中,當(dāng)時還顯稚嫩的漢密爾頓沒有頂住巨大的精神壓力。在自己形勢一片大好的局面下,他用賽季末兩個非常低級的失誤,將幾乎到手的總冠軍白白讓給了法拉利車隊的對手。“第一個賽季就奪冠”的夢幻故事因此而破滅。2008年,他與法拉利對手的較量頻頻出格,甚至上演過維修區(qū)沒看見紅燈、將停在前方的對手撞出局的低級錯誤。
賽場外,漢密爾頓也從來不是一個“好男孩”的形象,但他正逐漸成長為一個內(nèi)心越發(fā)成熟的體壇老手。
2019年8月的F2比賽中,法國車手安東尼·胡伯特發(fā)生嚴(yán)重撞車事故不幸遇難,年僅22歲。目睹事故的漢密爾頓隨后發(fā)表了一段悼文:“每一個觀看和享受賽車這項運動的人,如果你有任何一秒鐘認(rèn)為我們所做的一切是安全的,那就大錯特錯了。所有的賽車手在走上賽道時,生死就懸于一線,人們應(yīng)該嚴(yán)肅地感激他們,因為再多感激也不為過……對我而言,胡伯特是個英雄,他為追尋自己的夢想而承擔(dān)這樣的風(fēng)險。我為發(fā)生的一切而悲痛。那就讓我們將他銘記。”
如你所見,這個35歲的黑人王者、天才車手,依舊像個壞孩子,但他早已長大了。
(摘自“虎嗅”微信公眾號,本刊有刪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