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聰聰
(北京市昌平區(qū)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北京 102200)
2型糖尿病為慢性消耗性疾病,隨時間延長病情也會隨之加重,進而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尤其是大部分患者因對糖尿病認知度不高,更易出現(xiàn)嚴重不良心理而導致治療依從性降低,從而影響療效,使病情快速進展[1]。因此,應在治療2型糖尿病時予以患者適當健康宣教,以強化疾病認知度,改善患者不良心理。基于此,本文以我院收治的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為例,予以分組干預,探究健康宣教措施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和認知狀況的影響,現(xiàn)分析如下。
將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實驗組,各75例。所有患者均確診為2型糖尿病,并均知情同意本研究,且已排除其他類型糖尿病、嚴重肝腎功能障礙、精神異常、意識障礙、癲癇、孕產(chǎn)婦等患者。其中,實驗組有42例男,33例女,年齡35-75(55.53±7.86)歲。對照組有39例男,36例女,年齡36-73(55.48±7.81)歲。經(jīng)統(tǒng)計學計算后,兩組數(shù)據(jù)顯示,P>0.05,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可予以對比。
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即:一般健康教育、飲食護理、用藥指導及病情監(jiān)測等。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行健康宣教,即:經(jīng)院內(nèi)講座、視頻播放、宣傳手冊、幻燈及病友交流會等強化患者糖尿病知識培訓,并結合患者實際病情、生活習慣、護理需求等予以個性化健康宣教,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告知患者糖尿病知識、發(fā)病原因,飲食、運動及良好心理對于病情改善的重要性及遵醫(yī)囑規(guī)律用藥、按時檢測血糖對于穩(wěn)定血糖的重要意義,以提高患者疾病認知度,使患者能夠自主予以相關注意事項監(jiān)測,并進行相關并發(fā)癥防控等。
比較兩組心理及認知狀況?;颊咝睦頎顩r經(jīng)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定,隨分值升高患者不良心理越重?;颊哒J知狀況以我院自制問卷調(diào)查,隨分值升高患者認知程度越高。
以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2.0處理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n(%),計量資料(±s);差異檢驗:計數(shù)資料x2,計量資料t,P<0.05,比較有統(tǒng)計學差異。
護 理 前, 實 驗 組S A S 、 S D S 、 認 知 評 分 分 別 為(57.36±8.26)、(53.75±6.13)、(23.57±2.37);對照組S A S、S D S、認知評分分別為(5 6.2 8±8.1 7)、(54.57±6.27)、(23.04±2.49)。護理后,實驗組SAS、SDS、認知評分分別為(38.05±7.31)、(38.01±4.37)、(8 4.2 5±5.28);對照組S A S、S D S、認知評分分別為(48.44±7.38)、(46.52±4.83)、(52.40±8.00)。護理前,兩組SAS、SDS及認知評分相比,P>0.05,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護理后,相比對照組,實驗組SAS、SDS評分更低,認知評分更高,P<0.05,比較有差異性。
多數(shù)2型糖尿病患者缺乏對糖尿病的認知,這種情況導致部分患者并未重視病情,部分患者過度重視病情甚至出現(xiàn)嚴重恐懼心理,進而導致患者機體抵抗力降低、依從性差、病程長、不遵醫(yī)囑用藥等而嚴重阻礙療效,致使病情加重而影響患者身心健康[2]。因此,提高對疾病的認知度,掌握疾病相關知識,利于患者依從性提高,從而加快病情改善。本文研究中,筆者予以了實驗組患者健康宣教,從患者自身病情入手,結合患者文化程度,予以患者疾病知識、治療及飲食、運動、生活習慣指導,并告知患者血糖監(jiān)測、遵醫(yī)囑用藥、良好心理對于病情改善的好處,以此強化患者認知程度,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研究結果顯示,相比對照組,實驗組患者心理狀態(tài)、認知程度更佳。
綜上所述,予以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宣教效果頗佳,可有效緩解患者不良心理,提高患者認知程度,可予以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