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丏尊 葉圣陶
看到“景物”兩字,往往聯(lián)想到山明水秀,好像這兩字所指的純屬自然界方面。但我們這里并不取這樣的狹義。我們把環(huán)繞著我們的很多都稱為景物,自然山水固然是景物,人為的房屋和市街也是景物,也不專指美麗的、賞心的而言,就是丑惡的、惱人的也包括在內(nèi)。
描寫景物,第一要選定自己的“觀點”。或者是固定的,就好比照相時站定在一個地方,向四周的景物拍許多照片;或者是逐漸移動的,就好比照相時步步前進,隨時拍幾張照片。觀點不同,對于景物的方位、物像的形態(tài)、光線的明暗等都有影響。我們?nèi)绻麑χ鴮嶋H的景物動筆,這一些只要抬起頭來看就可以知道,但如游歷歸來以后寫游記,這些項目就不能一看而知;倘若不在記憶中選定自己的觀點,往往會弄到方位不明、形態(tài)失真、明暗無準,那就離開“描寫”兩字很遠了。
第二要捉住自己的印象。眼睛怎樣看見就怎樣寫,耳朵怎樣聽見就怎樣寫,內(nèi)心怎樣感念就怎樣寫?!霸鹿馊缌魉话悖o靜地瀉在一片葉子和花上”,把視覺的印象捉住了;“輕輕地推門進去,什么聲息也沒有”,把聽覺的印象捉住了;“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個世界里”,把意識界的印象捉住了。因為捉得住印象,能夠把自己和景物接觸時候的光景表達出來,所以這幾句都是很好的描寫。反過來想,就可以知道凡不注意自己和景物接觸時候的光景,捉不住什么印象,而只把一些概念寫入文章中,那絕不是好的描寫。如庸俗的新聞記者記述會場情景,總說“到者數(shù)百人,某某登臺演說,發(fā)揮頗為詳盡”;又如不肯多用一點心思的學生,你叫他描寫春景,他提起筆來總是“山明水秀,柳綠桃紅”?!暗秸邤?shù)百人……”“山明水秀……”只是平時的概念,并沒有當時的印象,所以不能把會場的空氣和春景的神態(tài)描寫出來。
還有一層應該知道,就是描寫雖然可以用形容詞和副詞,但不能??啃稳菰~和副詞。因為這些詞并不具體,你就是用上一串的“美麗”或“非?!?,人家也無從得到實感。有時候不用一個形容詞或副詞來描寫,只說一句極簡單的話,但因為說得具體,卻使人恍如親歷。如不說“寂靜”而說“什么聲息也沒有”,就是一個例子。描寫須要具體,不獨對于景物,對于其他也如此。
(摘自《七十二堂寫作課》,開明出版社,Stacy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