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靜怡
摘?要:表演游戲是幼兒園游戲的一種基本形式,能促進幼兒語言、思維、社會性和情感的全面發(fā)展。小班幼兒樂于參加表演游戲,具有一定的興趣性和創(chuàng)造性,在表演游戲中也呈現(xiàn)出缺乏目的性、合作性和連貫性等特點。根據(jù)小班幼兒表演游戲的特點,教師應為幼兒選擇情節(jié)簡單、對話少、動作重復的文學作品,為幼兒提供形象逼真的材料和玩具,幫助小班幼兒理解文學作品,進行示范表演,加強角色意識和合作意識來引導表演游戲的順利開展,提高游戲的水平和質量,促進幼兒的身心和諧發(fā)展。
關鍵詞:小班;表演游戲;特點;指導策路
【中圖分類號】G61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8877(2020)27-0071-01
表演游戲是指幼兒根據(jù)故事或童話等文學作品的內容和情節(jié),通過角色扮演,運用語言、動作和表情進行表演的一種游戲形式。表演游戲在幼兒園運用廣泛,它能促進幼兒語言、思維、社會性和情感等多方面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指出,要珍視游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幫助幼兒園教師和家長了解3-6歲幼兒學習與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和特點,實施科學的保育和教育,讓幼兒度過快樂而有意義的童年。幼兒從小班開始對表演游戲產(chǎn)生強烈的興趣,因此,了解小班幼兒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表演游戲的特點,有助于教帥運用正確的策略指導表演游戲,從而提升游戲的水平和質量,促進幼兒德、智、體、美的全面發(fā)展。
1.小班幼兒表演游戲的特點
(1)樂于參加表演游戲,具有興趣性
游戲是幼兒的天性,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小班幼兒樂于參與表演游戲,對表演游戲有強烈的興趣,并能體驗表演游戲的快樂。小班幼兒喜歡聽故事,尤其喜歡聽對話簡單、動作重復、情節(jié)有趣的故事;喜歡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如小貓、小熊、大灰狼、蝴蝶等小動物;喜歡表演故事中的情節(jié),將童話故事用自己的方式演繹出來;喜歡運用語言、動作和表情來表現(xiàn)文學作品中角色的特征。
(2)創(chuàng)新語言再現(xiàn)文學作品,具有創(chuàng)造性
表演游戲以文學作品為依托,但小班幼兒往往不會按照原有的故事情節(jié)來進行角色表演,而是會使用自己的語言、動作和表情再現(xiàn)文學作品。例如,小班幼兒在表演《三只小豬》時,沒有用原故事中大灰狼的語言,而是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自己的語言,對小班幼兒在表演游戲時,對文學作品中的角色進行模仿和想象,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造性。
2.小班幼兒表演游戲的指導策略
(1)選擇情節(jié)簡單、對話少、動作多的文學作品
由于小班幼兒開始對表演游戲產(chǎn)生濃厚興趣,因此教師應該為幼兒選擇趣味性強且易于表演的文學作品。小班幼兒的動作發(fā)展先于語言發(fā)展,對游戲的興趣性大于表演性,所選擇的文學作品應具有情節(jié)簡單、對話較少、動作重復等特點,以便小班幼兒理解和表演。例如,《三只小豬》中只出現(xiàn)三只小豬蓋了房子被大灰狼吹走的情節(jié);《拔蘿卜》中只要求幼兒重復表演“拔蘿卜”的動作;《三只蝴蝶》中出現(xiàn)了大量重復的對話“我們三個好朋友,相親相愛不分手,要來一塊兒來,要走一塊兒走”。由此可見,情節(jié)簡單、對話較少、動作重復的文學作品,更能吸引小班幼兒的興趣,激發(fā)其表演的欲望。
(2)提供形象逼真的服飾和道具
為幼兒提供表演游戲的環(huán)境和材料—服裝、道具、布景是幼兒進行表演游戲的重要條件。小班幼兒處在具體形象思維的初級階段,抽象思維能力較弱,對角色的扮演往往容易受到材料的影響。因此,教師應為幼兒提供形象逼真、想象程度較低的服飾和道具,幫助幼兒分辨和表演角色。例如,在表演游戲《小白兔和大灰狼》中,如果只用一些卡片做的兔耳朵和大灰狼尾巴,難以讓幼兒感受角色的典型特征,教師可使用一些白色和灰色的毛絨材質制作兔耳朵和狼尾巴,幫助幼兒體會小白兔和大灰狼的直觀形象。形象逼真、想象程度較低的成品游戲材料更能引發(fā)小班幼兒的想象,吸引幼兒參與表演游戲。
(3)幫助小班幼兒理解文學作品
理解文學作品是幼兒開展表演游戲的基礎,而小班幼兒的理解能力較弱,需要教師通過多種形式幫助小班幼兒理解文學作品。在表演游戲開始前,教師可以通過講解、談話、游戲、體驗活動等方式幫助幼兒熟悉故事情節(jié)。例如,小班幼兒第一次表演游戲《小蝌蚪找媽媽》時,由于不熟悉故事情節(jié),整個故事表演稍顯平淡。教師可利用集體教學活動再次和幼兒復述故事情節(jié),引導幼兒把握小蝌蚪和青蛙媽媽的心理狀況,重點強調故事中語言、動作和表情;幼兒在開展古詩表演《詠鵝》之前,教師可利用餐前活動的機會,帶領幼兒一起玩《詠鵝》的手指游戲,幫助幼兒熟悉鵝的形象特征,為下一次表演游戲奠定基礎。
綜上所述,小班幼兒的表演游戲具有興趣性、創(chuàng)造性的特點,但由于年齡發(fā)展的限制,也呈現(xiàn)出缺乏生動性、合作性和連貫性等特征。針對這些特點,教師可在表演游戲開展前為幼兒選擇合適的文學作品、提供形象逼真的材料、幫助幼兒理解文學作品,在表演游戲開展的過程中為幼兒進行示范表演,加強幼兒的角色意識和合作意識。幼兒園應重視表演游戲的教育價值,不斷提高幼兒的表演技巧,提升表演游戲的質量,最終促進小班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吳曉梅.組織好幼兒一日活動的過渡環(huán)節(jié)[J]. 寧夏教育,2017(12)
[2]馬平平.淺談角色游戲中幼兒自主性的培養(yǎng)[J]. 名師在線,20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