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馬營中學 楊 饔
數學是一門基礎性、應用性學科,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初中數學學習是學生掌握數學技能,培養(yǎng)數學思維,解決實際問題的極為重要的階段,初中階段若沒有打下良好的數學基礎,必然使學生在高中乃至此后各個學習階段的數學學習受到影響,也必然使學生其他學科的學習受到影響,更重要的是學生難以形成數學思維以解決實際問題。而數學學習最主要的渠道就是課堂,因此,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極為重要。
新課改背景下,要求教師將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即學生占主導地位,教師鼓勵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并幫助學生解決問題。但是當前,數學課堂教學的主要模式仍然以教師講、學生聽為主,課堂上教師占據主導地位,學生被動聽講,教師的教學仍然是單向的傳教式。在這種“聽書式”教學模式下,大部分學生會失去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而這也是很多學生在課堂上精力不集中、容易走神的原因。特別是數學教學中,教師認為將理論講解清楚,做幾道練習題就算大功告成,這使學生不能領會到數學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作用,失去了數學學習的本質意義?!皵祵W教師應正確認識自身角色與定位,將課堂還給學生,尊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的主觀意識得以有效發(fā)揮。”
在“滿堂灌”的單向教學模式下,教師進行數學教學,不會過多地考慮教授的方法或方式,更不會專門設計趣味性內容,只是按部就班地對教材內容進行解讀,完全忽略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課堂教學過程單調、枯燥和沉悶。筆者根據多年的數學教學實踐和經驗發(fā)現,學生是否對數學學習有興趣是能否學好數學學科的關鍵性因素。如果學生沒有興趣,就會出現逃避、放棄甚至厭煩等行為,而這也將形成惡性循環(huán)。教師認為學生不認真學,學生認為教師講得無趣。盡管近年來,大部分教師意識到了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對數學學習的重要意義,但是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仍然堅持固有的做法,或者淺嘗輒止,沒有形成體系化、專業(yè)化的教學方式。
傳統(tǒng)的教學目標中,教師教學的最終導向是學生能夠在考試中取得好的成績,這是應試教育的典型做法。新課改背景下,要更加突出對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培育,考試只是作為一種檢測學生學習效果的輔助手段,即新課改的最終目標是培養(yǎng)具有核心素養(yǎng)的優(yōu)秀人才,而不是考試得高分的應試高手。當前,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很多學校和教師仍然以分數為標準來評價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效果,這使課堂教學仍然以傳統(tǒng)的應試為目標。在這種教學目標的驅使下,教師期望通過充分、飽滿的講解過程使學生掌握知識,甚至要求學生死記硬背,只要能夠正確解答題目即可,至于對理論是否理解,是否能靈活運用,教師并不關心。“應試教育使得學生的數學學習除了試卷分數外再無其他追求, 這使得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以及拓展思維都得到了限制,對于其以后的數學學習是沒有益處的。”
構建高效的數學課堂教學,教師首先要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擺脫傳統(tǒng)的“滿堂灌”式的做法。教師必須轉變思維,更新觀念,將課堂交給學生,更多地開展探究性學習,使學生主動發(fā)現問題,教師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解決問題。例如,有的學生對某一類問題已經掌握,不需要再進行講解,如果對這類問題仍然進行統(tǒng)一講解,對已經掌握知識的學生來說相當于浪費時間。對于學生存在的普遍性問題或難題,教師要歸類整理,再統(tǒng)一進行講解,這樣做的好處就是提升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此外,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對學生創(chuàng)新性思維和探索性思維的引導和培養(yǎng)。例如,在教學某一數學概念或者公式時,教師可以將概念的具體定義進行拆分,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使學生主動掌握概念的含義,并引導學生嘗試運用概念或公式去解決問題。
要真正實現對傳統(tǒng)數學教學方式的改變,教師必須從根本上認識到學生學習興趣建立的重要作用。教師首先要建構自身的教學語言,使課堂教學擺脫朗誦式、照本宣科式的做法,讓教學語言充滿激情,充滿趣味。其次,教師充分運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內容不僅包含對課程學習的設計,還應加入更多的與課程相關的各類輔助資料,如圖片、演示動畫等,使學習過程充滿樂趣。另外,教師要重視新媒體在教學過程中的重要作用,運用新媒體終端,教師可以共享和發(fā)布與課程相關的各類網絡資源,教師也可以通過對數學教學內容的加工制作學生喜聞樂見的音頻、視頻等。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掌握一定的新媒體技能,能夠通過智能手機、IPAD、PC 等進行資源發(fā)布?!靶旅襟w技術的運用是時代進步的一種體現,具有更加生動、形象的特點,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的優(yōu)勢也非常顯著?!?/p>
新課改背景下,要真正實現數學高效課堂的建構,初中數學教師必須改變教學觀念,主動摒棄以應試為最終目的的教學實踐,教學的最終導向要向培育具有數學素養(yǎng)、掌握數學能力的應用型人才看齊。首先,教師要放棄傳統(tǒng)教學中要求學生死記硬背的做法,學會引導式教學,使學生在教師的引領下主動探求知識的邏輯和內構。其次,教師要將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進行充分的關聯,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問題,從而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欲望,真正提升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