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青島市即墨區(qū)教育體育局教研室)
學期初,根據(jù)整冊教材的知識內(nèi)容、單元主題、課前準備、實驗探究、課后拓展統(tǒng)籌規(guī)劃,設置了“課前三分鐘”的主題,讓學生提前做好準備,將課前三分鐘落到實處。上課伊始,拿出三分鐘時間給學生一個展示交流的機會,既可以集中學生的上課注意力,又可以促進學生的科學學習,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本文結合教學實踐,談談課前三分鐘的實施策略。
科學教材以“單元主題”構建教材內(nèi)容,每一個單元都有相對集中的一個領域的知識內(nèi)容。青島版三年級第二單元“植物的生活”是以植物為單元主題,學習植物的各部分組成,認識植物的根、莖、葉,并探究根、莖、葉的作用。教師提前規(guī)劃,布置學生搜集各種各樣植物的資料、圖片,制作成ppt,在課前三分鐘進行展示。在講解《植物的莖》時,讓學生展示各種植物的圖片,如洋蔥、荸薺、蓮藕、芋頭等,我們食用的部分是它們的根,而芹菜食用部分是它的葉柄,糾正學生認知偏差,豐富學生的認知,拓寬學生的視野,進而激發(fā)學生探究的興趣,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以及物競天擇植物適應環(huán)境的特點。
課前準備既是上課準備的過程,又是科學學習的過程。利用課前三分鐘,讓學生交流課前準備的材料、資料及感受,可以使學生相互學習、補充認識。如,青島版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主題是“土壤與巖石”,讓學生提前采集土壤、巖石及其相關資料,并在課前三分鐘進行展示介紹,學生既可以了解采集土壤、巖石的環(huán)境、地點,增加學生對土壤、巖石的感性認識,又可以使教師了解學生關于土壤、巖石的前概念,便于教師根據(jù)學生的認知水平開展教學。
科學課以探究為中心,科學探究能力是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實驗探究,可以培養(yǎng)學生嚴謹?shù)目茖W思維與求實的科學精神。利用課前三分鐘,讓學生將做過的實驗進行展示,讓學生獲得科學知識可以進行反復驗證的體驗,深化學生對科學知識的認識。另外,學生在科學課上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驗操作的,有的負責操作,有的負責觀察,有的負責記錄,因為分工不同,有的學生沒有實驗操作的實戰(zhàn)經(jīng)驗,利用課前三分鐘角色互換,進行實驗操作展示,能訓練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喚起每個學生的科學探究興趣。
科學課以模塊建構各課教學活動,其中“拓展活動”是將科學探究活動延伸到課后,這個活動源于生活,回歸生活,具有整體性和開放性,擴大了學生科學探究的時間和空間?;顒訑U展到課外后是否落到實處、學生探究的效果如何不得而知,利用課前三分鐘,將學生課外拓展的內(nèi)容進行展示,便于教師了解、指導學生課外活動,落實拓展活動的目標。如五年級下冊“春季星空”拓展活動,是讓學生堅持不懈地觀察北斗七星及自己選定的觀察對象的變化。這個活動完全依賴于學生的課后觀察。觀察方法是否正確、觀察活動是否長期堅持、效果如何,需要教師的過程性指導。利用科學課的課前三分鐘,讓學生交流觀察的進展和收獲,可以保證活動有效順利地開展。
在科學發(fā)展的歷程中,發(fā)生了許多有意思的小故事??茖W童話不但能培養(yǎng)學生對自然科學的興趣,還能啟迪學生的智慧。例如:《小蝌蚪找媽媽》既呈現(xiàn)了青蛙生長過程的科學知識,又蘊含了獨立生活、遇事主動探索的道理??茖W名人故事如愛因斯坦散步的故事,告訴學生專注的力量;愛迪生發(fā)明電燈給學生永不言敗的信念;屠呦呦發(fā)現(xiàn)青蒿素啟迪學生對自然的興趣。利用課前三分鐘,學生在講臺前進行科學故事演講,讓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獲得思想的陶冶。
科技前沿不斷地刷新著人們的認知。讓學生關注這方面的信息并進行交流,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了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不斷發(fā)展。如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探測器在世界首次成功實現(xiàn)在月球背面軟著陸等信息,讓學生進行科技信息播報,既鍛煉了學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又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科學知識可以用實驗來驗證,并且經(jīng)得起反復驗證。在平時教學中,除了教材上的科學小實驗外,還可以利用科學知識進行創(chuàng)新實驗。例如:學了淀粉遇碘酒變藍的性質(zhì),用淀粉水噴紙,再用碘酒寫字,感受變色的神奇;在學習大氣壓力之前,展示神奇的“紙力士”,將水杯裝滿水,用紙片蓋住水杯,將水杯倒過來,水流不出來。這些科學小實驗簡單易操作,能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閱讀書籍可以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語言能力??茖W書籍,將科學道理巧妙地融入故事、繪本、百科等,使科學學習更加直觀、有趣。學生利用課前三分鐘進行科學書籍推薦或閱讀交流,可以激發(fā)學生對科學書籍閱讀的興趣和信心,涵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讓學生獲取豐富的科學知識。
教師至少提前一周告知學生展示任務,并對學生的準備情況及時進行檢查,以保證展示活動順利開展。學生的展示可以根據(jù)需要進行個人展示,也可以小組合作進行。在課前三分鐘展示后,及時進行學生自評,生生互評,教師評價,可以使學生了解自己在活動中的表現(xiàn)及存在的問題,以便改進后續(xù)的展示,這樣在多次展示的鍛煉下,學生可以查漏補缺,不斷進步,鍛煉學生的反思能力。
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認為:“一個人的成功百分之十五取決于自身的知識和技術,百分之八十五取決于發(fā)表自己意見的能力和激發(fā)他人熱情的能力?!痹诳茖W課中開展“課前三分鐘”活動,以“課前三分鐘”為抓手,持之以恒,立德樹人,可以促進素質(zhì)教育深入開展,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