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 翔
(南平市建陽區(qū)元定建盞陶瓷廠 福建 南平 354200)
本發(fā)明涉及瓷器技術(shù)領(lǐng)域,具體地說是涉及建盞的燒制方法。
建盞是中國陶瓷史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建盞造型美觀、釉面多變,相比于其他瓷器具有獨特的美,歷經(jīng)千年依然時尚[1]。
建盞的主要種類有兔毫盞和油滴盞,目前所報道的制備兔毫盞的方法存在如下局限性:第一、配方的選擇和工藝流程不明晰,很難照此制備出兔毫建盞;第二、一般只能制備出傳統(tǒng)兔毫建盞即黑底棕色毫絲建盞,很難制備其它底色和毫絲的建盞[2]。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綠底銀毫建盞的制備方法,該燒制方法得到的建盞釉面底色為綠色,毫絲為銀色,新穎優(yōu)美,且成品率較高。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以下技術(shù)方案:
綠底銀毫建盞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制備坯體和釉漿;
所述坯體通過以下方法制備:將5—8重量份的紅土和3—4重量份的黃土混合、粉碎、淘洗,過80—100目篩,壓濾、煉泥、陳腐,得到坯體原料;將所述坯體原料拉坯成型、修坯、素燒,晾干,得到坯體;
所述釉漿通過以下方法制備:將2—4重量份的釉石、1—1.5重量份的草木灰、6—7重量份的水,混合,粉碎,研磨,過100—110目篩,得到釉漿;
所述紅土取自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區(qū)水吉鎮(zhèn)鄭墩村;所述黃土取自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區(qū)水吉鎮(zhèn)南山村;所述釉石取自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區(qū)南林村;
所述釉石按重量百分比主要含有以下成分:SiO260%—63%、Al2O318%—20%、Fe2O35%—7%、CaO 5%—8%。
(2)施釉:所述釉漿倒入所述坯體內(nèi),停留6—8s,再反扣所述坯體入所述釉漿里浸泡6—8s,所述坯體外底部不施釉;所述施釉厚度為0.9—1.1mm;
(3)將施釉晾干后的坯體放入電窯爐內(nèi)焙燒,所述焙燒經(jīng)過如下階段:
第一階段:窯爐溫度經(jīng)過4—5h,從常溫勻速升溫到900℃—950℃;再經(jīng)過1h,從900℃—950℃勻速升溫到1000℃—1050℃;
第二階段:1000℃—1050℃保溫1h,這期間,間隔9—10min投一次油柴,共投6次(窯爐溫度達到1050℃時投第一次油柴),每次油柴的用量為每0.1立方米的窯爐空間投放10—12g;
此階段保溫,坯釉里物質(zhì)充分分解,氣體排出,增加坯釉結(jié)合性;同時間隔投油柴,保持良好的還原氣氛,促進坯里鐵元素遷移到釉。
第三階段:再經(jīng)過2h,窯爐溫度從1000℃—1050℃勻速升溫到1200℃—1240℃。
第四階段:1200℃—1240℃保溫120min;當保溫至85min時投第一次油柴,再間隔5min投第二次油柴,再間隔10min投第三次油柴,再間隔5min投第四次油柴,再間隔10min投第五次油柴;每次油柴的用量為每0.1立方米的窯爐空間投放14—16g;
此階段,在合適的時間間隔投柴,釉面出現(xiàn)毫絲,且毫絲細長流暢清晰。
第五階段:保溫結(jié)束后斷電停止加熱,窯爐門打開10—15cm縫隙(控制窯爐內(nèi)氧化氣氛,釉面底色變綠),窯爐溫度降至1100℃—1110℃時窯爐通電,1100℃—1110℃保溫,投油柴,間隔5min投一次油柴,共投5次,每次油柴的用量為每0.1立方米的窯爐空間投放13—16g;
此階段間隔投柴,可促使毫絲銀亮[3]。
第六階段:投完最后一次油柴后,窯爐斷電停止加熱,再打開窯爐門至最大(釉面?;茫瑵櫇晒饬?,釉面底色為墨綠色,口沿為金色),窯爐溫度下降至840℃—860℃時關(guān)閉窯爐門;
經(jīng)過30—40min,再打開窯爐門10—15cm縫隙,讓毫絲更清晰顯目、立體感強;
第七階段:冷卻,出爐。
優(yōu)選地,所述草木灰通過以下方法制備:將干燥的硬木燃燒,收集灰燼,過80—100目篩。
更優(yōu)選地,所述硬木為柞木。
更優(yōu)選地,所述素燒采用電窯爐燒制,電窯爐溫度經(jīng)過6—6.5h,從常溫升至800℃,即可斷電停止。
所述草木灰通過以下方法制備:將干燥的柞木燃燒,收集灰燼,過80目篩。
所述素燒采用電窯爐燒制,電窯爐溫度經(jīng)過6h,從常溫升至800℃,即可斷電停止。
本發(fā)明所述油柴,又稱為松木根、松樹根,富含松脂,高溫可劇烈燃燒。投油柴從窯爐孔投,窯爐孔只有投油柴時打開,其它時候封閉[4]。窯爐孔的孔口直徑為10—15cm。
采用上述技術(shù)方案后,本發(fā)明具有如下優(yōu)點:
1.本發(fā)明經(jīng)過科學配比得到合理的配方,采用創(chuàng)新的燒成方式,最終獲得了高品位的綠底銀毫建盞,該建盞釉面底色為墨綠色,口沿為金色,毫絲為銀色,毫絲清晰細密長條,呈放射狀,立體感強,釉面溫潤細膩,富有韻味。
2.該制備方法流程明晰,易于實施,重復性好,成品率較高。
圖1 建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