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艷
作為一名鄉(xiāng)村教師,回想從教17年來的點點滴滴,心中不免萬千感慨。我遇到過許多不一樣的學生,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我看著他們進步,看著他們成長,不知不覺中,他們也向我詮釋了教育的美好。
2017年秋學期開學后的一天,一個總是笑嘻嘻的一年級男孩小袁闖入了我的視線。小袁因為小時候的一個意外,導致語言功能基本喪失,雖然接受過治療,也上了兩年幼兒園,但依然不會說話。接收這樣一個不一樣的學生,對學校和教師來說是一種挑戰(zhàn),更是一份責任。
入校后,小袁被分到了一個特殊的班級,這個班里有一個肢體殘疾的學生,還有一個患有多動癥的學生。小袁膽小,不愿與人接觸,也從不與人有眼神交流,與他溝通是件很困難的事情。因為智力水平比較低,他也無法遵守課堂秩序。小袁的到來無疑讓這個原本就很特殊的班級變得更加特殊,這導致小袁的班主任壓力倍增,幾近崩潰。校長得知后,頂著巨大壓力,在學校教職工大會上動員全校教師,希望每個人都能盡一份責,共同來關(guān)愛和照顧小袁。
此后,從校長到教導主任,從班主任到任課教師,每一個人都對小袁付出了關(guān)愛。午休時,小袁不肯休息,在教室里喃喃自語,校長就讓他躺在自己的辦公室里,講故事哄他入睡。學校集體跑操時,因為小袁不會跑步,教師們便主動輪流陪著他。上課時,如果小袁偷偷溜出教室,總會有人悄悄地把他送回來。
雖然小袁總是不斷地給大家制造麻煩,但學校的教師們依然給予他極大的寬容和耐心,常常帶一些小零食分給小袁,還會準備一些玩具放在辦公室里給他玩,同時教他說一些簡單的話。比如,每次給小袁東西,我們都會教他說“謝謝”,一次次反復訓練,直到他學會。
作為小袁的音樂老師,看著他一點點進步,看著他悄悄變好,我覺得這是特別幸福的一件事。記得剛開始上音樂課時,我安排他坐在教室的第一排,大概是喜歡上音樂課的緣故,他沒有出現(xiàn)坐不住的現(xiàn)象,頂多說要去“噓噓”。有一次,我?guī)ьI(lǐng)大家做律動表演,小袁出乎意料地也跟著做了起來,他笑得特別開心,動作也很到位,模仿力極強。于是,我在他的額頭上貼了一顆小星星作為獎勵,獲得肯定的小袁笑得嘴巴都合不攏了。
每次上音樂課,小袁都會很積極地排隊,并且喜歡排在隊伍的最前面。班里有一個肢體殘疾的學生,因為上音樂課需要走一段路去音樂教室,所以我會讓這個學生提前過去。有一次,他在路上摔倒了,我就讓小袁去扶他,后來每次上音樂課,小袁都會看看我,然后主動去攙扶他,兩人一起去音樂室。我知道,小袁是個很善良的孩子,他喜歡音樂,也喜歡我這個音樂老師,每次看到我,他都會笑嘻嘻地說:“音樂老師?!?/p>
在學校所有教職工無微不至的照顧和關(guān)心下,小袁漸漸有了變化。每天早晨,他都是開開心心地進教室,再也不會躲到家人的身后了;他開始主動與人交流,雖然每次只有幾個字;他和學校里的同學與教師之間的關(guān)系變得更親近,每次到校,他都會主動和每一個人問好,放學時,他也一定要和老師們說一聲“再見”才肯跟奶奶回家。
回想一年級新生入學儀式上,校長拉著小袁,讓他在班級成長小樹上按下手印,共同見證他的成長。如今,小袁的溝通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有了很大提升,學習成績更是順理成章地有了不小的進步。他曾多次向我們表達出學習書本知識的愿望,雖然他還不能獨立學習,但他會認真聽講,善于模仿,會主動找語文老師學習字母的發(fā)音,也會照著數(shù)學書上的數(shù)字“依葫蘆畫瓢”,然后興奮地拿給老師看。每當這個時候,我們都會感到無比欣慰。
面對小袁這樣的學生,我們不愿放棄,也慶幸沒有放棄。我們深知,教育就是要面向每一個,發(fā)展每一個,幸福每一個。作為教育者,我們有責任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接受合適的教育,幫助他們成為更好的自己,讓這一份份關(guān)愛播撒在他們心田,直到收獲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