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丹(常州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
高校會計核算工作對于高校的現(xiàn)代化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科學完善的會計核算工作不僅能夠讓決策者對于相應會計時期內高校經濟活動的具體情況有更深入的了解,而且能夠對上一階段的具體決策正確性進行分析,同時也能完整披露高校的相應會計信息,使高校經濟活動相關情況受到監(jiān)督和管理,這對于高校朝正確方向發(fā)展有重要意義。目前來看,高校作為公益性事業(yè)單位其會計核算工作自然要遵守政府會計相關要求。高校會計核算工作的整體質量對于國家教育資金的使用效率有重要影響,隨著我國高等教育質量不斷提升,國家對于高等院校的教育投入也越來越大,同時高校自身也通過教育以及科研等相關經濟活動獲取相應的收入,從整體上來看當下高校在日常運行過程中涉及到的經濟流量是比較大的,想要讓高校獲得更好地發(fā)展,那么就要讓高校在發(fā)展過程中更好的利用相應資金,使其發(fā)揮更大的效力。而政府會計相關工作為了順應新時代的要求同時保障會計調整工作的科學進行,還要確立相應的會計調整準則讓會計核算過程中涉及到的會計調整工作有章可循,因此政府會計調整準則是必然實施的,其對于高校會計核算工作的影響也是實際存在的,想要強化政府會計調整準則實施后高校會計核算工作的質量就必須做好相應的銜接工作,本文也將針對相關內容進行詳細研究,
從社會發(fā)展的角度上來看,我國經濟發(fā)展速度是比較快的,在這種情況下想要繼續(xù)保持良好的經濟發(fā)展態(tài)勢,不僅要通力合作做好我國所有企業(yè)的未來發(fā)展規(guī)劃,當然也要做好政府會計的相關工作,政府會計工作對于推進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強化當前人民生活質量具有重要作用,對于相應的國有資金分配以及相應的監(jiān)督管理等工作均有重要意義,而政府會計準則體系則是我們保障所有行政事業(yè)單位經濟活動符合相關要求并根據要求披露自身會計信息接受監(jiān)督管理的基礎保障,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想要確保對政府財政收支情況有全面而準確了解就必須有相應的政府會計準則體系,這其中不僅要包含各種確認或可能變更情況同時還要包含日后事項披露等與會計核算以及監(jiān)督管理工作相關的內容[1]。
行政事業(yè)單位在日常工作過程中其實很少進行會計調整,也正因如此相應單位在一系列會計調整實務中存在較多的問題,目前來看,會計調整內容包含會計政策變更、會計估計變更、會計差錯變更,而在這種情況下行政事業(yè)單位在進行相應變更的過程中其實沒有明確的會計調整準則,在此類會計實務進行過程中具體應該如何進行調整以及調整后如何做好日后報告工作等都依托于相關工作人員的主觀判斷,那么這種情況下其具體調整情況是否符合實際要求就取決于會計工作人員的專業(yè)素質了,但是在沒有相應會計調整準則的情況下單憑會計工作人員的自身判斷去進行調整會帶有較強的主觀意識,這對于會計調整工作來講是非常不利的,所以一定要確立政府會計調整準則用以規(guī)范會計調整工作[2]。
政府會計體系主要依靠制度與準則這兩個部分來保障整個體系的完整,二者都能夠對相關的政府會計工作起到規(guī)范作用,而新政府會計準則從制度層面來對會計變更的相關內容進行了規(guī)范,而在準則方面則尚未形成統(tǒng)一的要求。由于制度與準則之間相輔相成,共同作用才能夠保障會計調整工作科學進行,而之前我們在準則方面一直處于缺失狀態(tài),這導致很多政府會計調整工作在實際執(zhí)行過程中缺乏依托于準則相關內容的約束,那么其整體科學性就比較差,容易造成工作不統(tǒng)一的不利情況。
通常情況下會計政策不會隨意發(fā)生變化,因為會計政策變化通常會引起整體會計工作的變化,在沒有特定條件時會計政策通常保持穩(wěn)定,這也是為了更好的對不同會計期間內相關單位會計核算情況進行比對,一旦會計政策變更那么由于核算具體方式出現(xiàn)一定程度的改變,那么就不能針對兩種會計政策下的核算數據進行對比。對于高校來講,會計政策變化主要源自于兩個方面,第一方面是根據國家會計政策變化而進行調整。國家根據自身發(fā)展需求需要對相應的會計政策進行階段性調整,而這種情況下高校作為公益性事業(yè)單位自然要遵循新的制度,而且要針對性的進行會計政策調整內容研究,充分了解調整后其對于高校會計核算工作造成的影響,并且根據要求使用符合新規(guī)的核算方法來進行會計處理。第二是自行變更,這種情況主要是針對現(xiàn)行會計政策對照高校實際會計核算情況找到了更科學、更能精確反應實際情況的會計政策,自行變更通常情況下對高校會計工作人員的專業(yè)性要求比較高,在自行變更過程中不僅要符合國家現(xiàn)行會計準則同時還要保障變更后會計核算工作能夠以更科學更精確的表達形式來進行會計處理[3]。
從企業(yè)會計估計變更的角度上來看,需要進行會計估計變更主要是因為原有作為估計標準的內容發(fā)生了變化,或者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自身積累了更多的會計處理經驗,并依托于經驗人為對未來態(tài)勢做出了不同的判斷。而對于高校來講,會計調整工作中會計估計變更應用的場景還是比較多的,所以說高校會計估計變更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會計估計變更工作對于會計工作人員的專業(yè)素質要求非常高,而且需要相應的會計人員具有比較敏銳的嗅覺,通常來講高校會計估計變更主要是通過會計工作人員工作經驗判斷出了一些需要進行變更的內容,根據其專業(yè)素質認為需要進行相應的會計調整。目前高校會計估計變更主要采用的方式是未來適用法,即針對估計變革以前的會計數據不進行追溯,這種方式的優(yōu)勢是十分明顯的,通常來講對不會對未來會計核算工作造成不利影響,而且便于直接操作。當前高校會計估計變更工作中可能有一部分屬于比價模糊的、不太好確認具體屬于估計變更還是政策變更的,此類會計調整在不影響未來會計核算工作的情況下可以視作會計估計變更[4]。
對于高校會計核算工作來講,錯賬的情況時有發(fā)生,而導致錯賬的原因也多種多樣,包括輸入錯誤、理解性錯誤、對事實認識不清等都有可能導致錯賬出現(xiàn),而一旦出現(xiàn)錯賬就涉及到會計差錯更正,而會計差錯更正工作必須嚴格遵照相應的會計基礎,要弄清錯賬的來龍去脈,深入找出導致錯賬的原因。如果相應會計數據屬于錯賬范疇,那么一定要對錯賬進行分類,不同錯賬在實際更正過程中具體方式有很大的差異,因為要遵守相應的會計基礎,做好分類后再以正確的數據進行更正,保障后續(xù)會計核算工作中應用更正后的會計信息能夠得到正確的核算報表,這樣才能夠確保相應的差錯更正符合政府會計調整準則,做到與相關準則的契合,保障會計核算工作的合規(guī)性。
政府會計調整準則是行政事業(yè)單位在會計核算工作中所要重點關心的會計會計準則,會計調整工作貫穿于整個會計核算工作之中,不論是政策變更還是估計變更亦或是差錯變更,只要我們進行會計調整,那么就應該遵照政府會計調整準則去執(zhí)行相應的會計調整工作。高校作為公益性事業(yè)單位,其會計核算工作必須嚴格遵照政府會計準則進行,那么在這種情況下,國家發(fā)布的政府會計調整準則自正式實施之日起就將成為高校會計核算工作中進行會計調整的絕對依據,認真研究相關準則要求,與自身實際工作情況相結合,提升高校會計核算工作質量是我們保持良好發(fā)展態(tài)勢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