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跟東 梁素聯(lián) 王金含
(廣西田東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531500)
豬前腔靜脈采血是一項比較難操作的技術,需要較高的操作技能。但只要掌握要點,多摸索,均可熟練掌握這項技術。本人多年從事豬前腔靜脈采血工作,并多次參加市、區(qū)級采血技能大賽,均取得不錯的成績,現(xiàn)就技術要點及體會作簡要交流。
采用單棒站立式保定,用一根木棒直徑約6cm,長約1.6m,在離木棒末端5cm 處穿刺一個洞。用一根長約40cm 的麻繩穿過洞去做成一個固定的套。將套套在豬上頜骨犬齒的后方,隨后將木棒向豬頭背后方轉(zhuǎn)動,收緊套繩,將其上頜骨吊起,使豬的頭頸與水平面呈30°以上,使前腔靜脈向外突出,充分暴露兩側(cè)胸前窩,方便采血人員察看采血部位。
30kg 以下的小豬采取雙棒仰臥式保定(如圖),雙棒的做法與上述單棒做法一樣,將兩根木棒的套套同時套在豬上頜骨犬齒的后方,同時轉(zhuǎn)動收緊套繩。一人抓住小豬的后肢往兩邊按在地上,使豬倒立仰臥,兩根木棒放平地上分別夾住豬的兩側(cè),同時用腳踩上給予固定。另一人分別抓住小豬的兩前肢垂直向上提即可,此法保定非常穩(wěn),又省力。
豬的前腔靜脈在胸骨柄前緣向前1~2cm 處凹陷窩。
用碘附棉球消毒采血部位,對準前腔靜脈部位進針。
2.2.1 小豬
從胸前最低凹陷處垂直進針,同時拉緊針筒活塞,如果沒有血液流出說明沒有扎到血管,上下移動針頭,直到針筒中見到血液流出為止。
2.2.2 中大豬
對準進針部位,使針頭偏向氣管約15°方向下針,拉緊針筒活塞,若扎中可見血液流出。如不見血液流出說明沒有扎中,可用手頂緊針筒,使針頭扎深一點,若仍采不到血,可以把針頭往后稍退,或左右搖擺針頭,直到有血液流出為止。
(1)小豬進針的部位太靠前,血管太小,很難扎中,而且扎中也很難抽到血液,所以,小豬采血部位應稍靠后。
(2)中大豬和公母豬血管比較大,往后太深,所以,針頭應略靠前。
(3)豬的前腔靜脈越往頭部越淺,但也越細,越靠胸部越粗,但越深,所以,采血應選擇適當部位。
(4)30kg 以下的小豬應采兩前肢與氣管交匯處,公母豬和中大豬可選頸部最低凹處。
(5)采血熟練后,當針頭扎前腔靜脈壁時可以感覺到輕微的“卜”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