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吉云 (甘肅武威市天祝縣第二中學)
初中古詩詞教學其實對學生的要求并不高,涉及的無非是背誦、理解和賞析。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普遍感到古詩詞是學習的困難。這些現(xiàn)象表現(xiàn)出來就是,背了記不住,記住了不理解,理解了不會賞析。反觀《中國詩詞大會》,選手們不乏中學生,甚至有小學生。所以,探究《中國詩詞大會》的成功經(jīng)驗,運用到初中古詩詞教學中,對創(chuàng)新初中古詩詞教學形式,提升初中古詩詞教學效率具有重要的價值。
在《中國詩詞大會》中,最吸引觀眾的是采用擂主挑戰(zhàn)的競賽方式,通過這樣的競賽形式來考察選手的古詩詞水平。例如節(jié)目中被觀眾喜愛的“飛花令”,其實是借鑒了古代文人雅士常常玩的一種詩詞游戲。通過有趣的形式來設(shè)置各種題目和環(huán)節(jié),讓選手和觀眾都沉浸在緊張而又有趣的氛圍中。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當然也可以引進這種活動形式來豐富初中古詩詞教學。
在平時的古詩詞教學中,雖然也會對古詩詞的作者及其社會背景進行介紹,但是往往只是簡單地提到,并未深入分析這些內(nèi)容與詩詞本身的深刻聯(lián)系。其實,每一首古詩詞都與作者當時的特殊心境、特殊經(jīng)歷和特殊社會背景有關(guān),對這些內(nèi)容的準確把握,對加深古詩詞的理解具有重要的價值?!吨袊娫~大會》中對于詩詞的點評和賞析角度為初中古詩詞教學提供了非常好的示范,如《渡荊門送別》,康震老師對這首詩的點評和賞析的視角非常獨到,他從李白正值青年時期的心境出發(fā),想象了當時詩人的內(nèi)心活動,結(jié)合詩句的描寫,準確地把握了詩詞的獨特情感。在初中古詩詞教學中,我們也可以借鑒這樣的賞析視角,如《山行》,我們可以聯(lián)系杜牧當時的經(jīng)歷,為學生賞析為什么詩人會在這樣的季節(jié)停下來觀看這片秋葉并發(fā)出這樣的感嘆。
初中階段的古詩詞教學,學生感到難以掌握的就是對古詩詞內(nèi)涵的把握,這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教師沒有給學生進行“詩眼”的教學。在古詩詞學習和賞析中,如果能把握到古詩詞的“詩眼”,那對古詩詞的理解將變得非常輕松。
在《中國詩詞大會》中,點評老師常常一句話就點出了一首詩的“詩眼”,使得選手、觀眾豁然開朗,詩詞的整個意境展現(xiàn)在眼前。所以,在初中古詩詞教學中,教師也應該重視“詩眼”的把握和教學。如教學《楓橋夜泊》,如果教師單純地進行詩句的翻譯,然后讓學生體會全詩的情感,學生往往感到迷茫。而如果教師能夠?qū)⒃娭械脑娧邸俺睢弊謱W生加以強調(diào),學生帶著這個字去閱讀整首詩,對于詩中的“寒山寺”“鐘聲”“客船”等意象就能夠聯(lián)系在一起,進而達到準確理解全詩情緒的目的。
古詩詞的學習,最為重要的不是識記,但是識記又是不能缺少的。古人對古詩詞學習的背誦方法,雖然在形式上存在著一定的“迂腐”,但并非完全沒有道理。初中古詩詞學習,其中很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識記和背誦。在《中國詩詞大會》中,選手們的精彩表現(xiàn)并非是“臨陣磨槍”,而是將詩詞的積累放在了平時。所以,古詩詞的識記并非是一件多么難的事,而重要的是在平時下功夫。在初中古詩詞教學中,教師也應該轉(zhuǎn)換思路,避免利用早讀、晚讀等方法讓學生集中背誦古詩詞,這樣不僅會讓學生感到是一種負擔,背誦的效果也往往并不樂觀。應該鼓勵學生將古詩詞的背誦和識記工作放在平時,每天記一點,日積月累,初中階段為數(shù)不多的古詩詞篇章對于學生也就不再是艱難的任務。
總之,《中國詩詞大會》以其深厚的文化魅力和新穎的節(jié)目形式在社會上得到了廣泛的認可,這充分說明了古詩詞對人是有著深厚的吸引力。在初中古詩詞教學中,如果能夠?qū)W習《中國詩詞大會》的精髓,使課堂“活”起來,從吸引學生對古詩詞學習興趣入手,逐步增加學生的積累,深化學生的理解,那初中古詩詞的教學工作也必將進入一個更高的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