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人才,你到底是看智商還是情商?如果都不是,看什么?
曾國藩有一句話說:“人才高下,視其志趣”,就是說,這個人到底是不是一個人才,看什么?不看智商,不看情商,不看我們市面上流行的這些角度,而是看他的志向,“視其志趣”。
“卑者安流俗庸陋之規(guī)”,就是志趣比較低下的、差一些的人才,他永遠(yuǎn)是安于這些世俗、安于這些油膩、安于這些潛規(guī)則;“而日趨污下”,他一旦接受了這一套,就會慢慢往下出溜。
但高一些的人才是怎么樣的?“高者慕往哲盛隆之軌,而日即高明”,就是高級人才,他會向往那些往圣、往哲,過去的哲人、圣人,那些高尚的、美好的、更有意義的軌跡;他沿著這個軌跡去走,雖然很痛苦,但是每天都會比昨天好一點,比昨天高明一點。
如果是俗人,他會越來越差,哪怕他智商、情商特別高,智商、情商特別高的俗人,往往會變成一個更大的隱患;如果他志趣很高,他不愿意流俗,即使智商、情商比較低,他每天也能進(jìn)步一點。
這句話皮里陽秋,表面意思跟實際意思不一樣。表面說,選擇人才,要看一個人的志向,“卑者”和“高者”志向不同,結(jié)果也不同。這個話沒有錯,但實際上大家再看一層,這句話的核心詞在于“規(guī)”,“規(guī)則”的“規(guī)”,和“軌”,“軌跡”的“軌”,字音相近,意思差得蠻遠(yuǎn)的。
“卑者”,比較差的人才,是守規(guī)矩的人。注意,這個“守規(guī)矩”并不是說守政策、法規(guī),政策、法規(guī)是一定要守的;而是說“墨守成規(guī)”的“規(guī)”,永遠(yuǎn)是遵守潛規(guī)則,永遠(yuǎn)得過且過,永遠(yuǎn)在油膩的世界里油膩著。
跟“卑者”相對的是“高者”,“高者”是什么?他不是遵守潛規(guī)則的這個“規(guī)”的人,他是開辟道路的人?!澳酵苁⒙≈墶保败墶笔鞘裁??“軌”是軌跡,是一個新的道路。你如果給自己一個向上的通道,建立一個向上的理想,你有可能“日漸上流”。
好了,安于“規(guī)”,一生安穩(wěn),創(chuàng)新“軌”,一生顛簸。同樣的一生,可能是截然不同的過法。
(摘自“馮唐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