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祖國 (甘肅武威市涼州區(qū)金塔鎮(zhèn)九年制學校)
小組合作學習這種活動在世界各國都被普遍采用,這一教學理論極富創(chuàng)意,讓學生以合作的形式來學習,以小組為基本單位,強化教學中各種動態(tài)因素的互動,推動學生的學習。將整個小組的成績當作評價他們學習效果的一個重要標準,促使學生可以共同努力達成教學目標。這樣的方式能有效發(fā)揮群體的積極功能,并且讓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動力等得到提升和激發(fā),讓他們可以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很好地改變以往課堂上教師壟斷信息的局面,學生也不再處于被動地位,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的主動性以及創(chuàng)造性等都可以得到有效的鍛煉。
合作學習要發(fā)揮良好的效果,必須建立在科學使用的基礎上。但是從當前的教學實際來看,這種形式在開展時還存在較多的誤區(qū),要讓其更好地服務小學數(shù)學課堂必須要認真分析。
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分組是最初的一個階段,也是最重要的階段。但是在實際中往往存在分組不夠科學的情況,為了方便,往往是前后桌4 人一組,但是,這樣并沒有對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很可能存在前后桌4 人都在某一方面能力較弱,無法形成互補。還有一種是讓學生自愿組成小組,這樣的選擇看似尊重了學生的意愿,但是他們很可能是按平時一起玩耍的喜好來組成小組的,而且小學階段的學生本身自控能力就比較差,所以他們考慮的只是是否能在一起玩,缺乏從提高學習效率的角度考慮問題的意識。這些都是分組不科學的體現(xiàn),而這樣的分組在具體開展學習活動時,會出現(xiàn)組內(nèi)分工不明確,任務無法順利完成的情況,會嚴重影響合作學習的成效。
雖然在合作學習中凸顯的是學生的中心地位,但是依然需要教師的引導,尤其是目標的設定,這是一個關鍵點,是指引學生開展合作學習的風向標。但是在具體教學中常常存在學習目標不明確,設置得太籠統(tǒng)的情況,學生的合作討論沒有明確的方向,所以常常討論著討論著就跑偏了,或者在合作探究之后發(fā)現(xiàn)沒有成果。此外,過于偏重組內(nèi)討論,而忽視了個體的思考,拋出問題之后,立刻讓小組開始討論探究,這樣籠統(tǒng)寬泛并且緊急的任務、目標,會讓學生失去方向,只是為了討論而討論,而且常常在籠統(tǒng)的組內(nèi)討論中淹沒了個人的發(fā)展。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常常有一種現(xiàn)象是學生看似討論得非?;馃?,實則說起了和學習無關的話題,但是這樣看似氛圍非常濃厚的學習現(xiàn)象,會讓教師誤以為學生都在積極討論,覺得小組合作學習開展得非常好,所以一般不會制止,也沒有去實際調查,看學生是否真的在討論學習任務。這也是由于課堂時間有限,難免無法顧及所有人,而這樣的情況表現(xiàn)出來就是對紀律沒有很好地把控。也存在部分教師并沒有正確認識這一問題,只是關注學生是否一直在討論,而沒有認真觀察他們到底是在討論什么問題。教師的本意是讓學生充分凸顯主體地位,希望能放手讓學生自由討論,開放式學習,不過缺乏教師的把控以及導航,學生確實非常容易偏離既定目標。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學習分組。同一個組內(nèi)的學生要共同探究學習任務,所以科學分組很重要,要讓小組中的每個成員都能實現(xiàn)優(yōu)勢互補,發(fā)揮自己的價值,有明確的分工,共同完成數(shù)學學習。在具體分組時要秉持以下原則,確保同一個小組內(nèi)的學生各有所長,這樣在開展合作學習能有明確的分工,發(fā)揮各自的優(yōu)勢。其次要確保同一個班級內(nèi)不同的小組之間水平相當,不能有太大的差距,這樣在開展一些學習活動,是學生可能會因為學習進度差異較大而產(chǎn)生挫敗感,進而對數(shù)學學習喪失興趣。在明確了這兩項原則之后,人數(shù)方面最好4~6 人為一組,滿足這些基礎條件之后,可以再綜合考慮學生的性格性別等因素。
雖然合作學習強調的是凸顯學生的自主性,但是在這一過程中依然不能忽視教師的引導作用,因為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學習能力相對比較弱,而且自控能力差,教師的指導給學生指明學習方向,讓他們的討論更有效率。所以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之前,教師一定要給學生提供明確的目標,目標應具體,不要籠統(tǒng)??梢栽O置多個層級的目標,讓學生逐步進行,通過對每個目標的達成,推動自身學習的深入,這樣也能讓他們看到自己小組的進步,提升合作學習的實效性。
由于面對的是小學生,他們的自控能力普遍較弱,而且很多學生學習主動性不強,這就需要教師及時把控班級內(nèi)的紀律,進而推動學生討論的順利進行。在發(fā)布了明確的討論話題后,教師需要巡回指導,一方面是隨時解決學生在討論過程中遇到的疑難問題;另一方面是防止有學生在聊學習之外的事。尤其是有很多跟生活相關的話題,學生在討論時常常會有較高的興致,但是也非常容易跑偏。比如在“長方形和正方形”這一節(jié)課中,在讓學生借助小組討論說出自己身邊的長方形和正方形時,學生很容易就說到生活中其他事,無法實現(xiàn)教學目標,雖然組內(nèi)討論氛圍看著很熱烈。故教師需要適當指導,也起到監(jiān)督者的作用。
從小組合作學習來看,它確實可以給教學帶來極大的幫助,可是這種教學方式并不是萬能的,在具體應用的過程中,必須關注學生自主探索能力的提升,讓合作的作用發(fā)揮到最大,因為在學習中要確保合作的有效性,必須讓學生有自主探究的能力,如果組內(nèi)成員都不具備這種能力,那么小組合作學習也很難落到實處。所以在具體的教學中,要給學生留出獨立思考的時間,在此基礎上安排小組合作交流,這樣學生既有自己思考的時間,也有小組合作交流的機會,進而不斷完善自己的想法,必然可以使這一學習活動的價值最大化。
不管采用何種學習活動,最終都是為了教學效率的提高。小組合作學習也是同樣,希望通過激發(fā)學生的討論,讓他們有自主學習的能力,進而對數(shù)學學科更感興趣,學習效率更高。所以需要著眼于小組合作學習效率的提高,對此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這一技術在時代的發(fā)展中不斷完善,也顯現(xiàn)出了自身非常強大的優(yōu)勢,可以將其用于數(shù)學課堂,讓課堂更有活力,為小組合作學習提供幫助。借助多媒體技術,教師可以將學習任務提前發(fā)放給學生,輔助他們完成預習;在課堂上,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具體的情景,幫助他們更深入地理解數(shù)學知識。而且能將一些文字內(nèi)容用圖片或者視頻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讓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高。在小組討論完成之后,這些課件可以作為學生的復習資料,能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例如在學習“條形統(tǒng)計圖”時,要讓學生探究條形圖和統(tǒng)計表各自的特點,就可以用多媒體呈現(xiàn)出具體的圖片,供學生開展小組討論,幫助他們理解知識點。
雖然小組合作學習這種活動體現(xiàn)了極強的優(yōu)勢,將其用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也確實能發(fā)揮極大的效果,但是在具體操作時一定要注意,從學生的發(fā)展實際出發(fā),不能為了合作而合作,也不能有過高的要求。還有很多教師都希望學生能在合作學習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但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能太急躁。雖然在小組合作中能讓學生迸發(fā)出更多的思想,但也存在開展這種學習活動之后,部分學生在短期內(nèi)沒有出現(xiàn)提升的情況,這些都會存在于教學過程中,需要正視。認真分析,找準問題,針對性解決。重點是讓學生在這樣的學習活動中認識到自己才是中心角色,進而增強自己的自主學習意識,并增強這方面的能力,契合新課程背景下對學生的培養(yǎng)需求。
總而言之,小組合作學習策略的采用能給教學帶來極大的幫助,在具體應用時要認真分析,明確當前在這種學習方法使用上存在的問題,進行針對性地解決。再借助多媒體以及教學評價的改善,讓這一教學活動能更好地發(fā)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