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超 李哲銘 劉新枝
古今中外,軍事力量的強弱實際上取決于其軍事技能的武裝深 度,1982年英阿馬島戰(zhàn)爭,是現代第一場高科技戰(zhàn)爭,英國海軍陸戰(zhàn)隊遠渡重洋,組織對阿軍發(fā)起偷襲,徒步橫穿馬島,這個島嶼河網密布,作戰(zhàn)環(huán)境極其惡劣,但是英軍在本次戰(zhàn)斗中,卻表現出靈活的軍事技能,克服身體承受極限,最終英軍取得了勝利,英軍平時軍事體育訓練有素,可見一斑。事實再一次證明,現代戰(zhàn)爭越是現代化,越是科技化、正規(guī)化,越是要重視軍事體育訓練,夯實好身體基礎,做足軍事技能功課?!盾姌恕分心切┩娛录寄芫o密結合的項目,例如:5公里武裝越野、武裝泅渡、擒拿格斗、軍體拳、投彈等,都是軍事體育必須訓練的內容,不僅僅是鋪成軍事訓練的開展,還能增加兵官的身體素質,提高軍事技能水準,最終提升整個部隊的戰(zhàn)斗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現在社會各行各業(yè)對全球定位系統(tǒng)的過分依賴,弱化了人對基本生存技能的掌握,以及對這些技能掌握重要性的認識。軍隊院校里也存在這樣的一種現象,部分新生學員也不重視地圖、磁羅盤等傳統(tǒng)定位知識的學習和掌握,認為這些知識都落后了。事實上,地圖和指南針是一個必不可少的基石性技能。地圖或指南針不會耗盡電池,也不會依賴于電線、衛(wèi)星信號,也不會被卡住或干擾。全球定位系統(tǒng)和其他導航和目標定位系統(tǒng)不是無用的;相反,在接受過基礎性技能訓練、導航訓練并了解基本原理的人手中,將會更大程度地發(fā)揮其作用,提升戰(zhàn)斗力。但是,把它們交給一個不理解陸地導航的基本原理的人,這只會讓實戰(zhàn)學員成為設備的傀儡。如果這些高科技設備得到的、輸出的信息是錯誤的,而人沒有能力識別出來,那就更不用說去挑戰(zhàn)它了。然而,在實際教學中,筆者發(fā)現全球定位系統(tǒng)幾乎在每個實戰(zhàn)學員,以及任何領導地位人的觀念里都是可靠的,不會發(fā)生什么意外的情況。
眾所周知,任何偶然或者不可預見的事件都可能改變整個戰(zhàn)斗的對抗狀態(tài)。我們希望構建一種訓練系統(tǒng),旨在產生穩(wěn)健的實戰(zhàn)效果。例如:學員在完成基礎理論教育后,再接受超過100小時的課堂,以及實地訓練,在陸地導航訓練時,不允許使用GPS進行任何一項訓練,無視陸地導航技能。在陌生的地形中定位和導航是令人生畏的,事實上指南針、羅盤、地圖這些裝備似乎更可靠。我們不能通過正常的通信戰(zhàn)術,不能過分地依賴技術設備和更高的現代化技術元素來完成我們所要訓練的任務,敵對狀態(tài)可以降低GPS的有效性,而代價很小,導致局部干擾。為我們的實戰(zhàn)學員做準備的補救措施是雙重的。一方面使陸地導航成為入伍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陸地導航訓練由課堂教學和實際應用組成。在實戰(zhàn)戰(zhàn)斗訓練中練習和提高。在作戰(zhàn)部隊中持續(xù)下去,以免技術的誘惑使學員萎縮了對基本軍事技能的學習意識。充分準備好迎接新戰(zhàn)場的挑戰(zhàn),要重視訓練我們的實戰(zhàn)學員的基本軍事技能,正如美國海軍陸戰(zhàn)隊詹姆斯?馬蒂斯將軍所說,“一個未經訓練或未受過教育的實戰(zhàn)學員,部署在戰(zhàn)區(qū)對任務完成的威脅比敵人更大?!?/p>
因此,科學有序的教學方法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作用,過去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方法已經不能使用時代發(fā)展的需要,應該以學員為中心,注重軍校學員綜合素質的全面發(fā)展,也就是要以人的全面發(fā)展作為教與學的雙向互動標準。教員在授課時,應該精煉教學內容,將重點、難點內容進行講授和剖析,對于一般內容,可以讓學員私下自學,自我探索,延伸好課堂教學的內涵,做到“精講多練”,在練習、訓練中,提升對所學軍事基礎技能掌握,隨著軍事技術的不斷進步和軍事投入的不斷增加,網絡訓練、模擬訓練、“虛擬現實”、“實驗室戰(zhàn)爭”等將逐步成為軍隊重要的訓練方式。軍事院校也要充分尋找優(yōu)勢,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提高教學訓練科技含量,推進軍事基本技能訓練模擬化。如軍事地形學識圖用圖模擬訓練系統(tǒng)和輕武器射擊訓練模擬訓練系統(tǒng),可使學員的軍事地形學教學訓練和輕武器射擊訓練提升一個平臺,使課堂理論教學、實驗室模擬訓練、實地教學實踐和實地綜合考核實現一體化,提高學員訓練的質量和效益,還能讓學員置身在一個繁復的作戰(zhàn)環(huán)境中,在模擬環(huán)境中,主動接受適應,并掌握不同的環(huán)境,主動作為。軍事技能教學活動的開展,要遵循“三分訓練、七分養(yǎng)成”規(guī)律,任何技能的形成,最終內化于心,并自動地成為思想行為方式?!扒浑x口、拳不離手”,學員基本技能訓練不僅僅需要經歷從學習、訓練、鞏固、養(yǎng)成的過程,還需要在后期的練習中不斷地鞏固,軍事技能訓練,不能追求階段性教學任務的完成而告一段落,而是應該貫穿于后續(xù)的整個教學過程。
要嚴密組織教學活動,釋放教員的教學壓力,同時又能增進學員的自治能力,由教研室統(tǒng)籌,形成立體的教學管理模式,實現各個教學層面的覆蓋,增進學員、教員之間的教學默契;助力學員的自我成長,增進學員服從管理、參與管理的心理認同,逐步在軍校的學員中采取學員模擬連的分級管理方式,培養(yǎng)學員中的意見領袖,發(fā)揮優(yōu)秀學員引領作用、“領頭羊”作用,最大限度挖掘學員的個體能力和心理素質,無縫對接作戰(zhàn)部隊對高素質士兵的要求,吻合實戰(zhàn)需求。
參考文獻:
[1]張西成. 增強軍事技能危機感[N]. 中國國防報,2020-09-02(003).
[2]程歡.加強廣西高?!盾娛录寄堋氛n程建設對策研究[J].山西青年,2020(11):174+176.
[3]王小敏,田娟.“自訓”模式下軍事技能訓練課程評價體系之構建[J].課程教育研究,2019(07):4-5.
[4]王小敏,田娟.普通高校軍事技能訓練課程評價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學園,2018,11(33):122-123.
[5]Jennifer Person-Whippo. Nutrition-A Military Survival Skill[J]. Newsletter - United States. Navy Supply Corps,2017,80(4).
[6]Sean Kilcarr,Sean Kilcarr. Tapping military skills for trucking[J]. Fleet Owner,2016.
[7]Jim Garamone DoD News,Jim Garamone DoD News. Iraqi Military Demonstrates New Skills in Mosul Campaign[J].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Information / FIND,2016.
[8]于源軍.外軍軍事技能訓練方法探析[J].公安海警學院學報,2015,14(04):57-58+67.
[9]Tomczak Andrzej. Coordination Motor Skills of Military Pilots Subjected to Survival Training.[J]. Journal of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research,2015,29(9).
[10]Rino Bandlitz Johansen,Jon Christian Laberg,Monica Martinussen. Military Identity as Predictor of Perceived Military Competence and Skills[J]. Armed Forces & Society,2014,40(3).
[11]Muhammed Kür? ?ad? ? zlen. Successful Skill Transfer: Military Service Experience and Company Performance[J]. Evropejskij Issledovatel,2014,7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