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何為水彩寫生創(chuàng)作為切入點,著重闡述了水彩風景寫生創(chuàng)作中色彩語言的重要性,并以薩金特水彩作品為例進行了畫面賞析,剖析了創(chuàng)作中色彩表現(xiàn)的重難點,并進一步說明色彩在藝術表現(xiàn)中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
關鍵詞:寫生創(chuàng)作;色彩語言;藝術感染力
早在19世紀,一群藝術家把畫架搬到了畫室之外,開始直面自然寫了生繪畫,這樣一群藝術家后來被稱作巴比松畫派。慢慢的風景繪畫從充當繪畫作品的背景配角,一躍成為了獨立的繪畫題材。
新鮮,是風景寫生中最直接的體驗,不同的地點,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心境,是每次鋪開畫紙后映入腦海中的新鮮感!我在這里要說的是這種新鮮可能是在一張張拍攝得完美無缺的照片里找不到的。
我會強調(diào)寫生的重要性,然而寫生創(chuàng)作卻是在寫生的基礎上加入更多畫者的主觀意識,在構圖,色調(diào)上的一種歸納重組。每一次面對寫生對象,都是一次整理畫面色調(diào)的過程,要主觀提煉寫生對象的各個要素為畫面所用,不能被寫生對象“牽著鼻子走”。
水彩在我國的發(fā)展相對西方是晚了一大截的,這樣就讓我國的水彩藝術發(fā)展具有了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更當代,更表現(xiàn)的藝術語言在水彩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表達。而筆者認為無論作品采用什么形式進行表達,色彩的語言表達是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的,特別對于水性材料是一種具有透明效果的作畫材料,顏色的每一層疊加,暈染所產(chǎn)生的色彩感覺都是不一樣,這也是我對水彩為之著迷的地方。水性材料的用色技巧有很多,伴隨著多變的水,平涂,暈染,點染等都能在同一處用筆上展示出不同的色彩效果的。而筆者一直強調(diào)的,在風景創(chuàng)作寫生中始終表現(xiàn)的是色彩關系,而非黑白素描關系。
上面提到的寫生創(chuàng)作中的色彩關系,其實我認為這應該算是本文討論的色彩表現(xiàn)中的重難點,若突破了這一點,在寫生創(chuàng)作中畫家往往能表現(xiàn)得更從容自如。在這里我說到一個在色彩運用上游刃有余的畫家——薩金特,相信所有人都聽過這個天才畫家,不論是油畫,水彩領域,薩金特的藝術造詣迄今都是無人能及的,筆者一直都很沉迷于薩金特畫面中用色彩營造出的畫面關系,在這里我們可以引入一副畫家的作品進行賞析(圖1)。
畫面呈現(xiàn)的是一副帶人物的風景寫生作品,我們首先來看畫面的整體構圖,畫家以躺著的人物為中心,整個畫幅也以橫向視覺做引導,前景的地面以及躺椅人物,中景的河流布局都是橫向的,中間穿插的粗細不同的樹干,打破了畫面的沉悶。分析完構圖,我們著重把重心放到賞析畫面的色彩構成上,整個畫面的色調(diào) 呈現(xiàn)一種暖調(diào),可以看到特別是樹木的綠色,畫家處理的都相對偏暖,前景的一些樹木用不同的綠色展現(xiàn)出了豐富的空間層次,這些綠色的層次,畫家并不是用簡單的綠色的深淺來描繪樹景,更多的是運用了綠色不同的色彩冷暖,然而后景的遠山和植物都更偏向暖灰調(diào),在整個空間層次上與前景還原了很真實的空間關系,而整幅畫面的光感和諧統(tǒng)一,畫面柔和輕松,營造出的午后閑暇時光的氛圍觀者感覺自己都置身其中。筆者之前說過每一次的寫生,都是一次整理色調(diào)的過程,這幅作品很好的詮釋了如何把寫生作品創(chuàng)作的色彩畫的精彩,畫的漂亮!
通過這幅寫生作品的賞析,色彩在寫生創(chuàng)作過程中發(fā)揮的藝術感染力是極強的,每一處稀松平常的景色,人物,場景,通過畫者的藝術加工,賦予畫面生動的色彩,給予了繪畫作品鮮活的生命力和獨特的藝術魅力。
作者簡介:
何菁菁(1987.10.10),女,回族,廣西桂林人,碩士,研究方向美術.
基金項目:本文系廣西藝術學院校級一般創(chuàng)作項目《桂中紅水河風景水彩寫生與創(chuàng)作》
(項目編號:CZ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