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英姿
【摘要】初中英語課程難度較大,對學生的要求較高。教師只有提高課堂效率,才能在新課程改革的環(huán)境下不斷提高英語教學的適應性,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應用能力。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高效教學決勝課堂教學改革的必要性,探討目前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針對結構路徑探討優(yōu)化教學對策,以提升英語教學的實效性。
【關鍵詞】高效課程理念;初中英語教學;教學策略
隨著經(jīng)濟全球化發(fā)展,英語在人們?nèi)粘I钪械牡匚辉絹碓礁?。初中英語教學屬于基礎語言教學部分。構建高效英語課堂不僅可以全面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還可以促進英語教學效率的提升,從而優(yōu)化課程組織方式,提高學校的資源利用效率。
一、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構建高效英語課堂的必要性
自21世紀以來,英語教學始終強調(diào)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將學生作為課堂構建的中心,即鼓勵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提高學生的自學有效性。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主要是教師進行課程教學,無論是在方式上還是在方法上都非常單一。要想構建高效課堂,教師就要革新思想,積極實踐,認識到構建高效課堂的必要性。
構建高效英語課堂,可以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引導學生在海量的信息中查詢對自己有用的部分,增加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從教師的角度來看,構建高效的英語課堂,還可以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符合《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相應教學改革要求,能引導學生通過主動參與的方式加入課堂討論中。
一節(jié)英語課45分鐘,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對課堂時間的利用效率有限。而在高效課堂構建理念的指導下,教師可以對課堂內(nèi)容進行延伸,增加學生學習和應用英語的機會,并吸引家長參與到學生英語能力提升的過程中,從而發(fā)揮家校共育的作用,提高教學效率。
構建高效英語課堂,滿足新課程改革的相應綱領要求,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可以提高學生的自學意識與自學能力,使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而不是僅從應付考試的角度學習英語知識,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引導學生從生活實際出發(fā),對不同語言的相應學習要點進行縱橫對比,以幫助學生找到學習英語的有效方法。
構建高效英語課堂,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避免學生只會答題而不能熟練應用英語進行對話,陷入“啞巴英語”的閱讀誤區(qū)中,還能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獨立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
二、當前英語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第一,一些教師的教學方式仍較單一,如板書教學、課堂背誦單詞語法、布置習題練習作業(yè)等,導致學生主要通過單詞記憶的方式進行英語學習。這樣的記憶效率和課堂教學效率都比較低。
第二,一些教師只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忽視了培養(yǎng)學生聽和說的能力,導致一些學生為了提高自己的考試成績,將90%以上的英語學習時間花費在閱讀理解、題型判斷、改錯作文等學習上。
第三,由于英語教學方式比較死板,教學氛圍比較壓抑,一些學生對英語學習存在畏難心理。教師沒有根據(jù)學生的差異化特點,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第四,在教學評價方式上,目前的英語教學片面重視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不能促進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提升,造成了學生“啞巴英語”的局面。
三、高效課堂理念下創(chuàng)新英語教學方式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要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式刺激學生的感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有效性。
1.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靈活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如艾賓浩斯記憶方法、多種感官刺激方法等,引導學生形成科學的記憶和思維鍛煉方式。很多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采用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對一些典型例題、典型語法和大量的單詞進行記憶。顯然,這種學習方法的效率并不是很高。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專題指導。
例如,在教學“push”和“pull”這兩個單詞時,大多數(shù)學生會混淆它們的中文意思,教師可指導學生通過讀音對其進行分辨。在發(fā)“push”這個詞的音時,我們要把氣往外送出才能完成發(fā)音,和它的中文意思“推”一致;而發(fā)“pull”這個詞的音時,會把氣收住,和它的中文意思“拉”一致。教師可動態(tài)化展示一些文本內(nèi)容,編制成一些小游戲,讓學生按照教師的指令做出相應的動作。比如,教師說“swim”,學生就做出游泳動作;教師說“draw a picture”,學生就在紙上畫畫;教師說“clean the floor”,學生就做出相應的打掃動作。這種教學方式借鑒了“你畫我猜”等游戲,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趣味性,讓學生通過應用多種感官更好地記憶單詞,從而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率。
2.注重學生聽和說能力的訓練
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訓練,是一項系統(tǒng)性過程。教師如果片面重視閱讀和寫作,就會對學生的學習能力造成一定的限制。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轉(zhuǎn)變教學理念,重視學生聽和說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鍛煉學生聽和說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單詞積累量和英語表達能力,促進學生讀和寫能力的提高。此外,教師還要在讀寫訓練中加入一些聽說訓練,鼓勵學生多開口,可以在課上多進行一些對話式的訓練活動,以提高學生對單詞、句子和語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進而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daily report的方式,每天安排一位學生進行課前3分鐘的free talk,話題內(nèi)容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生活、課本內(nèi)容或社會熱點進行選擇。例如,譯林牛津版教材9A Unit 3 Teenage problems,是一個和學生學習生活息息相關的話題,學生可以分享自己的problems和解決辦法。這樣的教學活動可以營造一個良好的聽說氛圍,能調(diào)動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提高。
3.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和生活化情境
高效課堂教學理念要求教師應用構建學習主義的相應理論知識,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也就是說,教師要運用任務教學法、驅(qū)動教學法和生活化教學法等,為學生的交流提供便利條件。
一方面,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例如,教師可采用分層教學法,綜合考量學習態(tài)度、學習成績、學習能力、學習主動性后將本班學生分為A、B、C三個層次,對于C層次的學生,可以安排“Do you often go to the school library”這樣描述性與判斷性的話題,鼓勵學生用英語進行表達;對于A層次的學生,可以安排“What is your favorite book in the library”這樣具有知識介紹性的話題,鼓勵學生探索自己的能力邊界,走出學習舒適區(qū),進行深層次學習。
另一方面,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所學內(nèi)容。例如,牛津譯林版9A Unit 5 Grammar要求學生掌握“Because”與“Since/As”的區(qū)別。這兩個詞后面都是接原因,在具體使用上卻是不同的,“Because”后接的是未知原因,而“Since/As”后接的是已知原因。由于學生較難準確判斷原因是已知還是未知,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指導學生在情境中對這兩個詞進行具體應用。在上這堂課時,筆者創(chuàng)設了一個接龍游戲。
T: It is sunny today. Since/As it's sunny today. Shall we go outside?
S1: Since we will go outside, we...
S2: Since...
S3: ...
在這樣一個情境中,學生根據(jù)教師給出的model進行反復實踐操練,從而明白了“Since/As”后接的是已知原因,和“because”是有區(qū)別的。
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對英語課堂教學評價方式進行全面升級與改革,避免過度重視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全面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應用鼓勵式教學方法和賞識教育方法,如多使用“all right great,? excellent, wonderful”這樣的表揚詞匯,以增加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教師應鼓勵學生勇敢地開口表達,避免學生由于自卑等心理畏懼口語交流,鼓勵學生探索自己能力的邊界,不斷突破自己的上限。
綜上所述,高效英語課堂的構建是一項系統(tǒng)性工作。教師只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才能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從本文的分析可知,高效英語課堂理念下進行英語課程改革,有利于教師從問題角度發(fā)現(xiàn)目前英語課程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并改正,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和質(zhì)量。因此,教師要加強對英語課程教學的系統(tǒng)性研究,提高問題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針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特點進行靈活的教學安排。
【參考文獻】
吳薇薇.初中英語新課程口語教學有效性提高的途徑與策略[J].中國新通信,2019(16):202.
劉書紅.新課程背景下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析[J].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理論研究與實踐,2019(15):71-72.
趙霞.試析新課改下如何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9(2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