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治 姜 麗
([1]西北師范大學經濟學院 甘肅·蘭州 730070;[2]蘭州職業(yè)技術學院 甘肅·蘭州 730070)
本文以西北師范大學經濟學院自2016 年至今連續(xù)五年為各專業(yè)本科生開設的經濟學模擬沙盤實驗教學課程和專業(yè)競賽實踐為例,分析經濟學課程教學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所面臨的一些主要問題,探討綜合實驗教學在經濟學課程建設中的必要性,以期為經管類人才培養(yǎng)提供一條實施素質教育的可行路徑。
講授經濟學課程的教師,往往都會有相似的經歷,那就是當一節(jié)課講完后,辛辛苦苦寫了一黑板,各種圖形演示、公式推導并配合多媒體教學輔助,可依然會有學生在課后尤其是在期末考試后,向老師提出“不知道學習經濟學有什么用?”的疑問。學生無法學以致用固然有經濟學本身高度抽象、理論性強的課程性質原因,但不可否認的是,與相對完善的課程理論體系和豐富的課程知識內容相比,經濟學課程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卻顯得比較單一枯燥,基本上是以課堂和教材為中心,不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教學活動集中于理論闡釋、演繹和模型推導,學生則往往通過大量的習題來加深對于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把握。這種重講解闡釋、輕互動體驗的授課方式,導致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到內容生澀抽象,無法及時有效的將書本上的理論轉化為自己的知識。
目前,大多數高校教師在經濟學授課過程中開始嘗試利用案例分析、參與式互動、翻轉課堂、對分課堂等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應該來說,這對于幫助學生理解經濟學課程是有益的,但其課程場景過于簡單化、碎片化的缺陷也展現無疑。例如,當面臨多人決策、企業(yè)微觀經濟運營、政府宏觀經濟調控等龐大信息決策與經濟學理論相結合的時候,往往是欠缺說服力的,簡單易懂的經濟生活案例分析和行為經濟學實證研究經常會表現出巨大的差異。與此同時,受制于軟、硬件條件和教學學時限制,“教無定法、教學有法、貴在得法”的實驗教學理念仍處于緩慢探索和發(fā)展階段,對于相對落后的西部地區(qū)各高校而言更是如此。
經濟學家們普遍認為經濟學本質上“是研究人們日常生活事物的學問”,而學生們反饋的上述各種信息和教師面對的各種教學難題無疑是與之背道而馳的,這說明我們的教學方法、教學環(huán)境和教學設計依然有很大的創(chuàng)新、改善的需要和空間。
2015 年9 月,經過前期論證、實驗室軟硬件建設、師資培訓、教師試講等環(huán)節(jié),西北師范大學經濟學院正式引入國內第一款“經濟學沙盤實驗”軟件,突破了長期以來經濟學只能理論講授而不能實驗的困境。2016 年秋季學期正式開設本課程,成為甘肅省唯一開設經濟學模擬實驗課程的高校。2017 至2020 年春季學期面向學院所有專業(yè)本科學生統(tǒng)一開設。截止2020 年6 月,授課學生共計874 人,授課共計760 學時。
經濟學模擬實驗課程,是以虛擬仿真方法創(chuàng)造與實際經濟相似的一種實驗室環(huán)境和教學實踐體系。課程集實戰(zhàn)性、操作性于一體,學生在參與式、體驗式、競爭性的全場景教學環(huán)境中,借助沙盤籌碼推演和軟件系統(tǒng)模擬為期六年的企業(yè)微觀運營和政府宏觀調控活動。在動態(tài)實驗參數不斷改變的情況下,學生對得到的實驗數據進行分析加工整理,用以檢驗所學的經濟理論及其前提假設,并為進一步的實驗決策提供依據。
教學設計由課程導入、模擬實驗、知識分享三個階段構成(圖1),教學過程從學生分組至完成實驗報告共包括九項環(huán)節(jié),教學內容涵蓋微觀經濟學的供給需求與要素理論實驗、市場結構與廠商理論實驗、經濟運行中的市場失靈與福利經濟學實驗、宏觀經濟學的國民收入理論與貨幣市場一般均衡理論實驗、經濟周期與經濟增長理論實驗、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應用實驗、學生學習情況反饋和知識分享等七大單元。每個教學班通過40 個學時(連續(xù)4 天)的實驗室沙盤教學,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將經濟學、管理學、會計學以及金融學等專業(yè)知識與實際操作相結合。
圖1
作為經濟學后續(xù)虛擬仿真實驗課程,經濟學模擬實驗課程主講教師授課和指導全程不是在傳統(tǒng)的教室而是讓學生們走進專業(yè)化的經濟學模擬實驗室。在教師對主要理論和實驗規(guī)則講解后,完全由學生分組扮演廠商CEO、采購總監(jiān)、財務總監(jiān)、生產總監(jiān)、人力資源總監(jiān)、營銷總監(jiān)、政府總理、央行行長等角色。企業(yè)團隊主要任務是帶領廠商高效穩(wěn)健地經營,規(guī)避經營風險與陷阱;政府團隊主要任務是根據產品市場、貨幣市場、勞動力市場和國際市場的變化得出CPI、GDP、失業(yè)率、個人收入等數據,以此判斷宏觀經濟運行狀況并采取相應的宏觀經濟政策對經濟進行調控。
學生通過全程參與觀察和理性決策,能有效融合定性和定量分析,更好將所學知識運用于實踐。例如,企業(yè)團隊成員需要相互通力合作,分析微觀個體(如消費者、廠商和單一市場)如何通過價格機制實現自身的均衡和帕累托最優(yōu);而政府團隊成員則需要側重研究宏觀總體(如政府和央行)如何通過理性的決策,利用經濟政策(如財政、貨幣政策)調節(jié)經濟運行,以期實現或協(xié)調充分就業(yè)、價格穩(wěn)定、經濟增長和國際收支平衡的宏觀調控目標,從而最終實現微、宏觀經濟學兩部分共同構成的龐大理論知識體系能夠學有所用。課程自開設以來,學校評教系統(tǒng)顯示學生為本課程評分平均為98.55 分,滿意度為99.87%。
高等院校組織貼合課程特點的專業(yè)學科競賽,不僅能為大學生提供更為廣闊的創(chuàng)新實踐平臺,也有利于鍛煉學生的意志品質、自主思考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學生通過參加專業(yè)學科競賽,學習知識,充實自己,提升專業(yè)素養(yǎng)并學以致用就更顯得尤為重要。
目前,國內比較成熟的沙盤專業(yè)競賽大體上主要圍繞ERP沙盤、商業(yè)銀行沙盤等課程展開,在經濟學領域的應用還不廣泛。西北師范大學經濟學院以經濟學模擬沙盤實驗室全面建成,投入本科教學并獲批“2018 年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為契機,依托省、校兩級教學改革項目支撐,在教學觀念、教學方法、教學環(huán)節(jié)、課程設計等方面不斷創(chuàng)新的同時,堅持“以賽促學、以賽促練”的實踐理念不動搖。2016 至2019 年春季學期先后舉辦西北師范大學首屆、第二屆、第三屆和第四屆經濟學沙盤模擬大賽,參賽學生涉及全校4 個學院(經濟學院、商學院、社會發(fā)展與公共管理學院、旅游學院)共計330 余人,已逐漸成為具有一定影響力和特色鮮明的專業(yè)學科競賽。
經濟學綜合模擬沙盤實驗教學揭示了微觀和宏觀決策的理論支撐和動態(tài)演變機理,為更好地搭建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橋梁提供了科學、有效的依據,同時構建了完整的實驗項目體系,可為高校經濟管理類專業(yè)開設經濟學沙盤實驗課程提供有益的借鑒。西北師范大學經濟學院歷時五年的課程教學改革實踐充分證明:從實際出發(fā),通過設計、組織科學有效的綜合模擬實驗教學和專業(yè)競賽活動,是一條素質教育背景下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經管類人才培養(yǎng)新模式的可行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