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毛卓瑪
摘 要:將傳統文化與中小學各學科教學進行交融,對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孩子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認同感,培養(yǎng)孩子的愛國情懷都有很大作用。因此,小學數學教師也要在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以實現讓學生們德、智、美得到全面發(fā)展的目標。
關鍵詞:小學數學 滲透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作為中華民族傳承千年的瑰寶,有極高的學術價值,它能影響一代學生的成長,更對他們的人生具有良好的教育意義。近年來,數學課本中往往收錄蘊含傳統文化的小故事,教師們能在講授這些故事的同時提出問題并讓學生加以回答,這不僅能讓他們對這節(jié)課印象深刻,還可以令他們在今后的學習中受益。小學生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小學階段是教師豐富學生精神文化、培養(yǎng)其想象力、為其提供正確價值導向的關鍵時期,這就需要傳統文化知識的幫助。
一、傳統文化滲透于教學的作用
1.傳統文化滲透于教學的必要性
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最基本的是對學生進行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包含了九個方面:學習能力、審美情趣、人文底蘊、身心健康、科學精神、社會責任、國家認同、國際理解以及實踐創(chuàng)新。對小學教育而言,國家認同、國際理解和文化自信都是教師在教學方面的重難點。要讓小學生們具備欣賞、理解的能力,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有自豪感和認同感,教師就要在平常的教學中實施傳統文化滲透教學。
2.傳統文化喚醒了學生的求知欲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通過講述曹沖稱象等歷史小故事,可以將其蘊含的數學問題引出來,讓學生設想自己如果說曹沖,會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學生在思考故事背后的數學問題時,可以獲得追尋真知和找到答案的滿足感,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的大腦也會得到開發(fā),在學會數學的同時聽到有趣的故事。這種教學方法更有利于學生的學習成長和身心健康。
3.傳統文化充實了課堂
中國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底蘊十分渾厚,中國歷史上有許多有關數學的故事。不管是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我們都有足夠的具有深刻內涵和教育意義的教學資源可以引入數學課堂。教師們在教學活動中,將傳統文化與小學數學相結合,能夠大大豐富教學課堂的內容,使數學課也能被濃濃的人文氣息浸潤,在課堂上講授傳統文化除了可以拓寬學生的眼界,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數學學習的趣味性。
二、將傳統文化滲透到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具體方法
數學是一門理性、客觀、富有美感的學科,小學數學也具有思想性和簡單的辯證法思想,也是小學生認識世界、感知世界所必須學習的學科之一。教師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講授傳統文化,將數學與傳統文化完美融合,就要掌握好正確的方法。
1.通過名人事例,培養(yǎng)人文情操
學生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接受先賢優(yōu)秀思想教育的同時,領悟深刻的道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用我國古代數學家的事跡來講授涉及的數學知識,例如在講授圓周率的時候提到我國古代優(yōu)秀的數學家祖沖之,或講授《多邊形面積》這一課時,介紹我國魏晉時期的數學家劉徽,總結過求平面幾何圖形面積的相關方法,還有著名的《九章算術》等。通過講述古代數學家的事跡讓學生們了解我國先人在數學上取得的成就和為此付出的努力,在古代落后的條件下,數學家都能有如此先進的思想和理念,這從側面體現了古代名人高超的智慧,這些故事能幫助學生培養(yǎng)民族自豪感。利用名人實例進行教學,可以進一步增強學生的文化認同感,同時也能讓學生感到數學知識貼近生活。這些名人最終通過教學成為學生們心目中的榜樣,有了這些優(yōu)秀人物做榜樣,小學生會更加認真地學習數學,形成努力學習、勇敢探索、長大后報效祖國的精神。
2.感受圖形的美,弘揚傳統文化
小學教學往往會涉及數學圖形,如圓形、三角形、梯形等。在講授圓形時,教師可以展示銅鏡或臉譜的圖片,讓學生在課下查詢資料,發(fā)現生活中類似的圖形。還有《認識鐘表》《圓柱圓規(guī)》等實踐類課程,都可以讓學生自己去尋找、實踐,比如:中國最早的鐘表是誰設計的,在設計過程中發(fā)生了哪些有趣的事,鐘表是怎么運轉的,沒有鐘表之前我國古人是通過什么方法計時的……這就拓寬了教學的深度和廣度。這樣的學習課堂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也讓他們了解了更多的傳統文化知識,更能讓他們明白數學的實際應用價值。
3.學習經典習題,領略文化內涵
我國古代流傳下許許多多的經典數學問題,這些名題不僅與中華傳統文化息息相關,還是小學生學習數學的好工具,其實現在的教學課本中很多題都是由這些經典習題改編而來的,例如著名的“雞兔同籠”,就是古代的數學經典習題之一。這個習題最早記錄于一千五百多年前的《孫子算經》一書中,書中是這樣講述這個有趣的問題的:“今有雉(雞)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 問雉兔各幾何?!边@也是現在的小學奧數題中經??吹降念}型,其解題方法也從一千多年前保留到了現在。老師可以向同學們講述這道題背后的歷史故事。
可以說,數學教育面臨的最大難題就是,人們往往認為數學教學只限于課堂,脫離了課堂的數學,一般只能在“菜市場買菜”一類的生活瑣事中得到運用,數學真正的作用反而沒有被重視起來,這也是數學教育的悲哀。而在數學教育中滲透傳統文化,則可以讓學生和家長明白數學的重要性,也可以培養(yǎng)小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學習意識。
參考文獻:
[1] 周春霞《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 2018年第27期。
[2] 王永花《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滲透》,《新課程研究(中旬)》 2019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