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丹丹 圖片提供/站酷海洛
帕金森病,是一種進行性神經變性疾病,最早的報道見于英國醫(yī)生詹姆斯·帕金森于1817年發(fā)表的經典專論,因此而得名。40 歲以上人群中,每10萬人有100 ~200 名帕金森病患者。帕金森病患病率隨著年齡增加而增加。據推算,到2030年,全世界范圍內將有900 萬帕金森病患者。帕金森病在我國的發(fā)病率也逐年上升,男性發(fā)病率高于女性。
帕金森病的主要癥狀包括震顫、強直、運動遲緩和姿勢障礙。
震顫癥狀在日常生活中最易引起人們的注意,所以往往以初發(fā)癥狀被發(fā)現,見于90%的帕金森病病例。帕金森病的震顫多在靜止、休息時明顯,運動時減輕或消失,故稱靜止性震顫。很多患者都存在典型的拇指和屈曲的食指震顫,形成所謂的“挫丸樣動作”。
強直見于95%以上的帕金森病病例,為本病最重要的癥狀之一。強直常開始于一側上肢近端,通常上肢重于下肢,肢體的屈肌和伸肌都僵硬。由于肌強直,患者可能出現頭向前傾、軀干和下肢屈曲的特殊姿勢,稱屈曲體姿。強直嚴重者可出現肢體疼痛。
由于肌肉強直僵硬,帕金森病患者常感到肢體僵硬和無力,運動遲緩,自主運動減少,穿衣、翻身、進食等日?;顒与y以完成?;颊呙娌勘砬榧∵\動減少,臉上少有表情,稱為“面具臉”,還可能伴有書寫困難或寫字過小、慌張步態(tài)、流涎、說話吐字不清等表現。
由于帕金森病患者存在以上癥狀,造成很多患者在運動時甚至生活中都存在一定障礙。而盡早開始運動鍛煉,已被研究證實可以有效緩解其中的一些癥狀。尤其部分帕金森病患者還伴有抑郁、焦慮等情緒障礙,適當運動可以有效改善情緒,使患者能更好地配合醫(yī)生進行治療。
由于肌張力增高、肌肉僵硬,帕金森病患者常有步態(tài)不穩(wěn)、容易跌倒的情況,為了預防跌倒,平時可以多做一些改善平衡和協(xié)調能力的鍛煉,簡單易行,在室內就能完成。例如手膝跪位時慢慢前后左右搖晃、扶墻原地踏步、扶墻站立(逐漸縮小兩腳之間的距離)、有保護的前提下站立時輕輕左右搖晃、步行中慢慢從一側回頭向后看等。如果肌肉過于僵硬,難以完成,可以在運動前先做一些牽伸訓練,其原理就是把緊張的肌肉拉松弛,降低張力,也可以輕柔按摩,放松肌肉后再去做進一步的鍛煉。
增加柔韌性對帕金森病患者來說同樣也很重要,可以做以下幾個動作:①站立扶墻慢慢下蹲,這個動作可以有效拉伸腰背和大腿附近肌肉;②坐位或站立位向前伸再向上舉手臂,直到超過頭頂,這個動作可以拉伸頸肩部的肌肉;③立位體前屈,手指向地面延伸,拉伸腰背和大腿后部肌肉;④立位上身向后仰,可以拉伸腹部肌肉,并改善身體前傾的姿勢。
帕金森病患者對呼吸肌的控制能力比較差,再加上肌肉僵硬,站立步行時害怕跌倒,常常會出現屏氣的情況,這會進一步影響患者的呼吸功能,可以做一些運動來進行改善。
腹式呼吸鍛煉:緩慢深吸氣和深呼氣,將手放在肚子上,吸氣時腹部鼓起,呼氣時腹部收縮。腹式呼吸可以有效鍛煉膈肌的肌力,讓呼吸更加有效率。開始可以在坐位鍛煉,逐漸可以改為站立位鍛煉,坐著或站著的時候身體稍稍前傾,有利于膈肌收縮。
有氧運動可以改善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huán)、改善全身平衡和穩(wěn)定性,同時還能起到調節(jié)情緒、緩解緊張情緒的作用。帕金森病患者可以進行的常見有氧運動有快走、游泳、水中運動,以及氣功、太極拳等中國傳統(tǒng)運動鍛煉形式。
太極拳:太極拳是中國傳統(tǒng)的體育運動形式,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表明,太極拳對于體質的改善是全面和持久的。太極拳運動注重身體重心的轉移、上下肢運動的配合、重心控制身體的移動和轉動、前后和側身方向的關節(jié)活動,并且在運動過程中還結合了自然呼吸的配合。帕金森病患者長期堅持鍛煉,可以改善平衡和協(xié)調能力,同時還能起到放松作用。
水中運動:有條件的患者可以考慮水中運動的鍛煉方法。水中運動可以減輕肢體僵硬、提高運動功能、改善全身氧供,使患者更具精力,同時糾正姿勢和平衡反應異常,在溫熱水中運動還可以有效緩解肢體的疼痛。常用方法有輔助水中步行、水中體操等。但應注意,水中運動需專業(yè)人員監(jiān)督指導方可進行,并且水面高度不可超過心臟的高度,每次鍛煉時間也不可過長,以免造成憋氣、胸悶等不良反應。
帕金森病患者常伴有面部表情肌僵硬的“面具臉”,口面部的僵硬和震顫還可能造成吞咽困難、言語困難的情況,可以適當進行面部肌肉功能的鍛煉。
一般取坐位,面前最好放一面鏡子,患者對著鏡子可以鍛煉不同的表情動作,如抬眉、睜眼閉眼、微笑、張口閉口、皺眉等表情。吞咽和言語功能可以通過練習舌的運動來改善,面對鏡子伸出舌頭,分別向上、下、左、右運動;還可以拿一塊壓舌板,在不同方向輕壓舌尖,舌用力做對抗運動,鍛煉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