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娟,劉 全
(1.柞水縣鳳凰國有林場,陜西 商洛 711400;2.柞水縣乾佑河國有林場,陜西 商洛 711400)
我國陜北地區(qū)是核桃種植的主要基地之一,為了提升核桃樹育苗效率以及促進核桃良種苗木的生產,國有林場、林果合作社開始建立核桃苗圃基地,通過在青皮核桃上利用快速育苗方法后,證實出芽率、嫁接率可達到90%,實現當年出苗和嫁接,次年冬季出圃,并且苗高實現不同程度的增長,以下對具體培育方法進行分析。
從自然環(huán)境上講,核桃種植適宜在年平均氣溫在9~16℃、年降水量800~1200mm的地區(qū)。種植地區(qū)要以光照充足、地勢平坦、交通便利的地塊為主。從土壤環(huán)境要求上主要以石灰處、沙壤土為主,pH值6.5~7.5為宜,要求土壤疏松、深厚、肥沃,過于粘稠的土壤不建議用做核桃樹種植,同時還要考慮到種植地區(qū)具有良好的排水條件[1]。
整地作為提升核桃栽培率和成活率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需要得到高度重視。根據種植地區(qū)的條件分析,通常在坡度小于10°的平地進行全面整地和翻耕;如果地面坡度在10~20°,就要根據行距以及坡的走勢種植,也就是利用反坡梯地整地;如果坡度大于20°,就需要修建小平臺,底部利用石塊堆砌。然后對土壤施加糞肥50kg/667m2,進行翻耕和晾曬,最后做成寬1.6m的畦。
通常8月末至9月初為最佳播種時間,對于不同核桃品種播種時間也有所差異,成熟期較早的可以早播種,對于晚熟的品種建議晚播,這是由于如果播種較早會導致核桃仁不能完全發(fā)育,播種較晚不利于種子保濕。種子選擇要以外皮青黃色為主,以此確保種子充分成熟。
核桃個體要保證均勻,成熟期接近。對于薄皮核桃來說,在核桃仁較為飽滿的情況下,個頭過大過小,或者存在病蟲害都不建議使用[2]。
在播種的過程中,為了實現快速育苗要求行距寬窄不一,通常寬度在30~50cm,播種時采用兩寬一窄的方法,株距控制在20~25cm。播種前需要開挖8~10cm的深溝,然后根據株距要求進行播種,必須達到地面和種子縫合線垂直。播種期間還需要根據墑情適當澆水、覆蓋地膜。
砧木苗在播種30d左右開始發(fā)芽,該階段需要對土壤做好水肥管理工作,合理進行松土、除草,以此為小苗的生長提供良好環(huán)境,通過相關研究發(fā)現可以實現出苗率達到90%,苗高高度達到20~30cm。
在次年開春后,需要對小苗進行平茬,也就是對地面上部凍死的部分剪去,然后每畝土地施加25kg尿素,實現萌芽快速生長。之后需要留出一根粗壯的主芽,并且將多余的萌芽抹去。管理人員需要每20d施加一遍尿素(10~15kg/667m2),并且用水澆透。
一般5月下旬到6月下旬為最佳嫁接時間,品相上看砧木苗高度達到60厘米即可進行嫁接,如果土壤水分不足,需要在嫁接前兩周時間進行充分澆水,之后直到嫁接后的10天期間都不可進行澆水。在接穗環(huán)節(jié)以選擇枝條健壯的為主,隨著使用的需要進行接穗,之后利用濕布進行包裹。該環(huán)節(jié)需要準備好嫁接工具和接口包扎材料。
目前主要采用大方塊芽接法作為嫁接技術,首先,要求芽片的長度在3.5~4.5cm、寬度至少2cm,在嫁接的過程中要求砧木切口長度和接芽長度一致。
其次,嫁接部位需要與地面保持20~25cm的距離,接口米下葉片去除,對嫁接部位進行環(huán)切,寬度要達到真砧木寬的2/3。然后對兩側進行切割,并且挑起皮層,用手捏緊牙體,讓接芽部位嵌入其中。
最后利用塑料條進行纏繞和密封,確保葉柄的基部大部分裸露在塑料膜之外。嫁接過程中需要保證嫁接速度,這樣可以降低被切割部位氧化而病變,用單刀或雙刃刀嫁接方法基本一致,在嫁接過程中不得隨意滑動和摩擦[3]。
在嫁接工作完成后,需要在接口上方流出2~3片復葉,并且把接口以外的全部側芽去除。在嫁接之后的10~15d,萌芽開始抽枝,長度達到5~10cm需要進行剪砧。在嫁接之后的15d,還需要合理施加氮肥,到30d的時間需要利用刀片在接口處滑破塑料膜。在后期的管理中還要避免小苗出現倒伏的情況,因此需要利用小竹竿進行扶正。
綜上所述,在核桃樹種植中采用快速育苗方法,可以顯著提升長勢以及成活率,經相關研究發(fā)現,該方法可以實現核桃樹14個月成苗,并且漲勢齊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