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憲芬,趙飛
(湖北省武漢市漢陽區(qū)婦幼保健院 B超室,湖北 武漢)
先天性胎兒畸形,是胚胎在發(fā)育的過程中出現(xiàn)外形以及內(nèi)部結構的異常,先天畸形的種類繁多,幾乎胎兒的所有系統(tǒng)均可受累[1-2]。對于該情況的判定一般通過B超影像進行診斷,基礎是胎兒形態(tài)學上的改變,改變形態(tài)大者則檢出率高,形態(tài)改變小者則不易查出。頸項透明層(NT)是指胎兒正中矢狀切面皮膚至皮下組織之間最大的厚度,正常胎兒存在此透明區(qū)代表胎兒生理性新陳代謝所產(chǎn)生的液體積存。NT增厚的原因與以下因素有關,正常胚胎發(fā)育過程中頸部淋巴管與頸靜脈竇在孕婦11至14周左右相通,相通之前有少量的積液積聚在頸部形成暫時性的增厚,一般正常胎兒在14周之后會自動消退,如果頸部淋巴管與頸部靜脈竇相通延遲則淋巴液集聚增多,因此NT增厚明顯;唐氏綜合體(21-三體);先天性膈疝;致死性骨骼畸形導致的胸腔極度狹小至胸腔內(nèi)的壓力上升,從而導致靜脈回流受阻故出現(xiàn)NT增厚[3-4]。本研究就B超檢測胎兒頸項透明層厚度在早孕期篩查胎兒畸形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報道如下。
回顧性分析我院2016年7月至2018年2月接收的500例進行早孕檢查孕婦作為研究對象,對其進行B超檢查評估胎兒的頸項透明層厚度以及頭臀長。孕婦年齡22~38歲,平均 (30.5±2.1)歲;孕周 11.2~13.1周,平均 (12.1±0.1)周。
對所有的孕婦進行B超診斷,頻率:5.5 HZ。協(xié)助孕婦仰臥位,如果孕婦有不適癥狀時應該協(xié)助其取側臥位,并且在胎兒四肢伸展的情況下,取正中矢狀切面,使聲束和胎兒頸背部皮膚呈垂直狀態(tài)。
檢測的注意事項:胎兒位置如果不佳時應該等待胎兒轉動至適合測量的位置在進行測量;檢測的儀器應該分辨率較高,且具有影像回轉功能,標尺達到1.0毫米的精準度;為了保障檢測的有效性,需進行多次測量,如果測得的NT厚度超過2.5毫米時應該結合孕婦的血清學檢查結果來綜合判斷[5]。
正常的NT厚度隨著孕齡的增厚而變厚,至孕13周時最大,中孕期會自發(fā)的消失,因此最佳的測量時間為11至13+6周。NT的測量受諸多因素的影響,胎兒頸部角度位置很關鍵,頸部呈伸展狀態(tài)時,平均NT值為(2.0±0.5)mm。NT的異常標準隨著孕齡而不同。
經(jīng)比較,≥2.0mm時準確率94.80%,≥2.5mm時準確度為96.60%,≥3.0mm時準確度為96.60%,≥4.0mm是準確度為95.60%,≥4.5mm時準確度為92.00%。表1。
表1 500例胎兒畸形診斷中不同頸項透明度層厚度準確度、靈敏度與特異度分析
表2 500例胎兒畸形診斷中不同頸項透明度層厚度準確度、靈敏度與特異度分析
經(jīng)比較,≥2.5mm與≥3.0mm時,準確率最高。表2。
隨著我國高齡產(chǎn)腹的不斷增加,胎兒畸形的發(fā)生率也在呈不斷地上上趨勢,該現(xiàn)象可引起胎兒或者新生兒的死亡,而且存活的幼兒致殘率也較高,給各個家庭帶來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因此在孕早期篩查胎兒畸形及其重要[6]。超聲檢測具有無創(chuàng)性,能夠重復對孕婦進行檢查,也可以將胎兒的解剖學結構以及器官形態(tài)清晰地顯現(xiàn)出來,有關研究中指出[7],從胎兒矢狀切面測得胎兒皮下軟組織以及頸椎水平皮膚之間最大的厚度為頸項透明帶,而臨床檢驗師通過對早孕期胎兒的NT進行測量,從而對頸后組織中的積聚的液體進性厚度的描述,并且通過彩超圖像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部分研究中有關于NT增厚原因的描述,但是均不具體,還有待進步的考證,但是臨床可以通過該檢測判定染色體有無異常,對臨床相應診斷提供指導依據(jù)[8]。而早孕期測定NT的臨床價值:頸項透明層厚度的測定對臨床有重要意義,超聲測量胎兒結構異常與染色體異常的眾多超聲指標中以NT的意義最大,頸項透明層增厚較為明顯,發(fā)生胎兒結構異常與染色體異常的概率越大。
胎兒畸形是先天性的缺陷,是胎兒在子宮內(nèi)便發(fā)生發(fā)育異常,胎兒先天缺陷的種類有很對比如腦積水、腦脊膜膨出、無腦兒、開放性脊柱裂、先天性心臟病、腹裂、21三體綜合征、腦膨出。先天缺陷是影響著我國人口素質的重要原因,根據(jù)研究可知[9],先天缺陷占總出生率的2%至7%,占圍產(chǎn)兒死亡率的25%,占嬰兒死亡率的50%。人類胚胎的正常發(fā)育與生殖細胞是否正常、胚胎發(fā)育時期有無受到母體內(nèi)、外環(huán)境的干擾等。胎兒發(fā)生的影響因素與遺傳(母系或者父系遺傳出生缺陷)、環(huán)境因素(原生環(huán)境、次生環(huán)境以及文化教育水平、精神壓力、社會心理等因素)。在孕期中以上胎兒畸形均可以通過B超監(jiān)測出來,有利于臨床檢驗師以及醫(yī)生判斷是否存在胎兒畸形,及時發(fā)現(xiàn)可以及早進行處理,避免發(fā)生更嚴重的后果,影響孕婦的心理以及生理健康。
本研究中通過比較可知70例胎兒畸形中62例透明層厚度超過2.5mm時與B超檢測無明顯異常胎兒的頸項透明層厚度相比具有差異性(P<0.05),表明通過B超檢測可以對胎兒畸形做早期的診斷,且診斷率較高。本研究結果顯示:經(jīng)比較,≥2.0mm時準確率94.80%,≥2.5mm時準確度為96.60%,≥3.0mm時準確度為96.60%,≥4.0mm是準確度為95.60%,≥4.5mm時準確度為92.00%,表明當頸項透明層≥2.5mm、≥3.0mm時測得的準確率最高,與相關研究文獻結果相似,文獻中指出112例畸形胎兒中73例為頸項透明層≥3.0mm,因此可以通過該種方法對胎兒畸形進行篩查[10]。
對于胎兒畸形的預防較為關鍵,具體方法如下:對孕婦進行衛(wèi)生宣教,提高其對TORCH危害性的認識;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避免去公共衛(wèi)生場所避免接觸感染的患者以防感染微生物;指導育齡期婦女正確使用避孕套,有效預防CMV以及梅毒螺旋桿菌的傳播;孕期加強胎兒的管理,重視產(chǎn)前檢查,對于可能感染微生物的患者進行早期檢查、診斷。
綜上所述:B超檢測胎兒頸項透明層厚度在早孕期篩查胎兒畸形的應用效果較好,可以提高篩查的準確率,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