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倩 張益家
六盤水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貴州 六盤水 553004
iTEST人工智能測評云平臺是外研社Unipus旗下的在線網絡測試的平臺,著重于為高等院校外語教學共享在線測評資源與服務。它基于云服務的基礎架構和大數據分析的主旨,為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研究生英語入學考試、雅思考試及托??荚嚨忍峁┝烁哔|量及大批量的模擬題庫和基礎題庫。iTEST將日常授課、自主學習和測試評估有效地結合轉換,通過高品質的云題庫,個性化題庫管理系統以及覆蓋測評全流程的在線自動化管理系統,支持學校組織和進行大規(guī)模英語測試,極大地提高了考試效率。
1.iTEST平臺相對于傳統聽力數字教學,其資源更具專業(yè)性。平臺上的聽力資源較大一部分選自一些英美國家,在英語中意群、停頓、單詞連讀、失去爆破等語音規(guī)則上近乎完美。無論在語速上還是語音、語調上都遠遠高于傳統聽力數字教學,通過平臺上特定的資源,可以對學生在聽力的語調、連讀、爆破、發(fā)音上進行逐一的專門地、系統地訓練,強化學生在聽力上的各方面的技能。
2.iTEST平臺相對于傳統聽力數字教學,資源更具多樣性。其資源類型的涵蓋面上非常廣泛,在平臺上,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聽力話題,找出自己喜歡的話題進行聽力訓練,這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聽力,同時也能激發(fā)學生對聽力的興趣,同時無形之中也提升學生的相關文化背景知識,這些都是傳統聽力數字教學相對貧乏的。通過專門的系統訓練,進行針對性訓練,強化了學生的語言技能。
3.iTEST平臺相對于傳統聽力數字教學,資源更具生動真實。相比于單一的傳統聽力教學,我們可以基于平臺,選擇一些英文電影、動畫片等片段進行聽力,通過生動的畫面,更能讓學生身臨其境,投入其中。學生不僅提高了聽力,也能學到地道的英語表達方式,拓展詞匯量,同時口語也會得到很大提高。
通過調查發(fā)現,在自主學習平臺下,學生更加放得開自己,在對音頻的把控上更好,相比在傳統聽力數字教學下,學生更易受到老師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在傳統聽力數字教學下,如果老師時常糾正學生聽力上的錯誤,導致大學生產生緊張的情緒,會讓學生的學生的情緒上出現較大的波動,進而會出現抵觸的情緒,害怕聽力,不敢參與其中,從而影響聽力成績。
根據問卷調查發(fā)現:有36.21%的同學認為自主學習平臺下的聽力教學比傳統聽力教學明顯提高很多,有45.65%的同學認為有提高,只有21.74%的同學認為前后成績沒有明顯變化。對于成績提升的幅度,我們搜集到了同學們四六級聽力的具體分數,提升的平均值在30分左右。
使用傳統聽力教學模式表現并不樂觀,有60.87%的同學認為傳統聽力教學模式往往局限于一間教室和一臺錄音機,給人的第一印象通常是機械的。師生之間的互動性較差,長此以往,難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礙于學生聽力成績的提高。然而基于自主學習平臺下的聽力教學往往會在語音實驗室進行,有84.78%的同學認為自主學習平臺下的聽力教學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比較靈活。當代網絡時代的數字多媒體語音實驗室,具有操作簡單、趣味性強、故障率低、靈活性較強等優(yōu)勢,能將視、聽、說全面地結合起來,促進多項技能的發(fā)展。
對于不同層級水平的學生,在傳統聽力教學模式下,有67.39%的學生認為教師沒有合理地做到因材施教,通常是使用教科書配套的聽力材料給學生進行練習;然而基于自主學習平臺下的聽力教學在不脫離新課程改革標準的條件下,以整體教學為主,個別要求為輔,針對不同的層級,選擇不同難度的聽力材料,既保證了基礎好的同學穩(wěn)中有升,又保證了基礎薄弱的同學愈挫愈勇。
在過去中學英語教學著重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而忽視了對聽力和口語的培養(yǎng),長此以往,學生也養(yǎng)成了對應的學習模式,對難度較大的聽力模塊訓練較少,這種習慣也被帶入到大學學習中。另外,大學公共英語課時有限,學生得不到集中且高效的訓練,無法養(yǎng)成良好的聽力習慣。在有限的時間內提升聽力水平高度是較為困難的。
多數老師的聽力課堂都是簡單的播放錄音讓學生來聽,而后進行答案對比即可,在學生的難點處重復播放幾遍即可,這個過程操作簡單,形式單一,效率卻很低。課堂上老師牽著走,學生大多充當“聽眾”,一遍遍的機械操作,這樣會直接引發(fā)學生對聽力失去興趣。
當下許多高效教師都會面臨這樣的問題,學生來自五湖四海,地域的差異較大,西部地區(qū)的英語教學條件不太理想,英語的普及程度與內陸地區(qū)相比仍有很大差距,部分基礎較好的學生容易接受,但是對于英語基礎較薄弱的同學來說,很難跟上教學進度,久而久之就會對聽力失去興趣,甚至是排斥。
學生可以根據個人的興趣愛好自由選擇適于自己的各級各類聽力資源,聽力資源的難易程度可以與自己的能力相匹配。利用i-test自主平臺進行訓練時,受時空影響較少,學生可有選擇性的在自己方便的時候進行聽力訓練。
平臺設置立足于新課標,題庫與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相匹配,聽力時間明確,答案解析詳細,在i-test自主學習平臺下進行聽力教學,既能增強學生的自我監(jiān)控能力,也能發(fā)展學生的自主思考的能力,養(yǎng)成較好的學習習慣,大大提高聽力水平。
四六級考試中顯現出的各種問題,究其根源都是我國發(fā)展緩慢的教育思維造成的消極作用。在教育高度發(fā)達的現在,甄選優(yōu)秀人才的標準上應當越來越的多元化。選拔優(yōu)秀的人才不該只以學生的分數,高學歷或是否通過四六級為標準。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來說,應換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并且重視各種能力的培養(yǎng),允許學生發(fā)揮各自強項,真正做到各有所長。
在傳統英語課堂中,教師是教學的主體。而學生則作為聽眾的身份較少投入其中被動的進行灌輸學習。對于學生而言,英文應該是由學習到轉化應用的一個反復過程,而非被動接受和死記硬背。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fā)展,教學手段也應在迅速的更新變化。最主要體現在多媒體教學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廣泛應用,為了讓英語學習變動更加生動有趣,也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更加真實形象的語言環(huán)境。這些都會相當大地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六級考試的社會價值觀念的重要性是如此之高,是因為用人單位將其作為招募畢業(yè)生的極其重要的標準。教育部門應當反思的是究竟需不需要在高校之間展開英語統考。這一統考會造成怎樣的社會負面效應我們無法想象。只要四六級通過率還是評估的重要指標,各高等院校就會重視并采取各種方式來保證通過率,終究犧牲的就只是老師和學生。對于老師的教學活動水平高低,不是僅憑一兩次考試結果就能確定,而學生英語能力評估,也不可靠一兩次的測驗就能得到結果。
大學的英語聽力是高等教育教學體制中尤為突出的一個部分,互聯網的蓬勃發(fā)展為大學的英語聽力的教學提供了一個不錯的環(huán)境和新的教學方式,學生可以利用iTEST自主學習平臺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符合自身實際的學習內容,提供了個性化學習的條件。互聯網技術在英語聽力教學活動中的廣泛應用,為學生共享了豐富的學習資源,也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一個更加真實的語境氛圍,并且為學生交際能力的提升奠定了穩(wěn)固的基礎。
迄今為止,在實際的英語課堂教學當中,教師主要將傳統的授課模式與互聯網教學方式有機的緊密結合了起來,讓學生既能夠通過四六級考試,同時,又可以多方位的進一步提高自己的英語聽力能力,這對于學生的發(fā)展是十分重要的。教師要合理結合好兩種教學模式,最大限度的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