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雙
我們赤手空拳來到人間,為找到那片海不顧一切。夢想,是海里的燈塔,點亮了我們前行的路途。它激勵著無數(shù)人星夜兼程,砥礪向前。
我也在向著那道光亮奔跑。作為中國未來的脊梁,我的夢想時刻在向我呼喚:講好中國故事,傳遞中國聲音。
不知何時,也許是看電影《1919》時,被顧維鈞先生用日本代表的懷表闡述中國對山東不容置辯的主權所震撼;也許是看新聞時,被華春瑩前輩溫柔而又霸氣地回應香港問題所吸引……想成為一名外交官的夢想,就這么深深地在心底扎下了根:我要講好中國故事,傳遞中國聲音。
古人云:“功崇惟志,業(yè)廣惟勤?!碧热糁挥袎粝攵鵁o奮斗,那這不是“追夢人”,而是“做夢人”。我猶記得耿爽先生在回應美國轉嫁疫情時引用《孟子》中的“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他隨后笑著問道:“知道什么意思嗎?”那種對中國文化的驕傲溢于言表。先人的智慧與血汗交織成的華夏五千年文化,如窖藏老酒,被時光層層堆疊,然后醇香。成為外交官,飽讀中華經典,博覽群書,無疑是一門必修課。用那些凝練簡潔卻字字句句閃爍著智慧之光的古人之言回應當今國際問題,儒雅而不失銳利,巧妙而不失風度。追夢路上,我既將把目光聚焦于時刻更新的國際舞臺,也將追溯到千年前中華文化的精華。讀書,為自己烙上中國的印記,給發(fā)聲埋下底氣,讓言辭彰顯中國的大國風范!我將以一部部書籍,鋪成我追夢的路途,將其中的智慧與自己的見解融合,“腹有詩書氣自華”,才能更好地展現(xiàn)中國人民的形象,體現(xiàn)中華民族積淀的文化底蘊與大國形象!
追夢的路上,中國奉行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不斷感染著我,將我從“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小孩培養(yǎng)成了一名“無數(shù)的人們都與我有關”的充滿社會責任感的青年。這種責任意識不斷激勵著我去關心社會,去成為志愿者服務他人。除此之外,我還汲取了中華民族的傲氣與骨氣,就像當年顧維鈞先生在巴黎和會上一般,就算那時我們是弱國,也要挺起腰桿說話,堅決捍衛(wèi)中國的領土與尊嚴,不向強權低頭!
我深知,鍵盤愛國不過是夸夸其談,我要去追逐我的夢想,站在更高的平臺履行我愛國的義務。假若我的一言一行能消除國外對祖國的毫厘偏見與誤解,那么,我的一生也就不虛此行了。講好中國故事,傳遞中國聲音,維護中國光明磊落的大國形象,將是我畢生的不懈追求。
總會有一片海,適合我去看看。那片海承載的,是信仰,是夢想。江海匯聚,成了磅礴的中國夢。我們都是追夢人,為了那片海,我們從未停下,也永遠不會停下。“讓我們只爭朝夕,不負韶華”,努力奔跑。
(指導教師:尹華)